養老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計劃書
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公布,16種補貼和服務,誰能享受?
5月21日晚,老人們迎來了好消息,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其中正式公布了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這份清單有16種補貼和服務,看看誰能享受呢?你有份嗎?先睹為快,趕緊收藏點贊轉發!
這份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包括了16個服務項目,分為三大類,物質幫助、照護服務、關愛服務,其中,物質幫助方面主要是養老金、高齡津貼、養老服務補貼、護理補貼等各類補貼。
16個服務項目分別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高齡津貼、養老服務補貼、家庭適老化改造、護理補貼、家庭養老支持服務、最低社會保障、分散供養、集中供養(針對特困老年人)、探訪服務、集中供養(針對給國家和社會作出特殊貢獻的老年人)、優先享受機構養老(針對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社會救助。
什么是國家基本養老服務呢?這其實是給老人養老的基礎性、普惠性、兜底務,主要是由國家直接提供或者通過一定方式支持相關主體提供。另外,還有非基本養老服務,這主要由市場提供。
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惠及的老年人數量是非常龐大的,截至2022年底,中國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超過2.8億,占全國總人口19.8%,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達2.1億。
接下來我們重點介紹幾類重要的基本養老服務——
可以看到前兩個服務項目其實就是職工養老金、城鄉居民養老金。目前領取養老金的人數將近3億人,包括1.3億職工養老金領取人員,1.6億左右城鄉居民養老金領取人員。
不管是職工養老金還是城鄉居民養老金,繳費都需要最低滿15年才能領取基本養老金。人社部的數據顯示,2021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為2987元,城鄉居民月人均養老金179元。2023年養老金將會繼續上漲,養老金調整方案公布在即,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將會進一步提升。
高齡津貼的發放對象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部分省份比如青海、陜西是滿70歲就能享受,各個省份的高齡津貼標準,甚至是同一省份不同城市的高齡津貼標準也是不一樣的,畢竟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財力也有差別,所以,高齡津貼標準也有差別。
民政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老年人高齡津貼惠及3330.2萬人,也就是說,有超過3300萬老年人在領取高齡津貼。
以北京為例,高齡津貼標準依據年齡的增長劃分為3個檔次,80歲—89歲每月發放100元,90歲—99歲每月發放500元,100歲及以上每月發放800元。
養老服務補貼的發放對象是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民政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養老服務補貼惠及了546.1萬老年人。
所以,領取養老服務補貼是有限制條件的,必須是經濟困難的,如果不是經濟困難,則不在領取范圍之內。
養老服務補貼標準各地也不一樣,以山東為例,低保老年人中60-79周歲發放養老服務補貼80元,80-89周歲發放養老服務補貼100元,90-99周歲發放200元養老服務補貼,百歲老人另有補助。
護理補貼的發放對象是經認定的生活不能自理的經濟困難老年人。民政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護理補貼惠及的老年人97.1萬。
護理補貼的發放標準各地也是千差萬別的。以北京為例,護理補貼分為200元、400元、600元不等,主要失能程度越高,護理補貼越多。
最低社會保障的發放對象是獲得最低生活保障金后仍有困難的老年人。民政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1395萬名老年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368萬特困老年人納入特困救助供養。
歡迎大家把這篇文章轉給親朋好友了解,有需要的可以收藏、點贊,以備不時之需,看看自己能享受哪些基本養老服務。歡迎關注思之想之,2023年養老金調整通知馬上公布,我也會第一時間進行解讀。
養老行業的十二大項目和商機。你要不要試試?
隨著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養老行業的服務項目和商機也就越來越多,養老行業的創新和技術應用也在不斷發展。細細想來,它涵蓋了人工智能、住宿服務、醫療保健、日常生活輔助、心理關懷等諸多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養老行業將更加向著更人性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以下十二大項目是養老行業中很需要的項目,也可以稱為“十大商機”:
1.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提供更加個性化和高效的照護。
2.養老社區和獨立老人生活公寓。提供給老年人一個更加安全與舒適的居住環境,并配備必要的生活設施和社交活動空間,供老年人豐富生活用。
3.智能穿戴設備。只要穿戴起來,就可以監測到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
4.自動化的家居系統。可以幫助老年人更好地控制家中的環境和居家生活。
5.康復中心和護理院。為日常護理和醫療監護的所需,為老年人提供專業可靠的服務,包括康復訓練、物理治療等。
6.虛擬現實技術也被用于提供認知訓練和娛樂活動,以增強老年人的生活體驗。
7.家庭護理服務。為不方便或不愿意離開家的老年人專門提供,如生活料理、家務助理和健康監護等。
8.社區娛樂教育。社區組織各種文化、教育、唱歌、樂器、跳舞和娛樂活動,鼓勵老年人參與社區生活和交際,提高生活質量。
9.日間照料中心。為仍然居住在家中但白天需要照料的老年人提供一個日間活動與社交的場所,提供茶水、和午餐等服務。
10.心理咨詢服務中心。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幫助解決老年人應對孤獨、抑郁或喪失親人等心理問題。
11.信息咨詢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有關養老規劃、法律事務和財務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與咨詢服務。
12.家居輔助技術。利用科技產品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對他們的健康和家庭環境管理,如緊急呼叫系統、健康監測設備等。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