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康養服務包括哪些,康養旅居項目
備受人們關注的“康養旅游”到底是什么?
在“健康中國”國家戰略背景下,健康產業已經成為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大健康時代已全面來臨。隨著全域旅游時代的推進,人們更加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這也成為休閑度假旅游的主要訴求。
再加上老齡化人口的增多、近幾年全球疫情的持續化態勢,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養生,對健康的追求逐步從“醫”到“養”,健康理念也逐漸深入人心。在此大背景下,“康養旅游”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但是,康養旅游到底指的是什么?
康養與旅游的融合主要有六個方面:健康服務產業、教育培訓產業、體育康養產業、健康文化產業、健康養老產業、健康旅游產業。將康養與生態環境、休閑度假、體育運動等相結合除此之外,還包括游客生活方面和旅游休閑產品的配套,為中老年人提供專業的服務。可以說,康養旅游產品涵蓋了避寒、避暑、運動健身、休閑度假、養老養生、歷史文化等多種主題。
2018年,山東第一個健康產業規劃《山東省醫養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提出康養旅游的創建目標:到2022年,建設60家省級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建成20個左右產業特色鮮明、文化底蘊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富有生機活力、示范效應明顯的醫養健康特色小鎮。
2021年中國旅游研究院生態旅游基地與湖北大學旅游發展研究院共同發布《中國康養旅游城市百強榜單》,其基于康養旅游生態環境、醫療衛生環境、經濟發展環境、康養旅游開發環境共四個指標體系計算出康養旅游城市指數,研究構建了我國康養旅游城市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在“省域康養旅游城市”榜單中,浙江、廣東、福建、四川、廣西、湖北、貴州、湖南、山東、云南等十省位列前十。
其中山東省的青島、煙臺、威海、濟南四市上榜,分別位列第23位,32位,39位,58位。分析表明,山東經濟環境醫療衛生等綜合條件良好,發展潛力巨大。
相關數據顯示,疫情發生前的兩年間,全球康養旅游一直保持著年均7%的增速。盡管近兩年疫情對旅游市場沖擊巨大,但是康養旅游產品依然在國內旅游市場“熱銷”,這也讓康養旅游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近段時間,不僅海南、廣西、重慶等地瞄準市場需求,進一步升級打造康養旅游目的地,而且作為旅游產品的設計師和營銷者,旅游企業也在進一步豐富康養旅游產品體系,以期在疫情壓力之下,將其變成激活旅游市場的新生力量。
疫情沖擊之下,旅游企業該如何抓住康養旅游這片“藍海”?這是旅游行業亟需思考的問題。
整理自中國旅游報、山東省文旅產業創新研究院等平臺
編輯:甘心露
康養旅游項目有哪些?怎么做?
現在人們對健康與休閑的需求日益增強,康養旅游應運而生,成為旅游業的一大新興領域,康養旅游不僅可以讓人們享受自然美景,更能在旅行中放松身心,實現身心健康的提升。那么,康養旅游項目都有哪些呢?又該如何實施呢?
一、康養旅游項目種類
溫泉康養:利用溫泉資源,結合中醫養生理念,提供溫泉泡浴、按摩推拿、中藥浴等服務,幫助游客舒緩壓力,改善身體狀況。如:承德依托優質的溫泉資源,打造集溫泉旅游度假、溫泉醫養康養、溫泉養老養生的多業態發展模式,吸引了大量京津游客前來休閑度假、旅居康養。
森林康養:借助森林環境的獨特優勢,進行徒步、騎行、瑜伽等戶外活動,使游客能呼吸到新鮮空氣,享受大自然帶來的寧靜與和諧。如:宣城市近年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旅游康養產業優勢,打造一體化發展森林康養產業鏈條。
海濱康養:以海濱度假村為基地,開展海釣、潛水、沙灘運動等活動,以達到享受海濱美景,放松身心的效果。如:秦皇島,依托優美的生態資源,高鐵直達的交通優勢,正在助推老年康養產業的興起,吸引更多北京老人前來享受面朝大海、舒適自在的旅居生活。
鄉村康養:深入鄉村,體驗農耕文化,品嘗農家美食,參與農事活動,讓游客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感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美好。如:某地依托當地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以休閑度假、避暑養生、采摘體驗為特色的鄉村康養旅游產業。
二、康養旅游項目實施策略
明確項目定位:根據目標市場及游客需求,明確康養旅游項目的定位,如高端奢華型、親民實惠型、文化體驗型等,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規劃和設計。
整合優質資源:充分挖掘并利用當地獨特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康養旅游產品,還要積極引入先進的康養理念和技術,提升項目的專業性和吸引力。
創新經營模式:積極探索康養旅游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如與醫療、養老、教育等產業相結合,形成多元化、綜合性的康養旅游產業鏈。另外,營銷推廣和服務質量也要重視起來。
如果大家有什么問題或者要做景區提升、康養文旅項目、休閑農莊農業、鄉村旅游規劃的小伙伴,都可以和專家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