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健康產業公司;國內大健康公司排名
湖北省舉辦大健康產業專利轉化供需對接活動
極目新聞記者 劉冬莉
通訊員 陳波
9月5日,“知慧通”——2024湖北省專利轉化供需對接系列活動·大健康產業專場在武漢成功舉辦。現場專利轉讓和質押融資簽約金額達2.23億元,為湖北省大健康產業注入了新動力。
活動現場
湖北省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吳駿在致辭中表示,知識產權高效益運用,是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知識產權價值的主要途徑。按照“邊盤點、邊推廣、邊轉化”的工作思路,讓盤點篩選出來的可轉化專利運用起來、活起來,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希望各高校院所、企業和金融機構,進一步面向經濟發展主戰場,圍繞企業發展的難題需求,瞄準產業發展的短板弱項,集智聚力,協同攻關,讓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吳駿表示,湖北省知識產權局將全力支持和做好服務,持續加大專利轉化力度,形成一個“知本”變“資本”的高潮。
湖北省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鏈專利運用生態聯盟成立
活動現場,武漢海特生物制藥、武漢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嫦娥創新(武漢)生物科技等13家創新主體,共同發起成立湖北省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鏈專利運用生態聯盟,共建產業專利生態體系。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武漢輕工大學等10家高校院所專利技術項目與企業轉化簽約,浦發銀行、漢口銀行與10家企業簽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項目。
簽約現場
本次活動還就高質量產業鏈建設和生物醫藥產業供需新生態成功案例進行了深入分享,7家生物醫藥企業進行了投融資對接路演,展示前沿技術和商業模式,多家參會投資機構就項目核心優勢、商業化進展、市場拓展等方面展開了進一步探討和交流。
(通訊員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規上企業達4976家,技術創新發力提速,湖北生命健康產業邁向萬億元規模
極目新聞記者 袁超一
攝影記者 劉中燦
發布會現場
生命健康產業關系人民健康福祉,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9月23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 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極目新聞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2023年,湖北生命健康產業規模達8810億元,今年有望突破萬億元,產業突破性態勢不斷顯現。
市場主體不斷壯大,生命健康領域上市企業達38家
湖北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劉宏介紹,湖北生命健康產業技術創新發力提速,多個全球領先的創新成果突破上市、填補空白的關鍵技術加速攻克、原研原創的新藥產品獲批上市。如中科極化公司人體肺部多核磁共振成像裝備成功點亮肺部“黑洞”,是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同類產品;武漢微新坦公司全球首個攻克“心肌旋切”技術,破解“不開胸、不停跳”切除肥厚心肌的世界性難題;2020年以來,湖北省人福醫藥等龍頭企業9個國家一類新藥獲批上市,近400個新藥在研。
“產業布局成勢見效,市場主體不斷壯大。”劉宏介紹,武漢市初步形成了高端醫療裝備和生物創新藥產業集群,規模近5000億元;宜昌市加快打造以化學藥和原料藥為重點的產業集群,規模超800億元;黃岡市依托蘄艾等優勢資源,加快打造特色中藥產業集群,規模超500億元;咸寧市集中培育和發展康養產業集群,規模超600億元。
截至6月底,湖北省生命健康規上企業數量達4976家,同比增長16.7%。總投資30億元的東軟集團南方研發總部正式啟用,總投資45億元的邁瑞醫療全球“第二總部”即將竣工,總投資25億元的聯影智融醫療創新總部啟動建設。生命健康領域境內外上市企業累計達38家,占湖北省上市企業數量20%以上。省級上市后備“金種子”企業達134家、“銀種子”企業165家。
“為助力全省生命健康產業突破萬億規模,我們健全財政政策保障體系,率先在省級層面出臺了首臺(套)高端醫療裝備示范應用政策,完善生命健康產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湖北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經鋒介紹,在國家一類新藥基礎上,將第三類醫療器械、特色中藥產業化項目等納入了專項資金的支持范圍。此外,對高端醫療裝備研制和使用單位雙邊給予前五套1000萬元以內的補助。
李經鋒介紹,湖北省財政廳統籌安排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生命健康發展專項以及“”專項等專項資金超過4億元,支持生命健康產業重大項目建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原研原創藥特色產業集群。同時,加強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以及國資母基金的雙輪驅動,加速創新孵化和轉型升級。目前,已聯合明德生物、達安基因等醫藥企業以及濟峰資本等專業投資機構,推動設立了明君合縱等6支生命健康產業基金,總規模達到37.2億元,已投資生命健康產業項目11個,總金額達到3.16億元,已入庫備投項目達到35個,涉及投資金額23.6億元。
東湖高新區打造健康產業新城,綜合競爭力中部第一、全國前五
衛生健康系統是生命健康產業特別是生物醫藥產業最大的終端用戶。
湖北省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柳東如介紹,圍繞數智病理“小切口”,做數智病理產業“大文章”,湖北省衛健委在建設數智病理產業園、引進數智病理產業、成立病理工程研究院、設立10億元產業專項基金、成立數智病理供應鏈平臺等方面全面發力,形成了數智病理產業“政產研學金服用”協同發展機制,全力打造全國首個以數智病理為特色的產業集群。
湖北省衛健委還支持同濟醫院、協和醫院等在漢部省屬醫療機構建設國家醫學中心,圍繞多核磁共振、手術機器人、心肌旋切刀、CT球管等卡脖子技術開展核心攻關,部分成果實現全球領先。
此外,重點圍繞“一老一小”,湖北省衛健委從供給端提升健康服務業綜合競爭力。目前,全省建成老年友善醫療機構1823家,建成醫養結合機構312個,醫養結合床位達到7萬張,3歲以下嬰幼兒普惠托育托位數達到15.26萬個,加強婦幼保健機構標準化建設,為孕產婦、新生兒提供優質、高效的健康服務。
湖北省經信廳二級巡視員艾金群介紹,在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2023年,安排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2.24億元支持174個醫藥技改項目;爭取國家安排1.86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武漢生物所、遠大醫藥等14家醫藥企業技改項目。
今年上半年,湖北省經信廳已安排第一批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生命健康產業項目82個,總投資76.08億元,已完成投資50.56億元,安排專項資金近億元。
東湖高新區光谷生物城是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也是國家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核心承載區,更是湖北省突破性發展生命健康的主力軍和策源地。
“光谷生物城搭建了完善的產業生態體系。”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服務中心副主任喻艷飛介紹,東湖高新區將生命健康產業作為兩大支柱產業之一重點培育,以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即光谷生物城)為核心,打造集研發、孵化、生產、物流、生活為一體的現代化、國際化生命健康產業新城,綜合競爭力持續保持中部第一、全國前五。
喻艷飛介紹,目前,東湖高新區已建成華中首個第三方人類遺傳資源庫、中西部最大的小分子化合物合成服務平臺、全球首個符合國際標準的生物大分子藥物CDMO(醫藥合同定制研發生產機構)平臺、創新藥和高端制劑中試平臺、醫療器械CDMO平臺等。
此外,光谷生物城獲得上交所、深交所湖北服務基地掛牌,幫助企業搭建通往資本市場“直通車”。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湖北生命健康產業有望破萬億,上市公司扮演重要角色
9月23日,湖北省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證券時報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3年湖北生命健康產業規模達8810億元,今年有望突破萬億元,產業突破性態勢不斷顯現。
“湖北生命健康產業布局成勢見效,市場主體不斷壯大。“湖北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市初步形成了高端醫療裝備和生物創新藥產業集群,規模近5000億元。宜昌市加快打造以化學藥和原料藥為重點的產業集群,規模超800億元。黃岡市依托蘄艾等優勢資源,加快打造特色中藥產業集群,規模超500億元。咸寧市集中培育和發展康養產業集群,規模超600億元。
截至6月底,湖北省生命健康規上企業數量達4976家,同比增長16.7%。總投資30億元的東軟集團南方研發總部正式啟用,總投資45億元的邁瑞醫療全球“第二總部”即將竣工,總投資25億元的聯影智融醫療創新總部啟動建設。生命健康領域境內外上市企業累計達38家,占湖北省上市企業數量20%以上。省級上市后備“金種子”企業達134家、“銀種子”企業165家。
湖北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安排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2.24億元支持174個醫藥技改項目;爭取國家安排1.86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武漢生物所、遠大醫藥等14家醫藥企業技改項目。今年上半年,已安排第一批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生命健康產業項目82個,總投資76.08億元,已完成投資50.56億元。
與此同時,醫藥供應鏈服務平臺實質化運行,以用為導向的研發服務體系加快構建。
湖北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北九州醫藥供應鏈公司正式上線運行醫藥供應鏈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提供物流、研發、供應鏈金融等多元服務。長江產業集團組建湖北省藥品MAH轉化平臺,助力創新藥轉化落地。光谷國際醫學創新中心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創新高地。
對于下一步發展,上述負責人表示,要聚焦臨床需求和醫工融合,解決“0到1”原始創新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加速創新成果轉化,打造全球有影響力的醫療裝備研發智造高地、原研原創藥特色產業高地和智慧醫療健康服務高地,到2025年,力爭新上市10項創新醫療器械、10個國家一類新藥,讓技術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成為推動產業突破性發展的“最大增量”。
同時, 搶占產業發展新賽道,加速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湖北省將布局腦科學與腦機接口、AI+生物醫藥、基因與細胞治療、生物制造、生物育種、生物質能等新領域新方向。加快打造數智化病理服務體系,培育發展遠程醫療、智能醫學影像、智慧診療、智能健康管理等新業態,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湖北生命健康產業有望破萬億,上市公司扮演重要角色
9月23日,湖北省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證券時報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3年湖北生命健康產業規模達8810億元,今年有望突破萬億元,產業突破性態勢不斷顯現。
“湖北生命健康產業布局成勢見效,市場主體不斷壯大。“湖北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市初步形成了高端醫療裝備和生物創新藥產業集群,規模近5000億元。宜昌市加快打造以化學藥和原料藥為重點的產業集群,規模超800億元。黃岡市依托蘄艾等優勢資源,加快打造特色中藥產業集群,規模超500億元。咸寧市集中培育和發展康養產業集群,規模超600億元。
截至6月底,湖北省生命健康規上企業數量達4976家,同比增長16.7%。總投資30億元的東軟集團南方研發總部正式啟用,總投資45億元的邁瑞醫療全球“第二總部”即將竣工,總投資25億元的聯影智融醫療創新總部啟動建設。生命健康領域境內外上市企業累計達38家,占湖北省上市企業數量20%以上。省級上市后備“金種子”企業達134家、“銀種子”企業165家。
湖北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安排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2.24億元支持174個醫藥技改項目;爭取國家安排1.86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武漢生物所、遠大醫藥等14家醫藥企業技改項目。今年上半年,已安排第一批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生命健康產業項目82個,總投資76.08億元,已完成投資50.56億元。
與此同時,醫藥供應鏈服務平臺實質化運行,以用為導向的研發服務體系加快構建。
湖北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北九州醫藥供應鏈公司正式上線運行醫藥供應鏈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提供物流、研發、供應鏈金融等多元服務。長江產業集團組建湖北省藥品MAH轉化平臺,助力創新藥轉化落地。光谷國際醫學創新中心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創新高地。
對于下一步發展,上述負責人表示,要聚焦臨床需求和醫工融合,解決“0到1”原始創新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加速創新成果轉化,打造全球有影響力的醫療裝備研發智造高地、原研原創藥特色產業高地和智慧醫療健康服務高地,到2025年,力爭新上市10項創新醫療器械、10個國家一類新藥,讓技術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成為推動產業突破性發展的“最大增量”。
同時, 搶占產業發展新賽道,加速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湖北省將布局腦科學與腦機接口、AI+生物醫藥、基因與細胞治療、生物制造、生物育種、生物質能等新領域新方向。加快打造數智化病理服務體系,培育發展遠程醫療、智能醫學影像、智慧診療、智能健康管理等新業態,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