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醫政網—河南省醫療服務網官網
河南在全省范圍內推行多學科診療
來源:【大河健康報】
日前,2024年河南省醫政重點工作推進會召開。會議提到,要在全省范圍內推行多學科診療(MDT)。
你了解MDT嗎?目前,鄭州各大醫院開展得怎么樣?對患者來說,又有哪些切實意義呢?
01、何為MDT?“我到底得了啥病?都已經做了這么多檢查了......”“為啥每個醫生給我的建議不太一樣?”“內科醫生讓我吃藥觀察,外科醫生讓我做手術,我該如何選擇?”
在求醫問診中,你有沒有類似上述的疑惑?
尤其對于得了疑難病的患者來說,本以為能抓住“救命稻草”,可兜兜轉轉,尋尋覓覓后,有可能更焦慮,更糾結了......
現如今,疾病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日益增加。傳統的單學科診療模式已經難以滿足臨床需求,特別是在面對腫瘤、心血管疾病等復雜疾病時,單一科室往往難以制定出全面、有效的治療方案。
那么,有沒有一種方法,能提供“一站式“診療服務呢?
答案就是:MDT。
它是指,由來自不同學科的專家共同組成診療團隊,針對某一疾病,通過會診、病例討論等形式,綜合各學科意見,為患者制定最佳治療方案的一種診療模式。
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醫療模式中,單一學科治療的局限性,可以實現醫療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優化配置,提高診療效率和質量。
02、讓患者少走彎路鄭州各醫院開展得怎么樣?
日前,記者來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國際醫學部進行走訪。
“近期接診一個6歲的孩子,癲癇發病兩年多,用了4種抗癲癇藥物都沒好,輾轉幾家醫院,都沒有得到明確的診療方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連亞軍說,得知消息后,就拉著小兒神經科、神經內科、影像科、內分泌與遺傳代謝科、病理科等9個科室,進行了多學科診療。
“果然,在患者腦袋里發現一個很小很小的病灶,局部皮質發育不良,做手術后效果非常好。”
這是需要手術卻找不到病灶的病例,還有本不該手術,卻差點給患者“開顱”的......“一個20多歲的小伙子,得的是神經白塞斯病,可卻按照癲癇治療了很久,差點就要做開顱手術了。”連亞軍告訴記者,要說MDT意義,這很明顯了,就是大家群策群力,發揮專業所長,少讓患者走彎路、走錯路,一站式解決問題。
像這樣因病情復雜,奔波在各醫院、各科室之間的患者還有很多……據悉,自2019年,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國際醫學部開診以來,已成立54個MDT診療團隊,會診相關疾病100余種。2023年,會診人次987例。
以肺結節為例,該院肺結節MDT多學科診療已有114期。
“隨著大眾對體檢的重視和檢測設備準確度提升,不少人在體檢時查出自己有肺結節。是否做手術?這成為很多患者乃至醫生糾結的點。”
呼吸內科主任王華啟說,有位患者在十年前查出磨玻璃結節,醫生讓觀察;十年后,發現結節變大,可依舊想繼續觀察,畢竟這十年間都沒事。“我們多學科會診后,覺得惡性可能性高,建議切除,果然,術后也證實了這個結論。”王華啟說,
肺結節到底做手術嗎?如何做手術?在面對疑難病例時,尤其需要多個學科共同討論與鑒別診斷。
03、開創首診MDT除了針對疑難病例,河南省腫瘤醫院聚焦首次來院患者,進行首診,實現MDT模式精細化。
醫院醫務部副主任張萌介紹稱,腫瘤疾病的臨床表現具有多樣性,早診早治對腫瘤患者預后起著決定性作用,不同于晚期腫瘤患者,或是復雜、疑難病例的MDT,對于腫瘤患者首次診斷的準確性,以及明確診斷后治療方案的系統、全面性對診療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醫院以首診住院患者為切入點,推行針對各個單病種的MDT診療模式,將精準診療關口前移,這是符合腫瘤疾病特征的、對傳統MDT診療模式進行優化的創新舉措。
只要是住院的患者,都會進行首診MDT。
現場,先由主管醫生匯報患者的病情情況,接著,包括呼吸內科、胸外科、放療科、免疫科、病理科、影像科、腔鏡中心、介入科等在場的MDT專家們,對病例進行討論,商討患者的診斷、分期,及給出患者最規范、精準的治療方案。
在遇到典型病例時,各科專家們還會一起學習。
04、腫瘤患者的特殊性有這樣一個病例,有一位60歲的肺癌患者,在海南游玩的時候突然出現左側面癱癥狀,外地醫院也一直按照面癱進行治療。
來院就診后,立即對其進行了肺癌及腦轉移瘤的MDT。
會診專家認真審閱患者的腦部磁共振,發現患者腦部的三叉神經和舌咽神經出顱的地方有小病灶,結合病史考慮腦轉移,進行放療后,患者癥狀明顯好轉。
“腫瘤患者比較特殊,如果第一步的治療方向錯了,會大大影響后續的治療。”河南省腫瘤醫院放療科主任、肺癌MDT專家組組長葛紅說,而MDT團隊能夠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和自身身體狀況,制定出合理的治療順序。
如潛在可切除肺癌患者,是手術前進行化療/免疫治療,還是手術后聯合其他治療手段等,從而確保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前,河南省腫瘤醫院已實現乳腺腫瘤、結直腸腫瘤、食管腫瘤、肺部腫瘤、胃部腫瘤、頭頸部腫瘤、泌尿系統腫瘤、肝膽胰腫瘤等17個病種MDT常態化。多學科診療專家隊伍達300余人,正高級職稱占40%,副高級職稱占55%,涵蓋14個臨床醫技科室,年均MDT診療量2萬余例。
值得一提的是,該院還注重與基層醫療機構的合作,通過專家下沉、遠程會診等方式,將MDT模式推廣至更廣泛的地區。
05、不僅患者受益,也讓醫生更有力量目前,鄭州各大醫院,如河南省兒童醫院、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等都在積極推進多學科診療。
除了能讓患者受益,也確實讓醫生在治療過程中更有力量。
經過走訪,記者發現,這種力量不僅體現在綜合評估與精準治療上,避免了單一學科治療的局限性,提高了治療效果,也體現在專業互補與協同作戰上,體現在持續學習與專業成長。
在MDT團隊中,每個醫生都是特定領域的專家,他們之間的專業互補使得團隊能夠應對復雜的臨床問題。
“而且,MDT模式讓醫生在面對復雜病例時更有信心。他們知道,自己不是孤軍奮戰,而是有一個強大的團隊在背后支持。這種團隊的力量能夠讓他們更加堅定地做出治療決策,減少猶豫和顧慮。”葛紅說道。
總之,MDT模式可以提高診療水平,促進學科交流,優化資源配置,降低醫療成本。
希望各家醫院能繼續以患者為中心,以疾病為鏈條,打破了傳統學科劃分和專業設置壁壘,在保障醫療安全的基礎上,繼續優化要素配置和運行機制,為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患者提供多學科診療“一站式”服務。
來源 健康河南
本文來自【大河健康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河南省衛健委醫政醫管處一級調研員王秀萍蒞臨信陽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指導工作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李鑫 通訊員 朱曉紅
2022年4月4日上午,信陽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邀請河南省衛健委醫政醫管處一級調研員王秀萍蒞臨該院對發熱門診、急救中心改造項目進行現場指導。王健院長、范玉峰副院長、蘇玉成書記等院領導及院感辦、總務科、黨辦等科室負責人全程陪同。
專家一行實地查看了該院發熱門診及急救中心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并對優化施工圖設計提出建議。
下一步,信陽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將按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按照設計規范,高質量、高標準完成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