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醫院被融通收購了 部隊醫院歸融通會怎么樣
第14家!保險機構再放行,巨無霸央企籌建融通財險獲批
4月25日,銀官網披露了關于籌建中國融通財產有限公司的批復。至此,融通財險成為銀成立以來獲批的第14家保險機構。
新央企巨頭下設財險公司獲批籌建
能夠在此時獲批籌建,融通財險及其股東尤其受到業界關注。
根據銀批復內容,融通財險注冊地為上海市,注冊資本30億元,由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融通集團”),及其旗下的中國融通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融通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融通旅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共同發起籌建。換句話說,融通財險是由中國融通集團及其旗下企業100%控股的。
中國融通集團的身份相當引人矚目,公開資料顯示,其是最年輕的央企之一,2019年,才剛成立籌備組,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商業類國有獨資公司,由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中國融通集團經營范圍主要包括房地產、農業、酒店及旅游業、商業服務、資源回收利用、科技服務、醫療健康、安保服務、財務、保險、教育等領域。
雖然年輕,中國融通集團卻從誕生之初就備受關注。因為其主要管理經營解放軍移交的全國范圍內的所有經營性資產及物業和農場等。這家公司剛誕生,資產的總規模就超過了萬億,這么大的體量,萬科用了33年,碧桂園用了25年,恒大用了19年。
2020年,其被列入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名單,在全部央企中,排名第10位,妥妥的“巨無霸”央企,僅次于核工業、航天、航空、兵工、兵裝等具有軍工背景央企,位列中石油、中石化、國家電網等央企之前。
雖然有關融通財險的消息一直沒有引起太大的市場關注,但中國融通集團早在2019年8月其實就宣布過要籌建融通財險的意向,不久前還放出融通財險的13個崗位招聘信息,涉及風險管理、客戶服務、產品管理等多個方面。
設立一家財險公司或是考慮到軍產的特殊性,市場化的保險公司可能不太適合承接相關的保險業務,單獨成立一家保險公司來完成自身產業的投保需求,不僅可以減少泄密風險,每年也會產生大量的保費。
融通財險擬任董事長為李耀,公開資料顯示,其出生于1965年生,目前擔任中國融通集團總會計師,此前還曾擔任中航工業總會計師等職。
2018年至今銀批籌14家保險機構,除大家集團外,均為外資、央企
融通財險的獲批籌建,讓不少業內人士視為“中資保險公司牌照審批重新開閘”的一個有力信號。
在過去幾年,保險公司牌照審批曾達到一個高潮。2014年8月,保險“新國十條”發布后,商業保險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一時間,保險牌照成了社會資本新寵。據統計,僅2015年原就批復籌建13家保險機構,2016年更有20余家獲批籌建。
但到了2017年,形勢急轉直下,以原主席項俊波落馬為標志,監管收緊了保險牌照審批,2017年僅有6家保險機構獲批籌建。2018年,黃河財險、太平科技保險、北京人壽、國寶人壽、海保人壽、瑞華健康、國富人壽、融盛財險8家保險公司陸續獲批開業,不過這些公司早就已經獲批籌建,銀批準其開業也是按照程序履行的最后一道手續而已。
2018年-2020年間獲批籌建的保險機構只有13家。除了比較特殊的大家保險集團及其旗下機構(大家人壽、大家養老、大家資管、大家財險)外,僅有恒安標準養老、安聯中國保險控股、中國農業再保險三家(再)保險公司獲批籌建。此外,還有5家外資(合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在這一時間段獲批,包括工銀安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交銀康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信保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招商信諾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安聯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
其中,恒安標準養老、安聯中國控股以及5家外資(合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均是在保險業擴大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成立的外資保險機構,而中國農業再保險則是由財政部、中再集團、國壽財險、中華聯合財險、人保財險等9家單位共同發起,也是妥妥的央企。民營保險公司的審批開閘,仍需假以時日。
可以看到的是,隨著保險業嚴厲整治亂象、狠抓公司治理問題,監管對于謀求進入保險行業的資本的要求愈發嚴格,保險牌照發放持續收緊。萊美藥業、用友網絡、銀江股份等上市公司相繼發布公告退出設立愛爾健康保險、泰安財險、大愛人壽等險企,而這些保險公司的計劃發起公告已發布長達三四年時間。
在這種背景下,收購現有保險公司股權成為一些資本的選擇,例如,京東入股安聯財險,聯想、滴滴入股現代財險,近期,又有長生人壽大股東出讓70%股權,中韓人壽大規模引入戰略投資者的信息傳出。
< END >
軍隊醫院移交通融集團,中國融通
近日,突然發現一些原來軍隊醫院去掉了“軍”字招牌,仔細一查才發現是一家名叫中國融通醫療健康集團有限公司的企業接管了。
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融通集團,英文全稱:China RongTong Asset Management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英文簡稱:CRTC)是中央管理的商業類國有獨資公司,由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按照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中國融通集團建立健全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
中國融通集團經營范圍主要包括房地產、農業、酒店及旅游業、商業服務、資源開發、科技服務、醫療健康、安保服務、文化教育、財務、保險等領域。
早在去年就有報道,很多軍隊醫院被融通集團接管。融例如:信陽154醫院、天津272醫院、正定256醫院、邯鄲285醫院、開封155醫院等等。
正定256醫院舊址
融通集團可以說是國家專門成立來收購原有國家資產的一個大集團,因此融通集團的管理事實上是屬于國家接盤的。包括很多軍隊地方資產。
其收購的醫院多為一些地方上的軍隊醫院,這類醫院在原有體系中屬于是分擔總醫院就診壓力的二級醫院。隨著軍改的推進,他們的存在變得沒有多大意義,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出資的國企對其進行收購成功將其軍隊屬性給褪去,可以說變成了主要面向民眾開放的社會醫療機構。
這樣一來避免了原有軍隊醫院資源的浪費,二來憑借軍隊醫院的口碑可以逐步提高當地醫療水平,滿足了普通民眾就醫的迫切需要。同時將地方醫院整體歸為國有醫療集團管理直接簡明了原有的復雜管理體系,使得管理更加方便。從而可以顯著提高各個醫院之間的信息交流能力和醫療水平,而且也避免了原國有資產外流給私企,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國家宏觀調控市場的能力。
融通集團這家低調的新央企通過官方渠道披露的信息少之又少,除了國資委官微的名單和官微推送的兩篇“官宣”,網絡上幾乎查不到任何和中國融通有關的公開信息。惜字如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更讓這家誕生不久的新央企,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中國融通的成立,主要承接土地資源等資產。除了傳統的住宅開發,它的主要任務是清理處置盤活軍隊的經營性資產。據悉,其手中掌握的資產總規模已超過了萬億,它的誕生意味著,中國的房地產業又出現一家重量級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