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全程醫療起始資金,杭州全程醫療招聘信息
第一個把醫生自由執業寫入文件的省,社會辦醫發展怎么樣了
《看醫界》為您盤點近年來浙江在社會辦醫方面的突破性政策與舉措。
編輯|肖湘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今年1月,浙江省衛健委發布《關于加強專科醫院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意見提出,發揮社會力量在專科醫療領域的優勢和特點,拓展社會辦醫發展空間。
有業內專家認為,這一意見盡管只是浙江對于社會辦專科醫院的“指導”,但實質上也是社會辦醫發展的必然路徑,對全國其他地方也有比較強的指導作用。
實際上,不僅是對社會辦醫的發展方向方面提出指導,在支持社會辦醫方面,浙江此前已經出臺多項政策,實施過多項開創性改革舉措,《看醫界》為您盤點近年來浙江在社會辦醫方面的突破性政策與舉措。
第一個把自由執業寫入文件的省份
2015年2月,浙江省印發了《浙江省醫師多點執業實施辦法(試行)》,該辦法被稱為“史上最強多點自由執業政策”,這是因為根據2014年底國家出臺的關于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并未提出醫生自由執業的提法,而在浙江的實施辦法中,浙江還將在醫師多點執業的基礎上探索實行副主任醫師(含)以上職稱和急救(診)醫學、放射、超聲和病理醫技人員的自由執業。符合條件的人員允許其在浙江行政區域內任一醫療機構內執業,無需辦理醫師多點執業登記手續,只需由自由執業地點醫療機構將醫師信息報其主管衛生計生(衛生)行政部門備案即可。
當時這一辦法引起了整個行業的強烈關注,有行業人士評論稱,為浙江改革者的勇氣和智慧點贊,“呼吁全國各地的醫改官員們看過來,跟上去!解放數百萬的醫生們,讓大家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更好地服務民眾的醫療健康,推動醫療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
第一個發文支持Medical Mall的省份
2017年9月,浙江省衛計委批復同意了杭州全程國際Medical Mall的醫療資源共享模式,允許杭州全程健康醫療門診部為入駐全程國際Medical Mall的其他醫療機構提供檢驗、病理、超聲、醫學影像等醫技科室及藥房、手術室等共享服務。
在當下,行業對于Medical Mall的概念并不陌生,但在7年前,這一概念完全屬于新生事物,當時看醫界對新政進行了解讀,引起行業巨震。
究竟什么叫Medical Mall?說高大上一點叫健康醫療中心,說白了就是“醫療商場”,也可以說是一家由多家醫療機構“拼”起來的醫院。
根據浙江衛計委的批復,這些入駐的診所可以“拎包入住”,檢驗、病理、超聲、醫學影像等醫技科室及藥房、手術室等統統可以采取共享模式,無需重金投入。
原廣東衛計委原巡視員廖新波曾表示:“醫療超市”引起不少從業者“熱戀”。這個趨勢必定會發展下去!接著面臨的是不同層級的醫生和管理人員爭奪。人才是短缺的!薪酬分配制度也很重要,可參照企業績效管理的好機制,但要符合醫療衛生領域的規律。
而作為國內共享醫療業態探路者,全程醫療已經成功運營7年,2019年全程醫療的客流量為4.5萬人次,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客流仍高達7.5萬人次,2021年,就診人次同比增長36%,還首度實現了年度盈利。作為行業探索、實踐的“標桿”,全程醫療還發布了《共享醫療綜合體管理指南》。
出臺社會辦醫指南
2017年12月,由浙江省發改委牽頭聯合多個部門,并以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作為主要技術團隊參與編制的《浙江省社會辦醫指南(試行)》已正式發布。在“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的改革大背景下,指南詳盡地梳理了浙江省社會辦醫的基本流程,歸納了基本程序“四步驟”和重點事項“八張圖”,清晰勾勒出社會資本在浙江省舉辦醫療機構的各項環節,為社會辦醫投資與籌建者提供參考。
走進浙江品牌醫療機構的機會來了!2024年5月25-26日,看醫界傳媒將舉辦“2024品牌醫療游學考察·杭州站”,走進杭州Medical Mall及多家品牌醫療機構,近距離觀摩學習品牌醫療的創新實踐。歡迎報名咨詢!(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投資超50億!杭州多所三甲醫院要來,這些地方太賺了!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臺不得搬運,搬運必究!
投資超50億!杭州多所三甲醫院要來,這些地方太賺了!
杭州醫療資源的“井噴式”增長,無疑為這座快速發展的城市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從浙一錢塘院區到市四醫院濱江新址,再到省新華醫院二期工程,以及丁橋富春醫院的升級,一系列大手筆的投資和建設,不僅展現了杭州提升醫療水平的決心,更預示著這座城市正朝著更加宜居、更加健康的方向邁進。
然而,在這片繁榮景象的背后,我們也需要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巨額投資的背后,是政府財政的巨大壓力,如何確保這些資金得到高效利用,避免出現浪費和腐敗,是必須重視的問題。此外,硬件設施的提升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醫療人才,如何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提升患者的就醫體驗。
回顧過去,杭州的醫療資源曾一度捉襟見肘,市民看病難的問題突出。如今,隨著新醫院的陸續落成,醫療資源的總量得到了顯著提升。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醫療資源的均衡分布仍然是一個挑戰。市中心的三甲醫院往往人滿為患,而一些郊區或新城區,優質醫療資源仍然相對匱乏。如何打破這種區域間的醫療資源差距,讓所有市民都能享受到公平的醫療服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以浙一錢塘院區為例,其規劃的1500張床位和30萬平米的建筑面積,無疑將極大緩解錢塘新區的醫療壓力。但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其與周邊其他醫院的關系,如何避免資源的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如何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格局,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再看市四醫院搬遷至濱江,雖然濱江地區發展迅速,人口不斷增長,對醫療資源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但800張床位能否滿足未來發展的需要,是否會對周邊其他醫院造成沖擊,這些都需要進行科學的評估和預測。
中醫藥的發展也令人欣喜。省新華醫院二期工程的建設,體現了國家對中醫藥的重視。然而,中醫藥的發展不能僅僅依靠硬件設施的投入,更需要加強中醫藥人才的培養,傳承和發揚中醫藥的精髓,讓中醫藥在現代醫療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丁橋富春醫院的升級,填補了該區域三甲醫院的空白,對當地居民來說無疑是福音。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如何確保其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達到三甲醫院的標準,如何與其他大型醫院形成聯動,提供更加全面的醫療服務,是未來需要關注的重點。
除了這些大型醫院的建設,我們也應該關注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建設,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可以有效分流大醫院的病人,緩解看病難的問題。同時,也要積極發展互聯網醫療,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醫療服務的效率和便捷性。
醫療資源的提升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醫院、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投入,優化政策,創造良好的醫療發展環境;醫院要加強管理,提升服務質量,培養高素質的醫療人才;社會各界要積極參與,共同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
展望未來,杭州的醫療發展前景光明。我們相信,隨著一系列舉措的落地實施,杭州的醫療資源將會更加豐富,醫療服務將會更加優質,市民的健康水平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最終實現“病有所醫、醫有所保”的目標。這不僅是杭州市民的福祉,也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標志。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更需要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被表面的繁榮所迷惑,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層邏輯,才能對未來發展做出更準確的判斷。杭州醫療資源的快速發展,固然令人欣喜,但我們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正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才能讓這股發展的春風吹遍每一個角落,惠及每一位市民。
不可不知!杭州醫保到底需要交夠多少年?
一直以來經常可以看到網上討論,比如社保要交15年、醫保要交25年才能在退休后享受到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但之前我自己一直沒有仔細研究過。
那如果是在杭州退休,到底是怎么樣的呢?
這次想著去查,主要還是因為看了一些關于財務自由、或者說FIRE運動后的一些想法。除了考慮自己在工作之余努力攢錢、努力生錢以外,同步也要了解未來如果是FIRE的話,需要有多少錢才能行。
那么所需的費用中,其中一塊就是社保、醫保的上繳,這個是每個月必須要支出的,所以我仔細研究了下。
比如我所在的杭州地區,2023年和2024年的情況:
今年與去年相比,最低標準漲幅是12.76%。這個漲幅比例很高了!至少我們拿到手的工資是沒那么多的。但不能斷,必須要交,這是毫無疑問的。
那么政策是如何規定的呢?
需累計繳費年限滿20年,且達到退休年齡可以辦理退休資格手續后,才可以享受相關的退休人員待遇
參保人員在本市連續參保繳費至在本市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或法定退休年齡時,本市職工醫保實際繳費年限滿10年(含),且職工醫保累計繳費年限滿20年(含)的,應在本人參保所屬轄區醫保經辦機構辦理醫保退休資格確認手續后,按規定享受職工醫保退休人員待遇。
非本市戶籍,未在本市用人單位就業,也不符合本市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條件的,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后不享受本市職工醫保退休待遇。
政策依據:《杭州市基本醫療保障辦法》杭政〔2020〕56號
根據這份政策來看,我還要交社保5年、醫保10年。
那么如果按照這個漲幅,我還要交多少錢呢?
細細看,費用還是很高啊。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
合計下來,醫保10年還要準備10.5萬,社保5年還要準備7.8萬,總計18.3萬。
這只是我一個人的,如果要加上我老公,他已經交了13年,醫保還要交7年(6萬)、社保還有2年(4萬),正好10萬。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兩個人想以最低標準在此刻躺平的話,要為這兩個內容準備好28.3萬。
好吧。
繼續老老實實搬磚!
這也是一筆需要開始攢起來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