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健康管理2030高峰論壇、第六屆健康高峰論壇
AI+大數據+健康,健康管理業或迎來大發展
日前,中國保健協會保健咨詢服務工作委員會聯合中食安泓(廣東)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食安泓”)、廣州市中食安泓愛心公益基金會,在廣州舉辦第四屆中國健康管理2030高峰論壇。
該論壇匯聚國內外數字、健康、醫學、運動、睡眠、免疫力、慢性病管理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從營養健康、心理健康、睡眠健康、內分泌健康、數字健康等主題展開專業論述,共同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健康產業服務規范化、產業化、數字化,提升人民健康意識,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專業力量。
數字化為健康產業注入強心劑
“十四五”國家科技戰略規劃中提出“主動健康干預技術和新型治療等前沿技術”進一步開發研究,這意味著把國家倡導的預防疾病和維護健康傳統理念與數字化技術發展融為一體。
“數字化的健康概念,即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為用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健康管理服務,為用戶提供解決方案,降低慢病的發病率。”有專家提出,這為國家節約醫療成本,減輕國家的醫療負擔,有積極的意義。
在數字化浪潮下,傳統產業進行了重構。在健康產業,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在人體健康管理領域,同樣發揮了充分而有效的作用。
中食安泓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祥泓表示,該公司積極響應“十四五”規劃綱要,迅速調整發展方向,結合自身優勢,將大數據和智能技術相融合,深入推進“大數據+大健康”融合發展。
“我們通過匯聚多位在健康專業領域精英的經驗,共同探索數字健康產業的實施路徑,共建產學研用合一的數字健康產業發展平臺,不斷推動數字健康行業發展。”黃祥泓說。
數字健康產業創新聯盟成立。受訪者供圖
現場,中食安泓與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進行了聘任簽約儀式,后者被聘為中食安泓專家顧問委員會的首席顧問,未來,他將把多年來在人類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應用于人類健康管理,并把數字化技術與健康產業相結合,為推動人體健康發展助力。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簽約中食安泓專家顧問委員會。受訪者供圖
隨后,兩位創始人黃祥泓與郭致誠還為被聘的其他專家們頒發專家顧問委員會聘書。
中食安泓創始人兼聯席執行官郭致誠表示,該公司將積極投身數字健康產業,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合作,形成健康產業合力,為公眾提供更專業、更優質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為中國的數字健康事業貢獻力量。
報告:數字健康管理市場有三大布局
論壇期間,知名第三方研究機構艾媒咨詢發布了《2021中國數字健康管理行業發展研究報告》。該報告顯示,目前中國數字健康管理主要有三大功能布局,分別是食物營養管理、運動健康管理和健康社交。這三個功能構成了普遍用戶的核心使用訴求。
《2021中國數字健康管理行業發展研究報告》發布。受訪者供圖
2021年中國大健康產業規模預計超過8萬億元,其中數字健康管理行業核心市場規模預計達2160億元,2024年預估達2418億元。
艾媒咨詢有關負責人張毅說,在人工智能出現之前的健康管理工作,健康信息獲得時間跨度較大,導致無法形成健康趨勢線,因此無法及時進行有效的評估,往往會影響疾病的早期發現。
而人工智能大數據產業的迅猛發展,可以有效幫助健康管理更便利地進行健康狀況監測和信息收集,及時進行風險評估和健康評價,更為有效、個性化地進行干預。
隨著AI與傳統行業的融合不斷加深,數據的量級以及復雜程度也將會大幅提升。數字健康管理將在細分領域,通過技術的加持能為垂直業務的深度發展以及多元化業務發展形成充分的發展土壤。而5G時代的降臨,移動數字健康管理APP的應用將有機會逐步普及化。
在艾媒分析師看來,5G應用場景的加速落地,將激起新一輪數據積淀,數據類型也更加多樣化。
此外,AI相關產業對精細化數據服務的需求將會不斷釋放,這將在很大限度上推動AI數據服務市場規模持續擴張。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將在醫療領先的領域實踐中找到適應健康管理的實現方式,從而滿足日益多元化的用戶需求。
該報告還顯示,中國數字健康管理平臺目前處于流量搶占細分市場的階段中,市場上涌現多個針對性和定位不一的APP在不同的健康管理細分領域中賽跑。但同時,由于平臺的垂直性和專業性不足而導致用戶黏性不強,用戶流失率較高是目前中國數字健康管理平臺的痛點。而有部分APP上線之初,定位是垂直領域的社交型專業健康管理平臺,在行業中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艾媒建議,大健康產業里的企業們,要善于借力世界衛生組織“數字衛生保健全球戰略”與“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的東風,加速數字化轉型發展,踏上和中國大健康行業共同發展的高速公路。
【記者】歐志葵
【作者】 歐志葵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第五屆健康管理2030發展大會在廣東舉行
中新網廣東新聞9月25日電 (記者 蔡敏婕)近日,第五屆健康管理2030發展大會(原中國健康管理2030高峰論壇)在廣東江門舉行。
本屆大會以“數字健康·智啟未來”為主題,邀請海內外健康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出席,旨在融匯全球智慧,共同探討數字化對大健康領域發展的助力與賦能。
主辦方中食安泓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祥泓在致辭中表示:“企業只有緊握數據鑰匙,在自身的領域上不斷創新、不斷迭代,才能建起企業的護城河”。據悉,已有海量數據基礎以及數字技術實踐經驗的中食安泓,已經開始布局人工智能,未來人工智能健康管理師會為消費者提供更高效、更精準的健康管理方案。
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唐祖宣,華為云廣東解決方案總經理鄭伊磊等,隨后就人工智能健康應用、慢病防控手段、心理健康對體型的影響等熱點健康話題發表了學術演講。
中食安泓還發布了2023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其還發布了重點公益項目“養苗計劃”和“蝴蝶寶貝”的項目成果,并分別向合作愛心機構捐贈200萬元和100萬元善款,用于改善鄉村兒童營養健康狀況以及對脊柱側彎困境患者提供醫療救助。(完)
健康中國2030高峰論壇舉行 健康產業市場已超4萬億
健康產業市場已超4萬億 信達澳銀健康中國迎掘金熱潮
近日,2017“健康中國2030高峰論壇”在京成功落幕,大健康產業步入了快車道,正成為極具經濟價值和開發潛力的“朝陽產業”。中國健康產業市場目前已超過四萬億元,據業內人士預計,到2020年,健康產業投資規模有望達到10萬億元,將成為繼信息產業之后的社會“財富第五波”。受此利好,信達澳銀健康中國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運應而生。目前,投資者可通過信達澳銀基金官方直銷平臺,或中國建設銀行等代銷渠道進行認購。
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指南》、《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指南》等多重利好政策的大背景下,“健康中國”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中國主題的投資價值也水漲船高。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7月31日,健康中國指數自2013年指數成立以來累計漲幅達328.87%,期間最高漲幅超過8倍,大幅跑贏同期上證綜指44.24%的漲幅,也超越了代表新興產業的創業板指數同期143.22%的漲幅。
據了解,信達澳銀健康中國混合正是以“健康中國”為投資主題,投資于醫療及其上下游產業、醫藥相關產業鏈、包括健康養老產業、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制造等領域的健康保健產業,以及與健康生活相關諸多領域,不僅從深度及廣度上對“健康中國”主題進行了完整覆蓋,而且其靈活配置基金的優勢也在今年以來股市、債市雙雙走弱的大環境下,大放異彩。
今年上半年,信達澳銀基金旗下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全部取得正回報,業績表現十分優異。銀河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信達澳銀精華靈活配置混合、信達澳銀新目標靈活配置混合、信達澳銀新財富靈活配置混合今年以來凈值增長率分別為9.87%、13.06%、12.82%,今年以來平均回報達11.92%,遠超同類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凈值增長率均值。可見,該基金作為信達澳銀基金公司旗下的新基金,其“健康中國”+靈活配置的組合可謂是相得益彰。
公開信息顯示,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由曾國富和李朝偉共同護航,兩人均具備多年從業經驗,且國內外市場投資經驗豐富、業績優秀。銀河數據顯示,截至7月28日統計,由曾國富管理的信達澳銀產業升級混合基金,過去三年凈值增長率達81.10%,獲銀河星級三星評價;同期,李朝偉擔任基金經理的信達澳銀精華配置混合基金近一年凈值增長率達15.97%,在53只同類靈活配置型基金中排名第6。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