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影響債市正面 后續行情仍可期待
受近期經濟數據影響,現券市場持續走強,10年期國債利率更創出年內新低,行至3.24%的水平。
雖然較之于7、8月份,9月債市因前期收益率下行幅度較大,以及資金面的邊際趨緊,其上漲步伐略有放緩,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短期波動難改債券牛市格局。也就是說,后續行情仍可期待。
事實上,就現階段而言,債市依然受到了來自基本面、資金面和需求面等多方因素的支撐。
首先,就經濟基本面考量,9月全國制造業PMI雖有微幅回升,卻仍低于榮枯線,處于歷史同期最低值,指向制造業景氣偏弱,下行壓力仍大。
國泰君安首席債券分析師徐寒飛認為:“盡管工業數據環比最差的時刻可能已經過去,但基建投資發力僅能對投資和增長起到托底作用,經濟下行壓力仍大。”
受訪的多位一線交易員表示,在經濟放緩周期中,資產為王的邏輯不會改變,目前銀行資產配置特征正在發生趨勢性逆轉,大類資產配置難度加大,而安全性高、波動率低的債券組合將成為配置重點,謹慎選擇在杠桿和票息策略中動態平衡的債券組合,可能才是現階段的最優策略。
再從供需方面分析,不難發現伴隨9月資產再配置行情的延續,現階段一級引領二級市場下行的格局十分明確。近期新債的一級投標倍數通常會維持在3-4倍的相對高位,中長端發債利率下行,一級表現強于二級市場。特別以國開債的招標來看,其發行利率一路下行,8月末10年期國開債的招標利率為3.8%,較二級市場利率下降6BP;9月上旬的發行利率為3.74%,中下旬該利率進一步回落至3.71%左右,帶動現券利率再次回落。
展望10月,業界普遍認為,在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對固定收益產品需求上升,而微觀融資導致固定收益產品供給下降的情況下,各類資產管理機構未來仍會進一步加快對債券資產的配置,也就是說四季度慢牛行情依然可期,投資者無需急于離場。(記者楊溢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