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學生辯論賽開賽 大賽全程“學生說了算”
中新網北京10月10日電 (記者 杜燕) 經過三個月的緊張籌備,北京市中小學生辯論賽在京正式拉開預選賽帷幕,近200名參賽選手中,有一半學生通過預選賽正式進入初賽。
北京市中小學生辯論賽是北京市教委和語委聯合舉辦,以學生自主學習、自發探討、自我評價為導向的創新型電視大賽。記者今天了解到,近200名來自北京市各中小學的辯手組成48支辯論隊,在西城、海淀、朝陽區3所學校的24間教室已同時舉行了24場辯論賽,圍繞“中學實行走班制利大于弊”、“通才與專才哪個更重要”、“是否能以成敗論英雄”展開一輪輪精彩的辯論。經過辯論和評委評審,百名辯手成功晉級初賽。
與以往的辯論賽不同,此次辯論賽的正反辯方、主席由中小學生選舉產生并由學生擔任,評審過程由學生們主導。
“大賽的設計全程由三校學生自主決定。從制定分組辦法、主題學習流程、活動推進過程、危機防范辦法、過程評價機制,到設定大賽制度和辯論環節,學生代表們深度參與并決定了大賽走向。”三校辯論賽組委會負責人表示,大賽的最終辯題,也是由參賽辯手自主提出、全體投票產生,強調學生主體地位。
北京市教委負責人表示,大賽賽程設置強調學生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實際獲得,讓學生從辯論比賽的組織、準備、展示過程中,獲得新的知識儲備、掌握初步的辯論技巧、適應團隊合作模式、鍛煉自我管理能力。
他表示,大賽還注重學生穿越年齡邊界和校際邊界,要求孩子們走出校門,與不同學校、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學生隨機組隊,共同完成賽前準備,探索主題式校際交流、跨年齡段交流對學生思維模式建立的促進作用。“也就是說,不再是傳統的傾全校師資打造幾個校級辯論隊的精英選拔,而是穿越學校邊界,讓更多的學生從更廣泛的社會渠道和同伴學習中獲得廣義教育資源。”
負責人強調,作為一次綜合創新辯論賽,本次大賽就像一個五彩的教育魔方,在設計中融入了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前沿探索,為北京市中小學生搭建了一個專業的交流學習平臺和全方位的成長展示空間。
據悉,大賽后續的競爭將持續升級。今年內,還將舉辦12場初賽、6場復賽和3場決賽,電視大賽也將隨后啟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