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防部發布的視頻顯示,俄羅斯空軍對敘利亞境內“伊斯蘭國”目標進行空中打擊。
7日,敘利亞阿勒頗Darat Izza城鎮遭俄羅斯空襲。
7日,俄軍艦在里海發射巡航導彈襲擊“伊斯蘭國”目標。
9日,敘利亞拉卡附近,俄戰機起飛轟炸“伊斯蘭國”目標。
俄羅斯電視臺主持人在天氣預報節目中稱敘利亞10月的天氣非常適合空襲。
閃襲“伊斯蘭國” 普京用意何在?
一切都來得那么突然又那么迅速。9月30日,俄羅斯突然宣布總統普京申請議會授權,派遣俄軍在敘利亞打擊極端組織。俄聯邦委員會隨即一致批準,駐敘俄軍戰機稍后發動數十次空襲。
俄羅斯密集空襲的節奏在敘利亞延續,只是,這遭到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質疑,他們表示,俄羅斯打擊的不是“伊斯蘭國”,而是巴沙爾的反對派,甚至是平民。對此,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連稱,俄出動飛機是應敘總統巴沙爾的請求,“我們的目標是恐怖主義分子,我們打擊的是恐怖主義”。
俄羅斯為何突然空襲“伊斯蘭國”?歐美又是怎么想的?
【1打擊】 俄兩周空襲多過美兩年
7日清晨,俄羅斯26枚“口徑”巡航導彈從位于里海的軍艦發射,飛行1500公里后闖入敘利亞,炸毀了“伊斯蘭國”武裝分子11處目標。
對于這次科技含量十足的襲擊,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部作戰總局局長安德烈·卡爾塔波洛夫說,為保障敘利亞平民安全,里海分艦隊選擇無人區為巡航導彈的飛行路線。他同時強調,這些導彈的誤差均不超過3米。
在發射這些巡航導彈之前,俄羅斯空軍戰機已經在敘利亞進行了一周的空襲。
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敘利亞內戰已導致超過32萬人喪生。除了直接死于內戰的士兵、武裝人員,敘利亞內戰也對平民的生活造成難以磨滅的傷害。今年5月以來,歐洲面臨的難民潮愈演愈烈。
在敘利亞局勢陷入泥潭之時,9月30日上午,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批準了總統在國外動用俄武裝力量。6個小時之后,俄羅斯空軍就在敘利亞空軍的配合下,首次對“伊斯蘭國”目標實施了空中打擊。
截至10月7日,俄方已對敘境內112處“伊斯蘭國”目標實施了空中打擊。8日,敘政府軍宣布開始在俄空襲掩護下發動大規模地面進攻;同日,俄里海分艦隊發射26枚海基巡航導彈。至此,針對“伊斯蘭國”的海陸空立體打擊體系已經成形。
敘駐俄羅斯大使里亞德·哈達德說,俄軍方對敘境內“伊斯蘭國”目標的打擊行動取得成效,僅一周就炸毀該組織約40%的基礎設施,而美國及其盟友的空襲效果“相形見絀”。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埃德·羅伊斯8日則說,“普京兩周來在敘利亞采取的行動要比奧巴馬兩年的還多。”
對于俄軍的打擊,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俄羅斯問題專家姜毅向新京報記者分析說,從出動次數、襲擊目標數量來看,俄軍的轟炸事先經過了周密準備,并且還未達到攻擊頂峰。姜毅指出,俄軍的空中襲擊或許會持續較長時間。
【2反應】 土耳其擊落俄戰機?
“土耳其武裝部隊已接獲明確指示,即使是只飛鳥都將被攔截。”土總理達武特奧盧表示,俄羅斯軍機借口轟炸“伊斯蘭國”入侵土耳其不可接受。
實際上,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介入敘利亞局勢的真實意圖一直心存疑慮。為了打消歐美國家的疑慮,俄方數次強調不會派遣地面部隊進入敘利亞,俄羅斯的介入將僅僅限于空中打擊。俄羅斯有限的軍事行動或在美國的可承受范圍之內。此外,俄羅斯方面還提出與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盟建立溝通渠道,避免雙方在敘利亞發生沖突。
盡管如此,美歐以及部分中東國家仍然對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感到不安。美方曾表示,俄軍空襲的目標并非“伊斯蘭國”,而是由美國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所處的區域。
除了美國,法國、土耳其等則直接對俄羅斯打擊的目標提出了質疑,指責俄羅斯空襲的目標不僅僅是“伊斯蘭國”,還包括巴沙爾的反對派政敵。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更指出,俄羅斯在實施空中打擊時,曾數次穿越土耳其領空,如果俄方不立即停止此行為,土耳其將停止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10日,有英國媒體指出,土耳其戰斗機擊落了一架據信是俄羅斯的飛機,但這一說法尚未得到證實。
9月27日,法國在敘利亞境內首次發動了空襲。法國國防部長勒德里昂在接受法國歐洲一號電臺采訪時宣布,法國“陣風”戰斗機當地時間8日夜間,空襲了敘利亞境內拉卡附近的外國武裝人員訓練營。此前一直不愿跟隨美國打擊敘利亞境內極端組織目標的法國,最近才調整了對敘利亞相關政策。
中東問題研究專家、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研究院院長李紹先認為,隨著歐洲難民問題和恐怖威脅日益嚴重,法國等美國同盟國家不得不重新評估對敘利亞打擊的必要性。
法國在介入敘利亞局勢的同時,也指責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導致敘利亞局勢“令人不安地升級”。
雖然歐美國家質疑俄羅斯的軍事行動,但俄羅斯空襲“伊斯蘭國”卻贏得了中東另一個大國伊拉克的支持。據英國媒體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兵敘利亞的決定,令他在伊拉克人氣急升,甚至被形容為“什葉派的救世主”。
【3意圖】 爭中東心臟穩定油價
此前,俄羅斯一直反對西方國家軍事打擊敘利亞。為何俄羅斯會轉變態度,介入對“伊斯蘭國”發動的空襲?
俄羅斯問題專家姜毅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說,俄羅斯在敘利亞政權風雨飄搖之時實行軍事介入,首先是為解救已陷入困局的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在力挺巴沙爾的同時,也是保護俄羅斯在中東的軍事利益。
位于地中海東岸的敘利亞是中東的心臟,首都大馬士革作為宗教圣地之一號稱“人間花園”,豐富的資源和復雜的地緣政治形勢讓這里變成“兵家之地”。在蘇聯時期,敘利亞就是蘇聯的重要海外軍事基地。蘇聯解體后,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僅剩的“戰果”。因此,俄羅斯要保持自身在中東的影響力和軍事存在,必須要繼續支持巴沙爾政權。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美國扶持敘利亞境內的反對派,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趁內戰之亂攻城略地,使得敘利亞巴沙爾政權處于風雨飄搖之中。目前,敘利亞已有超過60%的國土被侵占,有可能步利比亞的后塵,實現政權更迭。
敘利亞方面也已確認,巴沙爾曾致信普京,請求軍事援助。在巴沙爾政權被嚴重威脅之時,俄羅斯出手相助,有利于穩定住政府軍日益失衡的戰局,給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吃一顆“救心丸”。分析人士認為,俄羅斯加入空襲,雖然不可能對打擊“伊斯蘭國”產生決定性影響,但可以發出力挺敘利亞政府的明確信號,緩解巴沙爾政府受到多路夾擊的困境。
此外,西方媒體分析,普京決定對敘利亞動武,還有穩定油價的考慮。近年來,國際油價一直在低位徘徊,使得嚴重依賴石油收入的俄羅斯經濟陷入困境。有分析認為,俄羅斯啟動對敘利亞空襲,通過干預敘利亞可能影響參與全球石油價格戰的各方,特別是OPEC。如果這場消耗戰再持續12個月,任何參與石油定價的國家撐不住,油價都會出現反彈的機會。
【4影響】 難撼“伊斯蘭國”根基
俄羅斯問題專家姜毅指出,俄羅斯此次對敘利亞境內極端組織發動空中打擊,還有另一大目的,意圖使美國等西方國家重新思考敘利亞的戰局,重新尋求合作對象。
姜毅表示,敘利亞的內戰局勢復雜,其程度超過了美國的預估。美國所支持的反對派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之間存在界限不清的問題。“今天是美國扶持的溫和反對派,可能過幾天就投入到了‘伊斯蘭國’的陣營。”
復雜的局勢令美國不得不吸取伊拉克戰爭時的教訓,在對敘利亞問題上采取慎之又慎的態度,敘利亞的混戰也就陷入僵局。美國軍方曾公開承認,美國培訓、扶持的許多反對派已經放棄堅持與“伊斯蘭國”作戰,甚至有的反對派將美國提供的武器交給“基地”組織分支“支持陣線”,作為買路錢,用來安全通過極端組織控制的區域。姜毅認為,俄羅斯的介入會迫使美國等西方國家重新思考敘利亞的復雜戰局,甚至有可能因此調整政策,將推翻巴沙爾政權的優先級放到后面,轉而優先打擊“伊斯蘭國”。
此外,姜毅也指出,俄羅斯的行動也有助于增強其國際聲譽及影響力。
歐洲各國正在遭受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大潮沖擊。面對數以千萬計的難民,歐洲各國出現了罕見的爭執和糾紛,對此難民潮的出現難辭其咎的美國卻無動于衷。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俄羅斯果斷出手,打擊“伊斯蘭國”,有助于提升其國際形象和影響力,有利于改善俄羅斯自烏克蘭危機以來被西方國家孤立和制裁的困境。
姜毅指出,俄羅斯的空襲已經進行了十余天,從這十余天來看,俄羅斯顯然在介入敘利亞局勢之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因此,從打擊的初期效果來看,俄羅斯的空襲似乎比美國的介入更果斷,目標更明確。
但是,姜毅認為,俄羅斯不太可能出動地面部隊介入敘利亞的戰局,出兵伊拉克打擊伊拉克境內的“伊斯蘭國”勢力的可能性也較小。“俄羅斯也充分認識到了敘利亞局勢的復雜性,一旦出動地面部隊,或者將空襲擴大到伊拉克,戰爭局勢就會擴大,俄羅斯的介入也會更加深入。而俄羅斯也不想陷入敘利亞這個泥潭太深,它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對巴沙爾政權及國際反恐提供幫助。”
B02-B03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