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中南部等地遭霧霾襲擊 多地現重度污染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連日來,我國華北中南部、黃淮、江淮等地飽受霧霾困擾,多地發布霾預警信號。預計受一股中等強度的冷空氣影響,今夜開始自北向南,霧霾將逐漸消散。
自14號以來,北京進入新一輪的白天有霾、夜間轉為霧或輕霧的模式。今天早上6點,北京大部出現能見度不足1000米的大霧,局地能見度不足200米。全天都處于重度污染之中。下午4點,北京城區多個空氣監測站點pm2.5指數都在300以上。
江淮也遭遇多日連續的霧霾天氣。昨天,江蘇13市全部陷入了空氣污染,南京的空氣質量更是被稱為“入秋后最臟的一天”。
今天上午,整個蘇北部地區仍被濃霧覆蓋,南京、徐州、淮安等多個城市市污染指數超過200,為五級重度污染。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i8.chinanews.com/gg/yichuanmei/k.js"></script> |
記者今天在南京市環境監測站,站在高處很明顯感覺到南京的空氣比較臟,不遠處的電視塔也仿佛被罩上了一個霧蒙蒙的罩子,根據記者當時發回的報道,南京能見度在四公里左右。
受大霧影響,今天山東共有80多個高速公路收費站臨時封閉。山東省氣象臺今天繼續發布霾黃色預警信號。聊城、棗莊等4個地市處于重度污染狀態。目前,臨沂、濱州和淄博三地已啟動重污染天氣III級響應。要求部分工業企業減排,車輛限行。
臨沂市沂州集團副總裁朱丙璽接受采訪表示,從14號上午就接到環保局的通知,要求針對霧霾天氣限產20%,而實際他們限到30%以上了。
今天夜間起,受一股中等強度的冷空氣影響,華北地區的霧霾天氣將自北向南逐漸減弱消散,不過,18號到19號,在黃淮、江淮等地的部分地區仍有輕度霾。
冷空氣在驅散霧霾的同時,也將給北方地區帶來大風和降溫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