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德國前總理
獨家專訪德國前總理:默克爾采取的對華政策值得尊敬
前民主德國的最后一任總理德梅齊埃是兩德統一的關鍵性人物。他早在1956年就加入的基督教民主聯盟,成為統一后的第一個執政黨;現任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年曾在他手下擔任政府副發言人。德梅齊埃在德國首都柏林,接受鳳凰視頻獨家專訪時,回憶了當年對默克爾的印象。
德國前總理德梅齊埃:“我的印象中,默克爾的智慧在當時已經開始嶄露鋒芒了。她非常有邏輯性,總是能找到現象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浪費時間。她在措辭、表達上非常精準,她的思維也和其他政客不同,用的是理工科的思維方式。很重要的一點是,她也非常幽默。人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她總是很嚴肅的樣子,她在生活中其實是一個很幽默的人。盡管她的工作非常辛苦,大概要每天早上6點起床,凌晨2點才能休息。勤奮、刻苦是一切成功的源泉。每一個政府文件,默克爾都會從頭到尾認真讀完。她了解每個事項,會提前做計劃,因此德國的部長們都非常尊敬她。”
德梅齊埃認為,默克爾是一個內心多于表面的總理。她面對難民展現出來的,完全是作為一個基督教徒,和一個人最內心的東西。他希望中國企業和慈善人士,能為解決難民危機提供資助。
“默克爾總理和我都來自東德,很多年來,我們都為如何跨出這條邊境的界限所困擾。我們不希望有這條界限的存在。也許正是由于我們經歷過邊境的束縛,所以比起其他德國人來,我們內心更希望能夠打破這樣的界限。德國歷史的教訓也告訴我們,自由是不可分割的。”
德梅齊埃認為,現在默克爾總理采取合作共贏的對華政策,值得尊敬。他從1994年,致力于推動中德兩國在可持續發展和基礎建設上的合作。令他擔憂的是,目前中國所面臨的生態問題十分嚴峻,和當時民主德國的情況是一樣的。
德梅齊埃:“中國現在必須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建設現代化工業。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要特別加強對生態的重視。我記得奧運會期間,政府為了提高空氣質量,關閉了一些污染性工業企業。長遠來看這種暫時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鳳凰視頻鄧瑩晶德國柏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