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沂政府辦主任遭舉報:舉報者被免職 紀委介入
紀委介入調查 舉報者已被免職
近日,流傳于網上的“實名舉報臨沂羅莊區政府辦主任彭長強涉嫌嚴重貪腐”帖子經媒體報道后備受關注。眾多網友紛紛表示“支持舉報者”“嚴懲腐敗官員”。舉報者劉現民自稱黨齡40年,現任羅莊區大興屯工作區黨支部書記兼村支部書記,為自保不得已舉報彭長強。
12月4日,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林清國表示,“劉現民網絡實名舉報情況屬實,區紀委已介入調查,最終結果待調查完成后會向社會公布。”
劉現民舉報行為的真實目的非常復雜,相關輿情已在網上發酵很長時間。林清國認為,如果彭長強系區委委員,調查權則在上一級紀委,“作為鄉鎮黨委書記成長起來的干部,在經濟問題上會有一定的覺悟。”
當然,有著幾十年黨齡的劉現民在群眾中也有很好的聲望,否則大家不會支持他這么多年,“區里主要領導非常重視此事,更希望早日弄清真相平息輿論。” 林清國說。
羅莊區紀委對于調查最新進展和時間表,沒有做出進一步回應。
據知情人士透露,舉報發生兩周后,12月初,彭長強曾擔任黨委書記的沂堂鎮政府正式宣布免去劉現民大興屯工作區書記職務,“關于劉現民大興屯村支部書記一職,鎮政府主要領導并未當場表態。”
值得關注的是,參加任免職會議的人在會后心照不宣的向劉現民封鎖消息,“甚至有沂堂鎮主要領導被問及此事時均矢口否認。”前述知情人說。
對此消息,羅莊區委宣傳部以不了解相關情況拒絕置評。
村支書實名舉報區政府辦主任貪腐
11月15日,一條“實名舉報臨沂羅莊區政府辦主任彭長強涉嫌嚴重貪腐”帖子流傳于網上并被迅速傳播。一時間,眾多網友紛紛跟帖表示“在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反腐環境下強力支持舉報者”“嚴懲基層官員貪腐行為”。
網帖稱,彭長強擔任羅莊區沂堂鎮黨委書記時期“貪污受賄、插手工程項目,為達到非法倒賣土地私刻國土部門公章”等問題涉嫌嚴重貪腐,甚至列舉出8條實例。
描述準確的有:上任初期,彭長強未經鎮黨委研究、無視《政府采購法》,私自將工程造價700萬元的綠化工程發包給某老板,收取好處費180萬元;賢孝莊村核桃園種植項目國家補貼申請中,彭長強以虛報種植面積的手段騙取補貼款上百萬元,實際撥付到村委資金寥寥無幾;投資商建設鋁箔廠占用官莊村東土地時,彭長強插手地上附著物補償工作,申報的1200萬元補償款中村民實際得到500萬元。
對于舉報目的,舉報者劉現民開篇稱,自己黨齡40年,現任羅莊區大興屯工作區黨支部書記兼村支部書記,“因未滿足彭長強承包該村舊村改造工程要求,遭其勾結黑惡勢力頭目盧忠鑫故意偽造事實證據,炮制刑事案件栽贓并誤導公安機辦案。”為伸冤不得已通過網絡實名舉報。
網帖最后對栽贓過程進行了簡要敘述,并附有舉報人身份證號碼。
政府辦主任被指因承包工程給村支書“設局”
舉報前曾有媒體報道文章稱,2013年正月初六,時任沂堂鎮黨委書記彭長強帶領好友盧忠鑫去劉現民家拜年,彭“提出將大興屯村舊村改造工程承包給盧忠鑫,如偷工減料,該項目可獲得3000萬元利潤”。“如果同意,三人可當場磕頭結拜兄弟,并先贈送一輛‘路虎車’以示誠意。”在場的劉的家人證實。
遭到拒絕后,彭走前曾警告說“要給劉現民點顏色看看”。
文章稱,此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彭多次安排工作人員私下調查大興屯村賬目,企圖找到劉現民在經濟方面的蛛絲馬跡,甚至不惜以安排劉外出學習“調虎離山”式手段親自出面調查與其有過交集的企業老板。”然調查結果令其“氣急敗壞”。
針對劉現民自稱被陷害事件的過程,報道文章做了詳細敘述,“5月25日上午,劉現民像往常一樣前往沂堂鎮政府參加例會。途徑振興大道路口時與一輛逆行電動自行車發生輕微刮蹭事故。確認無人受傷后,雙方站在路旁理論,現場一度有數十名群眾圍觀。在這場持續約十幾分鐘的舌戰中,途徑現場和劉現民相識的大槐樹村主任韓奎彬、興路口村支書劉興華因不滿劉飛多次出言不遜,先后與其發生推搡。第一個到達現場目擊證人王帥證實,爭論和推搡過程中雙方均沒有明顯外傷。后劉現民等人因急于開會自行離去。”
報道還指出,“事過四十多日,堂鎮派出所以涉嫌尋釁滋事罪對劉、韓、劉立案調查。不久后劉現民打探到的消息稱,‘劉飛系蘭陵縣神山鎮人,彭、盧以20萬元雇傭其利用電動車趕往二十多公里外事發地,故意撞擊其車輛制造交通事故,并用言語辱罵方式激怒劉,以達到自己被打傷的目的’。”
據現場目擊者證實,“劉現民離開現場后,有人目擊劉飛曾到過現場附近一處果園,用石頭砸掉門牙后再次回到事發地報警。”
待續……
據一位接近臨沂市政府領導層的人士透露,彭長強、劉現民“陷害和舉報”的問題數月前已引起多位領導重視,臨沂市市長張術平曾親自批示過劉現民的申訴材料并要求嚴查此事,批件轉送羅莊區委某領導辦公室后再無下文;彭在羅莊官場經營數年,雖然級別只是正科但能量巨大,“個別領導為保護彭長強極力干預紀委調查,如果他倒了,很多人會被牽扯出來,甚至有可能出現羅莊‘窩案’。”
上述人士的說法,為舉報者和被舉報官員的博弈埋下伏筆。舉報事件調查進展和結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對此,媒體將繼續關注。(富察)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http://u.zp.china.com.cn/news-626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