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助學”老人離世 網友留言表達尊敬與留戀
連日來,不少人冒著大雪,趕到煙臺招遠,給“拾荒助學”的劉盛蘭老人送行。
1月16日,93歲的“感動中國”人物劉盛蘭去世,他的告別儀式于18日在老家招遠舉行。葬禮簡單質樸,就像他的一生。
告別的人群中,一位戴眼鏡的男士眼眶紅腫。他叫喬壘,36歲,是老人生前捐助過的學生之一。他特意跟單位請假從濟南趕來,“見爺爺最后一面”。
1998年,還在上大學的喬壘家中突遭變故,他和弟弟面臨失學困境。劉盛蘭得知后,向兄弟二人伸出援助之手。
“匯來的第一筆錢只有20元,不多,但我這輩子都忘不了。”工作十多年來,兄弟二人經常回來看望老人。
他們只是劉盛蘭20年來捐助的100多名學生中的代表。
當時在招遠黃金公司擔任保管員的劉盛蘭,無意中從一張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鄒城市王村鄉東洪洋村13歲的中學生呂亞洲,因家境突生變故,面臨輟學危險。第二天,他跑到郵局,給呂亞洲寄去50元錢。對于一個月收入僅300元的七旬門衛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從那時起,劉盛蘭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展到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
但這些學生不知道,捐助他們的“劉爺爺”“劉奶奶”是一名“五保戶”,是靠撿破爛賺來的錢。
2002年,劉盛蘭搬回村里居住。生活沒有來源,他就天天到村子的垃圾桶和村集市上撿酒瓶、易拉罐等變賣,賣回錢后,全部捐獻給素不相識的困難學子。
劉盛蘭20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得連一個饅頭都舍不得買,可捐資助學總計10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老院,這樣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補貼。這些錢他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
直到劉盛蘭當選“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他的故事才被外人知曉。
彌留之際,老人叮囑自己的侄子,死后把自己火化,埋到老家的山上,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一路走好,爺爺!”網友紛紛在網上留言表達對這位老人的尊敬與留戀。(記者滕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