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沉迷網絡賭博詐騙100萬 走投無路打砸泄憤獲刑
中新網寧波1月20日電(記者 何蔣勇)張河是名80后,年紀輕輕的他有著名校博士生的背景,畢業后在浙江舟山某高校擔任科研人員,事業有成、家庭幸福。但這一切在一年前結束了,青年才俊因詐騙、非法侵入住宅等罪名淪為“階下囚”。20日,記者從浙江省舟山市法院獲悉,該男子被舟山市定海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二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同時還需要退出贓款118萬余元,發還被害單位。
青年才俊迷上網絡賭博入不敷出
2014年10月底,張河在一次老鄉聚會中認識了胡某。閑聊過程中,胡某給他介紹了一個賭博網站,里面有各種彩票游戲。剛開始,張河抱著“純屬玩玩”的心態,開始參與網上博彩。后來“玩著玩著,錢輸得越來越多”,沒過多久就輸光了積蓄。張河想把輸的錢贏回來,于是又找朋友借了七八十萬元,繼續進行賭博,輸得血本無歸。
張河雖然有高學歷和一份穩定且收入不錯的工作,但畢竟參加工作沒多久,也沒多少積蓄,而且其妻子也沒有工作,已經還不出那七八十萬借款了。于是張河開始動起歪腦筋。
偽造購房合同騙100萬元購房補貼
張河所在學校有個政策,博士生買房有40萬元補貼,他就想著利用這個“機會”去把錢騙出來還債。
但利用這個政策首先得有購房協議或者合同,學校才能給補貼,張河自己沒有買房子。2014年12月中旬,張河到一家房產中介機構去拿了兩張空白的二手房購房合同,隨便填上網上找來的房屋信息,又在網上購買一枚房產中介公司的章,公司名稱還是他自己瞎編的。萬事俱備的他,就拿著偽造的購房合同到學校各部門審批,從人事部門到學校領導,對他買房扎根舟山的做法都很支持,一路“綠燈”,第三天學校財務室就把40萬元購房補貼款匯入了張河的銀行帳戶。誰也沒懷疑這位新來的高學歷青年會騙取購房補貼。
騙到錢后,張河沒拿去換債,而是想著用來賭博翻本。僅僅過了三四天,40萬元錢就又被他輸了精光。張河“還是不甘心”,想再弄點錢去翻本。他有位同事叫陳偉,也是學校引進的高學歷的人才,可以申領60萬元的購房補貼,更重要的是這位同事一直在北方城市出差,半年內都不會回舟山。于是,張河故計重施,偽造了購房合同、學校領導的簽名,假冒陳偉的名義到學校財務室申請購房補貼款。2014年12月下旬,60萬元購買補貼匯入張河妻子名下的帳戶,很快又被他取出來,兩個晚上就輸個精光。
賭光了百萬元的購房補貼款,張河將目光投向了學校的科研啟動經費和項目經費。2015年3月至4月,張河先后三次從學校騙領了18余萬元的科研經費。這些錢除了部分用于償還賭債,絕大部分進了那家賭博網站。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毀物泄憤獲刑
100多萬的賭債壓得張河透不過氣,他意識到自己已經變成了一個賭鬼,知道詐騙同事住房補貼的事情遲早會被學校發現,張河慌了。于是他萬念俱灰,產生了輕生的念頭。張河沒有反省自己的自控能力,而是把所有的錯都歸咎到當初介紹他賭博的老鄉身上。他覺得自己不能白死,他決定在自殺前,要先報復一下那個老鄉。
2015年5月初,張河得知,介紹他賭博的老鄉夫婦都不在舟山的家中,于是他在網上找了個開鎖師傅的信息,電話聯系后就一起來到“老鄉家”。開鎖師傅更換了“老鄉家”大門的鎖芯后離開。張河遂進入屋中大砸大敲,“裝修過的地方基本上砸了一遍”,還在廚房里拿了醬油、洗潔精之類的液體,潑到墻上、衣服上等,將屋子搞得一片狼籍。
泄憤完畢,張河一個人悄悄去了寧波,半個月后被警方抓獲。
張河在老鄉聚會的時候去過那個住宅,他認定就是介紹他賭博的老鄉的住宅。殊不知他闖入的住宅,其實并非歸他老鄉所有。他的舉動,讓該房屋的實際屋主無法正常生活,還觸犯了詐騙之外的又一條刑法規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