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官員:十三五期間民政事業發展重點包括五個規劃
中新網北京1月25日電(記者 張希敏)中國民政部規劃財務司司長馮亞平2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時期,民政事業發展重點包括五個規劃,《民政事業發展規劃》、《社會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殯葬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和《社會福利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同時,統籌編制城鄉社區服務、民政標準化、福利彩票、民政立法等相關規劃。圍繞這些規劃,初步確定了“十三五”民政事業的一些重點指標、戰略任務和重大工程。發展指標共16個,包括:
每千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數35-40張,其中護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30%。城鄉低保標準年均增長率達到10%以上。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集中供養能力達到60%。醫療救助重點對象年人均籌資增長率為18.5%。年均遺體火化率為53.5%。節地生態安葬率達到65%。公益性骨灰安放設施縣級行政區域覆蓋率達到70%。
此外,年均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不大于1.3%。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100%。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到50%。城市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覆蓋率,達到60%。農村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覆蓋率達到30%。每萬人社會組織數達到6.5個。經常性社會捐助站點和慈善超市數量達到5萬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注冊志愿者人數占居民人口的比例達到13%。
馮亞平說,在戰略任務方面,重點圍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社會救助體系,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支持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發展,保障兒童權益,加強優撫安置工作,創新社區治理和發展基層民主,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加快推進專業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發展,科學設置行政區劃等10個方面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布局謀劃。
同時,“十三五”要重點推動實施4項重大工程:
一是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程,重點支持老年養護院、醫養結合設施、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光榮院、農村敬老院建設等設施建設。
二是殯葬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程,重點支持公共殯儀館新建或改擴建、火化爐環保改造和公益性骨灰安葬(放)設施建設。
三是社會福利服務體系建設工程,重點支持兒童福利設施、未成年人保護設施、農村三留守人員服務保護設施和精神衛生福利服務設施建設。
四是全國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工程,重點是在完善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庫體系基礎上,支持地方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加快形成中央—省—市—縣四級救災物資儲備網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