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0余名勞動爭議案申請執行人節前獲發放案款
26日,在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南區的大法庭里,120余位勞動爭議案件申請執行或坐或站,登記、領錢、清點……這是東城法院節前涉民生案件集中執行發還的現場,申請執行人集中領取了供暖費、退休補貼、節日補貼等總計48萬元執行款。
據了解,該系列案件是一起勞動爭議糾紛群體訴訟。被執行人北京三辰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于2012年進行股權改制。為保證改制順利進行,公司向全體在職與退休人員承諾:企業離退休人員現有企業補貼及福利待遇保持不變。完成股權改制后,公司卻以經營困難、資不抵債為由不同意履行原承諾,拒絕支付供暖費、退休補貼、節日補貼等。
當事人訴至法院后,法院依法作出判決,確定北京三辰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應給付120余名老員工工作期間福利、供暖費等共計48萬元。后三辰商貿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勝訴的老職工們集體向法院提出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三辰商貿公司始終表示無財產可供執行,承辦法官通過辦案系統和全國網絡查控系統查詢被執行人名下財產,發現被執行人名下銀行無存款、無車輛,卻有30余處房產,其中包括商業用房。在采取多項執行措施后,被執行人最終主動向法院交納了剩余案款。
北京東城法院執行局局長田國慶介紹,自2015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開展“涉民生案件集中執行活動以來”,東城法院共執結涉民生案件200余件,執行到位金額為227萬元。同時,采取執行威懾懲戒手段,共實施搜查3人次、拘傳1人次、拘留5人次、罰款1萬元、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4人次。
田國慶說,除加大傳統懲戒措施外,還進一步借助街道、社區、居委會等單位力量,在被執行人住所地街道張貼失信布告。同時,法院還廣泛聯動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支付寶余額寶等網絡資金平臺,深度查詢被執行人財產線索,提高執結到位率。(記者熊琳 趙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