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委書記:脫貧不是簡單提高低保 要帶感情精準扶貧
中新網濟南1月26日電 (孫婷婷 李欣)“帶著感情和責任做好脫貧工作,在精準上下功夫。”2016年山東省“兩會”期間,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在臨沂代表團談及脫貧工作時表示,單靠提高低保標準對脫貧兜底,很難讓群眾真正脫貧,必須真正提高群眾的收入,精準扶貧。
在今年的山東省“兩會”上,“精準扶貧”成為熱議話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阿膠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人大代表秦玉峰提議通過發展畜牧業精準扶貧,“山東一些市縣都擁有養殖毛驢的資源優勢和傳統習慣,貧困戶養殖毛驢是實現精準扶貧的一個好方法。目前聊城已經全面啟動養驢扶貧計劃,預計5年內將有15萬貧困人口靠養毛驢脫貧致富。”
“個體戶單兵作戰脫貧有困難,合作社行不行?”臨沂市委書記林峰海建議,臨沂作為革命老區,貧困人口較多。臨沂要探索發展合作社,吸納一定的貧困人口就業,提高收入水平。
如何使山東200多萬低于國家規定標準的貧困人口脫貧?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認為:“只是提高低保標準,名義上也能脫貧,至少群眾收入上不低于貧困標準。但是到群眾家里看一看,就靠這一個兜底,很難讓群眾真正脫貧。脫貧工作越往后難度越大,我們要采取更扎實、更有力的應對措施。”
姜異康表示,脫貧工作不是簡單地提高低保標準,而是要盡量通過增加群眾的生產性收入、資源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包括在集體中的收入分成,讓他們過上相對不那么貧困的生活。“這需要我們帶著感情和責任來做這項工作。數據是次要的,我們要重視內容。”
據記者采訪了解,山東已基本建立起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扶貧策略,連續四年每年減貧100萬人以上。2016年,山東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將增加到8.45億元人民幣,預計脫貧不少于120萬人,努力在2018年完成脫貧任務。截至2014年底,山東有394萬低于該省規定標準的貧困人口,231萬低于國家規定標準的貧困人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