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非峰會必將給兩國經貿合作注入新活力
專訪:中非峰會必將給兩國經貿合作注入新活力——訪中國駐贊比亞大使楊優明
“今年是落實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成果的開局之年,相信必將給中贊兩國經貿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中國駐贊比亞大使楊優明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中贊兩國是傳統友好國家。建交51年來,兩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在各領域一直保持密切合作。近年來,兩國在經貿合作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目前贊比亞是中國在東南部非洲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和進口來源國,中國是贊比亞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國和第三大進口來源國。
楊優明說,贊比亞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十大合作計劃”高度重視,峰會結束后不久就成立了跨部門的“對華合作委員會”,任務就是同中方對接,落實峰會成果。該委員會已經向中方提交了《中贊優先合作領域》計劃書,提出希望在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能源、旅游、人力資源培訓等領域優先發展合作。
他說,中贊貿易進入新世紀以來一直呈直線上升趨勢,貿易額從2000年的1億美元快速增長到2014年的38億美元。去年,由于受全球經濟不景氣、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影響,兩國貿易額有所下降,但從大趨勢來看,應該說只是暫時的。去年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有所放緩,但實現了6.9%的增長,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包括贊比亞在內的非洲國家始終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受益者。
楊優明強調,中贊兩國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和互補性決定了兩國經貿合作總體向上的趨勢不會改變。截至目前,已有570家中資企業在贊注冊,廣泛參與到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能源、礦業、服務業、旅游業等各個行業,為當地創造就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企業看好贊比亞的發展前景,來贊投資興業的企業還在不斷增加。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楊優明說,當年的坦贊鐵路使中贊兩國人民建立起深厚的友誼。進入新世紀后,隨著兩國經貿關系的發展,兩國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在教育領域,截至2015年年底,中方一共向贊比亞政府提供了677個政府獎學金名額,除了公費生外,每年還有四五百名自費生赴華留學,中國已經逐漸成為贊比亞學生出國留學的首選地。孔子學院在贊發展迅速,孔子課堂和教學點已經遍布贊比亞全國10個省份,中小學生學習漢語熱情高漲。
楊優明說,中贊友好已成為贊社會輿論的主旋律,贊各界高度重視對華合作,積極看待雙邊合作。
今年8月,贊比亞將舉行總統、議會和地方政府“三合一”選舉。楊優明表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外交政策,其中之一就是不干涉別國內政。多年來的實踐證明,這一政策受到包括贊比亞在內非洲各國政府和人民的普遍歡迎和充分肯定。我們在對非關系中將繼續嚴格遵循這一原則。我們衷心希望大選和平順利。我們也相信,中贊兩國傳統友好合作關系將繼續得到鞏固和發展。記者彭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