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官稱將通過“第三次抵消戰略”擾亂中俄優勢
參考消息網3月19日報道美媒稱,3月10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在一年一度的麥卡利斯同仁公司以及瑞士信貸銀行主辦的2017年防務項目會議上說,美國軍方旨在通過其“第三次抵消戰略”應對由潛在對手俄羅斯以及中國所造成的威脅。
據美國美軍新聞處網站3月13日報道,美國空軍上將保羅·J·塞爾瓦稱:“鑒于中國和俄羅斯所采取的不對稱的方式,我們能改變些什么,可以讓我們利用技術、作戰理念以及組織結構以挫敗他們在攻擊型、遠程精確打擊系統上的優勢?”
他說,第三次抵消“就是想出我們能改變些什么,懷著保持傳統威懾的目標,擾亂他們的優勢”。
塞爾瓦稱,仿效此前兩次戰略,第三次抵消利用潛在敵人的脆弱性并利用美國現有的適應性強的資產,比如坦克、戰斗機以及艦艇。
塞爾瓦稱,作為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期間的“第一次抵消戰略”的一部分,美國軍方在西歐部署了戰術戰場核武器,以應對大規模的蘇聯地面力量的威脅。
他說:“緊跟著我們小型核武器的第一次發展,我們得出結論,我們無法在花費上超過俄羅斯……也無法在歐洲建設他們在邊境那邊所擁有的那種戰斗力。因此,我們做出選擇,用爆炸的力量代替人力。”
塞爾瓦說,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國軍方“開始考慮精確的足以在常規戰場上造成近似核影響的常規武器……這令我們能夠將大部分戰術核武器撤離戰場”。
塞爾瓦描述稱,在上世紀80年代制定的“第二次抵消戰略”利用美國的技術優勢,以抵消蘇聯更龐大的數字——這是堅持了數十年的一種抵消。自90年代初以來堅持的第二次抵消以空-地戰爭信條為特征,這種信條被采用在了海灣戰爭當中。
塞爾瓦稱:“這令我們能夠改變我們作戰的方式,因為我們能夠建設由傳感器以及相關武器組成的防御和進攻網絡以展開空-地戰爭。”
這位上將指出,混合了精確、隱形和速度的火力已經在現代戰場上抵消了人力。
塞爾瓦說:“我們自90年代初以來依靠這項遺產。”
然而,這位上將稱,未來的防御規劃和預算還必須體現出對戰略核威懾的一種持久承諾。美國的核威懾以海軍的、空軍的以及洲際彈道導彈發射系統為特征——“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
塞爾瓦說:“我們威懾核敵人的能力為我們的常規力量增加可靠性。而且如果我們受到一個核敵人的威脅,那么我們的常規力量將很快失去相關性。”
他還說:“因此,我們要斥資全面地現代化我們的核力量。”(編譯/殷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