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各地緬懷先烈 天津致敬遺體器官捐獻
遼寧:緬懷先烈感念和平
清明期間,由“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沈陽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陳列館共同主辦的“清明節的銘記——緬懷先烈,珍愛和平”主題教育活動,在遼寧沈陽隆重舉行。
為期3天的主題教育活動,博物館組織前來參加祭奠活動的社會各界群眾,在象征著無數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金字塔形臥碑前,向所有在為中華民族爭取獨立、解放的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革命先烈敬獻鮮花、簽名銘志,并向群眾免費贈送抗戰歷史圖書。
為了更好地配合此次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讓更多的市民走進博物館,了解抗戰歷史,感悟抗戰文化,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沈陽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陳列館、沈陽審判日本戰犯法庭舊址陳列館共同主辦的“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百萬市民抗戰印跡之旅”活動正式啟動。所有參觀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沈陽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陳列館、沈陽審判日本戰犯舊址陳列館的群眾,都會得到該館免費發放的參觀紀念卡,集齊三館紀念印記的市民還將獲得簽有本人名字的塑封紀念卡。
天津:致敬遺體器官捐獻
清明假期,天津市紅十字會等單位在元寶山莊生命紀念公園聯合舉行追思會,共同緬懷遺體和器官的捐獻者。
2004年,為了弘揚捐獻者無私奉獻的精神,元寶山莊陵園有限公司無償捐贈600多平方米場地建立奉獻碑,將遺體和器官捐獻者的名字鐫刻在奉獻碑上。
遺體捐獻者家屬代表和移植患者代表向全社會發起倡議,號召廣大市民書寫心愿卡,為捐獻者點贊,向捐獻者致敬,爭做志愿者,文明寄哀思,傳遞新風尚。今年1—3月,天津實現遺體捐獻22人,累計達587人;人體器官成功捐獻23人,累計217人。
天津市紅十字會與天津醫科大學聯合開展“向無聲的老師——遺體捐獻者致敬”主題活動,倡導市民尊重遺體捐獻,向捐獻者致敬。
江西:文明祭祀寄托哀思
清明之際,江西贛州市各界群眾自發前往各地的紅軍烈士紀念場所,憑吊祭奠革命先烈,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
4月1日,瑞金市革命烈士陵園正式開園,當地干部職工、駐地部隊、武警、紅軍后代以及各界群眾5000余人,前來默哀、獻花,共同祭奠長眠于此的革命先烈。連日來,于都群眾自發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紀念廣場舉行緬懷革命先烈活動。
3月30日起,贛州市文明辦還組織開展“清明新風尚”網絡傳播活動,引導網友通過網絡緬懷先人,寄托哀思,分享屬于自己或身邊的“清明新風尚”。活動開始后,廣大網友和市民積極行動,利用微博或博客的形式參與。
200位身處江西南昌的異鄉游子,4月3日上午在南昌市繩金塔大成殿舉行祭祖大典,共同祭奠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同時為已逝的親人送上哀思。
“本次活動突顯文明祭祀、環保祭祖、共同參與的特點。”繩金塔管委會副主任陳輝云介紹說,“進行‘祭之以禮’追遠活動,目的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
(本報記者劉洪超、朱虹、任江華、魏本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