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給孩子報培訓班 記得先看辦學許可證
暑期在即,很多家長就想著趁這時間給孩子報個培訓班。可市面上培訓機構五花八門,到底哪些是正規機構,哪些是“李鬼”?
昨天下午,寧波市教育局發布老三區(海曙、江東、江北)經教育部門審批的培訓機構目錄。
根據目錄,目前寧波經市、縣教育部門許可批準的民辦學校教育培訓機構有700多家,其中,市級民辦教育培訓機構84家、海曙78家、江東54家、江北28家。
同日,市教育局還發布了教育培訓消費的四類典型誤區,引導消費者合理選擇培訓機構。
想要具體查詢培訓機構目錄名單的,請關注本報教育微信公眾號“寧波牛娃”(搜索微信號:nbnw666666)獲取。
【現象】
教育培訓市場中
存在多種違規經營現象
目前,寧波的教育培訓市場中,存在著多種違規經營的現象。
比如無證辦學。培訓機構租用民居,進小區“四處開花”,而它們大多沒有辦學許可證,也不能向學員開具正規培訓發票。
還有超范圍辦學。根據規定,工商部門審批的教育信息咨詢公司應不包含文化教育培訓內容。
但今年5月就出現了一個例子:寧波“A&C”藝術兒童創意工作室,卻是以教育信息咨詢公司的名義登記,屬于超范圍經營。
此外,各類虛假宣傳也是屢見不鮮。今年4月,鎮海中學、蛟川書院就在校園官網上發布了一則律師聲明:禁止任何社會培訓機構和工作人員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間接利用兩校之名招攬培訓學生。
實際上,根據教育部、省市縣教育部門明確發文規定,不允許中小學在職教師參與培訓機構的有償補課行為。
【發布】
教育培訓消費四類“雷區”
市教育局提醒您別踩雷
教育培訓消費應該躲避哪些“雷區”?
昨天,市教育局同時公布了四類典型的認識誤區,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
誤區一:不認辦學資質,盲目消費。
建議消費者一定要先檢驗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辦學許可證應在公開場所的顯著位置公示。確認為原件后,查看是否在有效期內、登記辦學地址和實際辦學場所是否一致,或通過“寧波民辦教育網”查閱全市教育培訓機構的辦學資質、年檢情況及相關政策法規。
誤區二:輕信虛假宣傳,不簽合同。
建議消費者應提高維權意識,要求培訓機構將口頭承諾寫進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以便日后發生消費爭議時,據合同依法維權。
誤區三:沒有索取發票,退費困難。
建議家長繳費后應妥善保存培訓機構開具“培訓費”的正規發票和簽訂的培訓合同。如遇特殊情況需辦理退費手續時,可根據《寧波市培訓機構收費退費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培訓機構在學員提出退學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辦結退費手續。退費問題遭拒,應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或舉報。
誤區四:不抵促銷誘惑,沖動消費。
建議消費者對不熟悉的培訓機構應持理性消費態度,先采取短期試課,等認同授課方式和培訓效果后,再簽訂后續合同,有利于降低消費風險。
選擇培訓機構要“九看”
依法維權有五條途徑
選擇培訓機構:
一看“寧波民辦教育網”查閱教育培訓機構的辦學資質、年檢情況;
二看辦學許可證,且許可證是否在有效期內;
三看是否超范圍組織培訓;
四看登記辦學地址和實際辦學場所是否一致;
五看輔導教師是否有教師資格證,且有固定合同;
六看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是否公示;
七看報名付費是否開“培訓費”的正規發票;
八看是否簽訂培訓合同;
九看辦學場所是否有消防滅火器材等安全措施。
依法維權有五個途徑:
消費者可直接同培訓機構協商溝通,要求培訓機構履行合同;
向培訓機構的行業主管部門和審批部門投訴;
向消協投訴,教育培訓機構教職工可向勞動仲裁部門投訴,申請勞動仲裁;
通過司法途徑,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向公安機關報案,通過公安機關立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