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過后新鄉市區道路昨已恢復通行 市民正常生活
新鄉市委外宣辦供圖
河南商報記者 陳朋沖
當不少人還對武漢等地的特大暴雨抹不去印象時,這個周末,新鄉的一場更高雨量、更高威力的超大暴雨又再次刷新了他們對汛期雨水的認識。
路面水位齊腰深、山洪沖進巷子、院子,雨水淹過車頂、交通全部癱瘓……目睹新鄉市這一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強降雨后,不少人心有余悸:經歷了近一天一夜的雨水后,新鄉市目前怎么樣了?類似強度的暴雨會不會發生在鄭州?如果真發生了,有足夠的應對措施嗎?
【消息】
新鄉遭遇1949年以來最強降雨
7月9日早晨,不少人被朋友圈的新鄉市暴雨圖片、視頻刷了屏。此時,新鄉遭遇了暴雨的一輪又一輪沖擊。
從7月8日晚上10時左右開始的暴雨越下越猛,9日上午,新鄉市區不少路面的水深已經齊腰,有涵洞積水近3米深,不少露天停放的車輛幾乎被整個淹沒,公園的涼亭也已經看不到頂。新鄉市一些山區山洪暴發,場面震撼。
數據顯示,3小時內新鄉市降雨量超過250毫米、6小時內超過345.3毫米、21小時內超過440毫米,三項指標均創下了今年全國地級市之最。
一般來說,24小時降雨量不小于200毫米就是特大暴雨了。7月5日左右的武漢暴雨,24小時降雨量為224.7毫米左右;6月30日晚,信陽市24小時降雨量達到360毫米,被稱為超過50年一遇;對比發現,新鄉市此次降雨量達到極值,同時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新鄉市降雨量的最高值。
與新鄉為鄰的鶴壁、安陽同樣雨量驚人,其中,降水量最大的10個站,21個小時內降水量均超過了300毫米。
【進展】
預計新鄉今天基本恢復正常
據了解,為應對這場超大暴雨,9日凌晨4時,新鄉市啟動一級應急機制,多部門按應急預案開展行動。隨后緊急召開的新鄉市防汛會議上,新鄉市委書記舒慶要求全市所有干部必須全部到崗到位,防汛搶險成員單位負責人必須到一線指揮。
此外,包括新鄉市以及河南總隊的武警官兵、駐新鄉的解放軍陸航團、通信團、工兵團等也投入救災中。
10日19時,新鄉市發布消息稱,目前,新鄉市區交通道路已基本恢復正常,電力設施多數已完成搶修,預計11日,群眾生產生活基本恢復正常。新鄉市區內57條城市道路基本實現通車,多數公交已恢復正常運營,部分路段正在緊張地排澇。
9日當天,京廣鐵路新鄉段已逐步開通;京港澳高速新鄉站西口積水嚴重,上下口排水正在進行,已設置禁行標志;而對全市受山洪威脅的道路及橋梁等,也正在做更多的排查。對新鄉市受暴雨侵襲后的市政公用設施、市區地下設施、旅游景區安全隱患等,也正在做進一步的排查。
新鄉市衛計委已經成立災后衛生防疫工作領導小組,做好消殺藥械、應急車輛等防疫物資的準備,防止出現疫情。
【預報】
我省未來幾天仍雨水居多
7月10日上午,新鄉不少區域的積水基本退去。剛剛過去的這場超大暴雨,怎么來得這么猛烈?怎么沒有預兆呢?
10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從省氣象臺了解到,新鄉市此次超大暴雨,主要是受副高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位于太行山區南麓的新鄉市、輝縣,鶴壁市、淇縣等地普降特大暴雨,強度大,同時區域集中。
省氣象臺預測中心工作人員證實,新鄉市此次高強度的降水,從氣象層面看,也是多種偶然因素的結果。
據了解,11日到14日,雨水仍在我省徘徊不去。其中,11日到13日,我省大部分地區預計會有陣雨、雷陣雨、中雨,局部地區有大到暴雨;而13日到14日,局部地區預計還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15日,全省轉為多云。
具體到鄭州,11日到13日,天氣在多云、陣雨、雷陣雨中轉換;14日,天氣由中雨轉為多云;15日到16日,天氣轉晴。
【應對】
24小時輪崗值班
監測鄭州雨情
目睹了新鄉市的超大暴雨后,不少鄭州市民也非常擔心:如果鄭州市也出現類似的大暴雨,咱們如何應對呢?
10日上午,鄭州市防汛抗旱指揮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鄭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24小時輪崗值班,隨時監測雨情,并不斷加強研判會商。
具體來說,鄭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每4個小時就會收到氣象局發布的預報情況,指揮部旁邊的水情監測站則實時監測全市降雨情況,定時把情況發送給市領導、指揮部成員,為防汛抗旱提供信息保障。
上述負責人介紹,鄭州市的防汛應急分為紅色、橙色、黃色、藍色四級應急響應,一旦宣布應急響應啟動后,各部門也要隨時進入應急狀態:民政部門及時救助受災群眾;衛生部門及時派出醫療衛生專業防護隊伍赴災區協助開展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各縣(市、區)防汛指揮機構也立即進入緊急預防期,按照權限調度水利、防洪工程,轉移危險地區群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