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美使館:南海仲裁庭不是聯合國機構
中國駐美國使館25日發布消息稱,使館發言人朱海權近期致函《金融時報》評論部時指出,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不是聯合國機構,也不代表聯合國立場。
本月14日,朱海權致函《金融時報》評論部,針對該報在有關社論和報道中將南海仲裁案臨時仲裁庭稱為“聯合國仲裁庭”等錯誤言論,闡明中方有關原則立場,要求該報刊登信函,澄清事實。
朱海權在信函中指出,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不是聯合國機構,也不代表聯合國立場。聯合國和國際法院均就此作出澄清。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指出“聯合國對南海仲裁案法律和實體問題不持立場”。該仲裁庭僅由同聯合國毫無關系的常設仲裁法院提供秘書服務。不同于聯合國使用獨立預算運轉,仲裁庭向參與仲裁方要錢。此次仲裁費用由菲律賓支付。
信函強調,《聯合國憲章》呼吁成員國“發展國際間友好關系”,《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則開宗明義要求堅持“互相諒解和合作的精神”。聯合國一貫呼吁通過談判解決南海爭議,大量聯合國成員國支持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但菲前政府拒絕了談判這一選項而單方面提起仲裁,違背了自己的承諾和仲裁需建立在國家同意基礎上的通行實踐,同《聯合國憲章》精神相悖。仲裁庭越權行事,破壞了談判協商努力,激化地區沖突與對抗。其提出的所謂裁決根本不具權威性和公信力。
信函稱,中國不承認、不接受所謂裁決,既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也是捍衛《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的基本原則。
中國駐美國使館網站25日發布消息稱,《金融時報》雖承認信函所述屬實,但仍拒絕刊登。此前,中國駐美國使館已四次就南海問題致函《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等美國媒體,均得到刊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