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足球走過的百年記憶
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一場足球盛宴正在上演——2016年西藏足球錦標賽在拉薩火熱進行,共有11支代表隊,近200名運動員參加。這是近年來西藏舉辦的最大規模足球賽事。
“十多年沒辦,太渴望一場大賽了!看看臺上歡呼的觀眾,就知道高原民眾有多么喜歡足球。”在可容納3萬人的拉薩市文體中心體育場,現年58歲的前西藏足球隊主力頓珠次仁向記者說道。
在一般人印象中,青藏高原似乎是個遠離足球的地方,其實不然。頓珠次仁說,“早在上世紀初足球就傳入西藏。”
據頓珠次仁介紹,上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西藏足球已有初步發展,擁有拉薩聯隊、布達拉宮隊等球隊,但當時隊中多是貴族子弟,西藏足球直到民主改革之后才逐漸成為普通民眾的體育形式。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西藏足球迎來發展的春天,無論是專業隊還是業余隊,都取得長足進步。
頓珠次仁說,西藏自然環境獨特,藏族人具有較強的心肺功能和耐力,發展足球運動具有潛在優勢。“當時我們到內地比賽,讓很多人詫異,‘西藏那么高的地方還能踢足球?你們在山上踢,球掉到山下、河里怎么辦?’”
頓珠次仁和邊巴次仁都是那時期西藏足球隊的“黃金一代”,他們在1983年至1985期間的全國“民族團結杯”足球賽上斬獲兩冠一亞。1985年,西藏足球隊代表中國參加第六屆“安法杯”國際足球邀請賽,并奪得亞軍。
“當時國家體育部門特別重視西藏足球,每年都派國家級援藏教練,西藏足球因此得到很大提高,中超豪門北京國安隊的功勛教練金志揚曾是我們的老師。”邊巴次仁說,“那時西藏還允許有內援,像來自天津、廣東、陜西的張之忠、林海云、趙建平名將為西藏足球發展立下功勞。”
在聯賽推廣方面,西藏自治區內的甲、乙兩級聯賽也是“火候正旺”。邊巴次仁回憶,“周末足球”風靡一時,拉薩所有的體育場場場爆滿,“當時誰球踢得好,單位搶著要,像公安、外貿、銀行等單位都會組隊參賽。那時我們真是球星的待遇。”
1994年,中國進入足球職業聯賽時期,但西藏足球隊卻由于缺乏后備力量,隊伍老化,加之資金匱乏,在市場化進程中,最終宣告解散。
已過而立之年的次多是目前西藏足球青年的代表,此次他代表拉薩隊參加2016年西藏足球錦標賽。2002年西藏成立首支職業足球隊——藏鷹雪泉足球隊、2005年西藏惠通陸華俱樂部參加全國乙級聯賽沖甲失利,這些可載入西藏足球史的事件都與他有關。在次多看來,目前制約西藏足球發展的關鍵在于梯隊人才建設和資本投入。
近年來,在足球改革的大背景下,西藏也將迎來發展新機遇。
“藏族人太喜歡足球了,在阿里、墨脫等邊遠地區都有小孩子在牛羊圈里玩足球,頗有巴西街頭足球的架勢。這也催生此次錦標賽時隔十幾年后再次舉辦。”邊巴次仁說,“西藏足球將進一步職業化,至少要踢進中甲,希望有一兩名能進國家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