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感謝、共進午餐 巴赫“偏愛”難民選手
繼一天前提到難民代表團后,在21日晚里約奧運會閉幕式上,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致辭中再次提到難民代表團,言語中難掩對難民選手的“偏愛”。
“感謝你們,親愛的難民隊的選手,你們用你們的天才和人道精神激勵著我們。”巴赫在不長的致辭中專門為難民選手“點贊”,贊譽他們“是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難民們希望的符號”。
實質上,巴赫20日對里約奧運進行總結時也提到了難民代表團。巴赫說,他看到難民選手受到其他參賽選手的歡迎,到處被人擁抱,在奧運村里受到了明星一樣的對待。很多運動員喜歡和他們聊天,邀請他們一起合影,愿意了解他們的故事,想知道他們為什么會背井離鄉。
早前8月6日舉行的里約奧運會開幕式上,巴赫也公開表示,歡迎奧林匹克難民代表隊,“他們將給全世界的難民帶來希望”。
2015年10月,巴赫以國際奧委會主席名義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歡迎那些無法代表自己國家或地區參加奧運會的難民中的高水平運動員,以個人身份前來參加奧運會。
在巴赫看來,組建奧運代表團,意在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難民群體也是人類社會的組成部分,世界應當更好地了解難民問題的嚴重性。同時,也希望將這個希望的信號,傳達給全世界流離失所的難民。
此番里約奧運會,由10名運動員組成的史上首支“難民奧運代表團”,代表全球6500多萬難民群體參賽。
當來自剛果(金)的難民選手珀珀勒·米森加在里約奧運賽場上挑戰柔道世界冠軍時,巴赫專門到場觀戰加油。雖然最終未能取勝,還是贏得巴赫的贊賞。
里約奧運會期間,巴赫還同難民代表團成員在奧運食堂共進午餐,而難民選手們也是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或許因為巴赫的“偏愛”,賽場內外,難民選手都成為媒體競相追逐的對象。(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