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李成儒片場講戲。 片方獨家提供
同時,他也放言不怕因此產生誤會和糾紛,“其實我是善意的,是在以這種形式幫助他。說的就是他,他就算心知肚明,但那么丑陋的事情他敢跳出來嗎?羞恥之心每個人都有,所以他只能默默吞下苦果,改正”。
電影中還將有李成儒與老藝術家的隔空對話,“這是比較浪漫的部分,這個老藝術家是我的偶像,我們的對話也是一種藝術的升華”。
為了迎合當代年輕觀眾的觀影習慣,《大導歸來》在臺詞方面運用了很多流行網絡用語。李成儒還講起了學習網絡用語的趣事,“我們小時候都知道666是指農藥,包括后來的DDT、敵敵畏。那天有孩子跟我說666我還以為是毒藥,后來才知道是‘太好了’、‘太酷了’”。說罷,他更對自己緊追潮流的習慣自信滿滿,“劇本里有很多網絡用語,包括66666這些。而且時下最流行IP開發吧,我還了解了一下現在最火的網絡作家。我覺得我不是一個被時代剩下的人”。
資料圖:李成儒化妝。 片方獨家提供
貼心為新人后輩支招
“年輕人過早紅沒好處”
面對目前演藝圈大批涌現的“小鮮肉”,李成儒態度十分嚴肅。“我都不知道有些人是干什么的,拍廣告錄真人秀,但一問他演過什么?沒有啊。很多韓國組合回來的都那樣。但是說起演技,不服氣咱倆來比試一場,說、唱、寫隨便,別看老朽花甲已過,但演戲上你嫩得很,一個眼神就能看出來一個人會不會演戲”。
同時,他也認為韓國藝人到內地撈金值得思考,“他們在自己國家賺不到多少,到中國來就能賺上千萬人民幣。可是咱本國演員就業還成問題呢,電影學院很多學生畢業后沒飯吃,這些機會卻都給了韓國藝人啊”。
資料圖:《大導歸來》主創合影。 李萌 攝
至于現在市場上泛濫的童星,李成儒同樣有所擔心,“年輕人過早紅沒有好處。因為就算童星長大了,但觀眾依然會用看小孩的眼光去欣賞你,同時演員又固定了演出習慣,這是童星要面臨的兩大難題”。
回憶起自己在演藝圈一路走來的經歷,李成儒曾經在“小鮮肉”的年紀被老師斷言需要苦熬10幾年才能出頭,“26歲時,我的老師提醒我做好思想準備,‘你的形象不是高大全,不是丑星也不是奶油小生,你要靠努力和積累,堅持不懈,42歲以后可能會有出息’。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聽到老前輩這樣說心里能好受么,但恰恰這么多年我沒荒廢,雖然我在經商,但是我沒少讀書,也經歷了更多的事情,果然被老師一語言中,40歲以后逐漸脫穎而出,反而不會有失落感”。
資料圖:李成儒與愛子合影。(李大海微博截圖)
自認生活中是嚴父
不擔心愛子受潛規則影響
在演藝圈摸爬滾打多年的李成儒,曾一度期望兒子跟隨自己的腳步,但李大海卻鐘情音樂,父子倆曾因此冒過茅盾。
參加《我不是明星》時,李大海自曝成長的28年間和父親單獨見面不超過100天,在節目組邀請李成儒錄制的VCR中,他也直接表達對兒子錄制節目的不滿,甚至批評他“你狗屁不是,男子漢的東西你沒有……要是這幾個人都戰勝不了,你就別唱了,這條路走不通”。
“我算是嚴父”,李成儒這樣總結道,“我喜歡養鴿子,有一次和兒子遛彎,看見兩只老鴿子把小鴿子從巢里擠下來,同時院里有兩條德牧,小鴿子奮力掙扎向前飛,狗在一旁撲它們,最后小鴿子飛上房檐,算是活了。我當時就跟他講,18歲或20歲以后一切要靠自己,看你能不能展翅高飛”。
資料圖:《大導歸來》劇照。 片方獨家提供
如今,李大海不僅在歌曲、演戲上兩不誤,更將客串李成儒新片。被問是否擔心兒子被“潛規則”影響,他說:“我對兒子的警鐘敲得比較早,因為他已經二十八九了,問題不大。”
對于最近流行的“葛優躺”,李成儒態度卻十分淡定:“前幾天葛優、謝園等人到我家來烤羊肉串聊天,聽他們說來著,我能猜到可能是一種他在片場的姿態被加工了,但我沒有興趣看,有意思嗎?”
資料圖:李成儒首次導演電影。 李萌 攝
暢聊未來工作計劃
演戲、導戲兩不誤
擔任導演后有意轉戰幕后嗎?李成儒承認年齡不饒人,“今年60歲了,雖然面相上不那么著急,化化妝、穿上警服還能演刑警隊長,但要是還去翻窗、奔跑,身體上已經吃力了,只能說演個50多歲的公安局長還行,可是這種角色往往不是男主。所以未來演戲和導演會兼顧”。
此外,他還提到近年來逐漸火爆的網劇,尤其是進來比較火的涉案題材,“中國涉案劇無論是劇情還是質量要向美劇看齊,比如《越獄》。它需要更高的科技、更加大投資,而且案件的選擇上,中國地大人多,一部戲挑四五個案例易如反掌,所以說創作上不是困難,制作上是問題”。同時,他也表示,只要有適當資金,有信心拍出美劇風格的涉案劇來。
資料圖:《大導歸來》劇照。 片方獨家提供
至于身為演員多年來的經驗,他也直言可以塑造多個角色讓生活豐富多彩了許多,“比如上次讓我演陜北老農民,但我在北京土生土長,怕演得不像,可是后來想挑戰一下,就開始做功課,研究劇本,人物誕生的年代、性格等,最后找到了他的靈魂”。
同時,他也感慨道:“演員最高的追求不是物質,而是提高自身素質和演技,觀眾喜愛最重要。也千萬別動不動就自稱藝術家,其實很多人都差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