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論壇之智庫成果出版與傳播研討會舉行
25日,由中國社科院主辦,中國社科院國際合作局、中國社科出版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論壇——智庫成果的出版與傳播”在北京舉行。中國社科院副院長張江出席并做題為《加強智庫國際交流推動全球出版合作》的主旨發言。
張江表示,開展國際國內智庫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對推動國際間的相互理解并在理解基礎上開展有效合作,發揮中外智庫在全球治理和內政外交政策中展開有效合作的橋梁作用,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張江強調,如何建立有序、高效、系統、務實的多層次學術交流平臺和成果轉化渠道是推進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一項重要標準,也是制約智庫建設水平的一大關鍵因素。
張江說,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圍繞“服務國家新型智庫建設”的工作大局,快速響應、大膽創新,推出了國家智庫報告、地方智庫報告、智庫年度報告、智庫叢書四大系列的中社智庫產品,開創了旗艦產品的業界先河,是國內出版界首家快速推出智庫成果的出版單位。為智庫豐富的研究成果明確了出版方向,暢通了發表渠道,對增強中國社會科學院智庫乃至中國各高端智庫優秀的智庫成果的學術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和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產生了積極的國內外影響。
張江稱,希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進一步完善智庫圖書系列評審機制,嚴把質量關,推出更多的智庫精品,把這個品牌辦成中國社科院智庫成果的重要發布平臺,辦成我國智庫發布成果發布和傳播的高地,彰顯中國社會科學院作為世界知名智庫的權威地位,為在服務國家新型智庫建設的進程中譜寫新的華章。
論壇上,中國社科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趙劍英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局長王鐳、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所長王靈桂、中國社科院科研局副局長張國春分別主持“智庫成果的出版與傳播”、“智庫研究的合作與交流”、“智庫研究的國際影響力”、“新型智庫建設與成果應用”四個主題討論。
趙劍英認為,以“積蘊智庫思想,傳播智庫成果”為出版理念的國家智庫報告等中社智庫系列產品,是面向時代和中國現代化建設實際,符合加強智庫成果傳播與應用轉化的客觀需要的重要舉措。“中社智庫”尤其是國家智庫報告,倡導一趟高鐵、一趟飛機、閱讀一本智庫報告,契合當今讀者快節奏精閱讀的行為習慣,同時其規范的學術論證和大量的數據信息形成的“深度傳播”,與各類媒體特別是新媒體“廣度傳播”交相輝映,受到智庫專家的認可和媒體、讀者的歡迎。
趙劍英說,在智庫已經融入國家決策的開放性平臺,成為中國政策決策體制一部分的時代背景下,將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進行現實轉化,創新性思維是根本。
趙劍英指出,中國社科出版社將進一步完善智庫系列圖書的評審機制,深耕智庫出版,將“中社智庫”這一出版品牌打造成我國智庫成果出版的高地,中外交流的平臺,使之不僅成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的重要品牌,也成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高端新型智庫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和成果,成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及其他中央高端智庫成果的重要發布平臺。
論壇上,與會者認為,當前,中國智庫建設呈現蓬勃發展之勢,國際智庫之間的交流日益增強,智庫在影響公眾、公共外交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強,要加強智庫出版的傳播能力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