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救護車在京趴私活 長期違規從事長途轉運
央廣網北京8月29日消息(記者周益帆 柴安東)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一些黑救護車常年在各大醫院附近招攬病人,沒有資質、缺乏監管,給病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都帶來相當大的威脅。
近一個月以來,央廣記者對北京的多家醫院的走訪調查發現,醫院門口違規趴活兒的救護車當中,不僅有私改車輛,居然還有外地基層醫院的正規救護車。究竟是“黑救護車”披上了合法外衣,還是正規救護車干起了“黑活兒”?
北京西城區新街口東街,是積水潭醫院新街口分院,這個三甲醫院的骨科聞名全國,每年醫院接診的患者中,超過一半來自外地。院內院外不斷有救護車出入。也許是病人病情特殊、加上大量患者來自外地,在這家醫院附近做黑救護車業務的人員,顯得十分繁忙。記者通過醫院南門一個商販,聯系上了一名姓張的業務員。
商販:去山東菏澤多少錢啊?
業務:四塊錢一公里。
記者:您車現在能看嗎?
業務:車現在跑出去了都。
商販:發個圖片過來。
業務:回去再說唄,我都快到了都。
半小時后,一輛商務車停在距離南門不遠處的十字路口,車后部的座椅被改裝,左側放進了一個擔架床,一位患者躺在床上,正等著轉運。
記者:你們這是也送病人。
業務:送人,也送病人去。
記者:這個估計短途吧看著。
業務:是短途。
這位姓張的業務員說,類似的業務跑過很多。除了這種被改裝的轉運車,他們還有專門的跑長途的救護車。
業務:有呼吸機的是跟那個不一樣的。里面什么都有,大夫、護士都有。
記者:有那個車嗎?你也有?
業務:有。我也有。
記者:那個價格貴一點?
業務:那個價格貴。
記者:這個多少錢啊?
業務:那個十塊錢。這個四塊。
記者:那個能看車嗎?
業務:那個現在看不了啊。拉活去了都。就是什么都有,新車,你不用看都有。就這種車,里面什么設施都有。
記者:你這個車長途沒問題吧?
業務:我老跑長途啊這車,這車不拉小途,專業拉長途,新車。
10塊錢一公里,是跨省轉運的基本價格。北京兒童醫院PICU門上,插著不少黑救護車轉運的名片。記者撥通其中一個電話。
黑救護車:我們就是專業長途車弄的。
記者:是合規定的吧?
黑救護車:那肯定不是。全國聯動。
但這些黑救護車信誓旦旦:資質都全,“10塊錢一公里,兩名司機,一名醫護人員。您需要什么手續我們都可以給你提供。比如從業證之類的我們車上人員都有。放心吧,到時候我們給你配備醫護人員還有司機,醫護人員都是有資質的。”
協和等知名醫院附近,同樣也有黑救護車。這些人員很少公然在醫院內部招攬生意,往往是把自己的聯系方式留給附近的商販或者號販子,通過他們來聯系患者。北京五棵松附近的一家三甲醫院內,一名商販介紹:“都是新車。價格就這樣了,我跟你說,全用上就完事了,整10塊錢,你儀器都該收錢,我這儀器全在內。”
記者多次探訪后發現,每家醫院附近的業務人員,也都比較固定。一名業務人員告訴記者:“你問過他們醫院有那個中介提供啊?你問過他們,我們就不好拉你。我們過去拉,他們那些中介,他們去了不讓我們拉,搗亂。你要沒問過我,我們過去拉,他們不在這,咱就拉走了,我就不用給他們錢。你要問過他們,他們天天在那守著,咱去了,它屬于中介,知道不?他們整天在門口坐著玩,我們過去拉能看不見么。”
在這些黑救護車當中,一些外表是普通商務車、內部進行改裝,一些里外都改裝成了正規救護車的樣子,這其中,還存在著更難分辨的一種類型:它不止外形一樣,連車牌號都包含了120幾個數字。讓人驚訝的是,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外地號牌的救護車居然是有正規登記信息的真救護車。那么,這些救護車為什么會在北京拉“黑活兒”?
在我國,救護車沒有專用牌照,但各地一些救護車輛,會在車牌編排中加入120這幾個數字,來增加辨識度。五棵松附近這家三甲醫院西門外的社會停車場內,記者就看到了類似車輛。這輛車與普通救護車沒有任何區別,車內的設施也比較完備,車牌號顯示,車輛在河北注冊,后幾位為字母加120。記者以轉運病人為由,見到了這輛車的業務人員,他說:“都是醫院的……”
通過查詢發現,這個業務員所說為實情。這輛長期停在北京三甲醫院外的車,確實隸屬于醫院,車主為河北邢臺新河縣總工會職工醫院,車輛信息為“救護車”。
“后邊坐仨,我們護士在這兒坐,不信是吧,新車,跑了2萬多了,一個多月。是這一塊最好的一個車了。什么氧氣啦,心電啦,呼吸機啦,微量,都有。”
也就是說,這是一輛正規登記的救護車,但長年在北京大醫院附近趴活。記者調查發現,同樣的情況有不少。還是這家三甲醫院的門外,停著一輛山東菏澤、車牌號碼同樣是以字母加120組合而成的車輛,經查詢,所有人為菏澤鄆城縣世平醫院,號牌啟用后的違章記錄,大多在北京產生,也就是說,這輛車同樣也是長期在北京趴活。類似的車輛甚至開進了醫院院內。今年8月9號,記者在北京積水潭醫院內發現一輛車牌號為冀A字母加120的車,經過查詢,這也是一輛正規救護車,車主為河北石家莊高等醫學專科學校冀聯校區醫院。交警方面表示,這輛車有多個違章紀律,甚至因為沒有在規定時間內檢車,已被交管部門鎖定,“以醫院名義買了這么個車,成了他們救護車了。他就沒在石家莊待過,一直在北京朝陽區”。
這些正規救護車長期違規跨區域從事長途轉運,謀取利益,車是被轉包給了個人,還是各醫院派工作人員長年在北京攬活?中國之聲將繼續關注。
根據國家衛計委2014年2月1號起施行的《院前醫療急救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網絡醫院不得將救護車用于非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除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網絡醫院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使用救護車開展院前醫療急救工作。
此外,該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發現本轄區任何單位及其內設機構、個人未經批準使用急救中心站的名稱或救護車開展院前醫療急救工作的,應當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并向同級公安機關通報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