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父親睡夢中去世 藍天野:天意安排他解脫
今天,2016年8月29日,是北京人藝原副院長、著名演員、導演、戲劇教育家蘇民90歲的生日。然而,他卻在生日的前一天,8月28日凌晨4時在睡夢中安詳逝去。昨天下午,記者趕到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看到蘇民的兒子、北京人藝副院長濮存昕正在修訂父親的訃告,將內容改得盡量簡潔平實。訃告中寫道:“根據蘇民同志本人及家人意愿,喪事一切從簡,家中不設靈堂。”
濮存昕表示,“我們全家原本是不想把父親去世的消息立刻對外公布的,因為不想打擾太多人,希望一切從簡。我也一直沒有接聽任何媒體的電話,但沒想到消息還是傳了出去。”
濮存昕的情緒很平靜,他說:“昨晚我們全家還在一起吃了飯,父親喝了湯。他是今天凌晨4點在睡夢中走的,走的時候很安詳,就像是累了一輩子該休息了,可以說是善始善終。這也是人很大的福氣。”他告訴記者:“父親從2005年身體就一直不好,多次進出醫院,我們在家里開玩笑都說‘已經賺了!’ 他今年病情愈發嚴重,父親去世前一天,我們家里還開了家庭會議,討論了如何安排父親身后之事。因為已有心理準備,所以父親離去時,我媽媽情緒挺穩定的,只是把父親送到電梯口的時候難忍心酸之情。這些年,我媽媽一直精心照顧我爸爸,上百種藥名字,老太太都沒記錯過。”
“父母是我們面對死亡面前那道梁。父親給我做了榜樣。”濮存昕說,老爺子一生無欲無求,對生活毫無講究,生前一直住在位于西郊民巷的母親單位分的兩居室里,居住面積也就五十多平方米,房間里堆滿了書。蘇民心里一直掛念著劇院,掛念著戲劇。他最后一次到北京人藝看戲,是去年7月《李白》在首都劇場演出的時候,即便重病在身,他依然坐著輪椅來看戲。看完全劇后,老爺子非常高興,當擔任主演的濮存昕和全體演員一起上臺謝幕時,觀眾們也向臺下的蘇民老爺子歡呼致敬。坐在第一排的老爺子拄著拐杖站了起來,一激動還把拐杖放到了舞臺上。大家都以為他要上臺,但他只是回身向觀眾拱手致謝,之后他到后臺慰問了所有演員并和大家一起合了影。《李白》這部由蘇民導演、濮存昕主演,父子二人合作的人藝經典劇目,也是蘇民在北京人藝看的最后一出戲。
幕后
他培養的學生
成才率特別高
得知蘇民去世的消息后,89歲的藍天野深情寫道:“我們自1942年同學,一直在同一學校,同一劇團,同年到解放區,又同時回到解放了的北京,始終在同一劇團、劇院,同年轉做導演,至今74年,且真情相處,毫無是非芥蒂!老友西去,雖早有精神準備,也難掩哀傷,聊可告慰的是他在睡夢中安詳而去,是天意安排他解脫!”
唐燁從2001年開始和蘇民合作,共同重排了《蔡文姬》、《李白》、《天之驕子》三部大戲,和蘇老有著深厚的感情。驚聞恩師仙逝,她心里特別難過,“和恩師合作至今已有十五年,他博學、嚴謹,對晚輩呵護有加,他的戲像他的人一樣有才情、有詩意、有情懷、有愛!他對我的教誨我永世難忘,愿他在天堂里繼續他的詩情畫意。愿他一路走好!”
梁冠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蘇民老師不僅是特別偉大的演員、導演,還是偉大的教育家,他培養的學生成才率特別高。而且他對學生在業務上、生活上都很關心和重視,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都了然在胸。他曾經讓我們寫‘學習日記’,十天半個月收一次,他都會逐篇仔細閱讀,并且留下少則幾個字,多則大半篇的評語意見。讓我特別難忘的是,他曾經給我寫過一句評語:‘不要患得患失’,讓我至今印象深刻。因為我是從中學直接進入北京人藝學員班的,那個時候是班里年紀最小的,對很多事情都擔心自己不如人家,在日記里也流露出了種種情緒,蘇民老師給予我的指導,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影響我一生。可以說,沒有蘇民和林連昆、童弟等老師聯合起來的培養教導,北京人藝的演員隊伍不會是今天這樣的面貌。”
蘇民除了是優秀的導演和演員,還是杰出的戲劇教育家。他曾教過人藝學員班、中央戲劇學院人藝班,宋丹丹、梁冠華、王姬、徐帆、胡軍、陳小藝、江珊、何冰都曾是他的學生。得知蘇民去世的消息后,演員宋丹丹很快便在微博中致哀道:“敬愛的蘇民老師:感恩我最初走上藝術道路踏入藝術殿堂能夠遇見您這樣的老師!感謝您教我演戲育我做人,您的教導我會一直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