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學校拒為政府公招教師安排工作
今年,大學畢業后參加工作數年的王墨逸(化名)參加了重慶市九龍坡區組織的公招,競爭育才中學的高中英語教師崗位。通過筆試、面試、體檢、考察等環節,她如愿成為“擬聘用人員”。8月31日,她領取到九龍坡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人才引進商調函》。該函件確認,擬商調“到我處育才中學工作”。
然而,王墨逸至今沒敢辦理調動手續,因為擔心自己辦理調出手續后,用人單位不接收。“新學期已開始,學校卻沒有任何人告訴我與調動有關的信息,反而表示還沒有為我安排工作。”她說,“我們被晾起來了,通過公招最后僅僅獲得了一張紙,而非一份確定的工作。”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公招中,育才中學的24名“擬聘用人員”包括18名疑似此前已經在學校上班的“合同工”(指尚未獲得編制,由學校聘請的代課老師、臨時工等——記者注),王墨逸等6人是“外來者”。
公招程序之外冒出額外“考核”
育才中學是重慶市的一所名校,1939年由教育家陶行知創辦,目前的發展目標定位于“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中華名校”。2016年高考中,重點本科率高達75.8%,5名學生考分超過700分。該校曾是重慶市教委直屬重點中學之一,去年7月16日,該校下劃九龍坡區教委管理。
8月11日,育才中學向王墨逸發來短信:“2016年通過公招考試進入我校編制的各位校外老師:請于8月23日(星期二)上午9點半,到我校謝家灣校區國象樓六樓三會議室開會。學校教務處相關分管領導將向你們布置下學期教育教學工作……”
8月23日的會上,相關領導并未自我介紹,等4位到場擬招聘老師進行自我介紹后,相關領導表示,學校正在進行改革,擬將幾位老師分到初一任教,但初一有3個校區,分別位于重慶市江津區、貴州省習水縣和重慶主城。
“現在不確定會分配到哪個校區。”這位后來打聽到其身份為校長助理的校領導鄧玉洪當時表示,如果去習水,3年后能調回本部;但如果現在不去習水,以后也會去——按其說法,新老師都需要去習水。
王墨逸詢問,什么時候能確定去哪個校區,“因為我是外地回來的,需要租房”。對方回答說還需要“開會研究研究”,該話題由此被擱置。會議也很快結束。
8月24日20時33分,王墨逸給鄧玉洪打電話問自己將派往何處,對方回復稱"找人事干部喻老師"。喻老師則回復,領導還沒有確定。
9月2日,王墨逸在最后決定是否辦理調動手續前,再度往育才中學問喻老師:“誰能作出工作安排的決定?”對方回答:“就是我們的金校長。”可是,金校長未在辦公室,也未回復王的詢問短信。
其他幾名“外來者”的經歷均與王墨逸相似。
知情人士稱,在“外來者”的命運懸而未決時,該校已通知18名疑似此前已在育才中學上班的“自己人”辦理檔案等相關事宜。
8月28日23時,育才中學突然發來短信,通知“外來者”們于8月29日11時30分參加會議。
8月29日的會議一開始,校方人士便提出需要面試考核,內容是1分鐘自我介紹以及10分鐘的試講,試講沒有教材,讓老師“自行想象”,而且“立即、馬上”進行,沒有準備時間。
王墨逸等3名擬招聘老師認為,育才中學此舉違反《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公招的簡章中并沒有這一環節,學校此舉系違規增設面試程序,因而當場拒絕此項“違規程序”。
另外3位擬招聘教師則留了下來,準備接受“考核”。
在3位拒絕者離開學校、前往區人社局反映問題的路上,學校多次打電話“召回”,其間還發了一條信息,要求他們立即返回學校接受考核,“否則一切后果自行承擔”。
同時,留下參加面試的老師也發來微信消息,轉告“學校態度很堅決,明確說了考核不過的不要”,“回來吧,這個結果已經是他們幾個單位協商過的結果了”等內容。
據稱,校方隨后告訴留下的3位擬招聘教師,將考核內容更改為“隨便說兩句”。
這次“考核”成為校方的“擋箭牌”。9月2日,王墨逸向喻老師咨詢時,喻老師說:“我的想法,當時考核你們,就是為了給你們安排工作,也給你們發了短信,校長還讓我把短信打印出來,作為證據。”他認為,既然能通過公招中的面試,也應該能通過學校的這次考核。
拒絕參加校方面試的擬招聘老師提出,在已經完成公招的所有考察考核程序并參加官方組織的入職培訓之后,為什么還要舉行這樣的“考核”?
“校領導讓我通知你們來考核,至于考核不上有什么結果,他是不可能向我們辦事人員講的。”喻老師說。
目前,這場“考核”已造成不同的結果。“參加考核的3個人已經安排到年級上去了。”喻老師說,走了的這3個,就沒辦法安排。
一名和王墨逸境遇相同的老師,走完了所有的流程,希望能憑借區教委的介紹信辦理入職。9月2日等了一下午也沒能遞交上介紹信,在短信聯系詢問時,學校負責人事工作的老師回復說:“XXX你好,因你未參加學校考核。所以我現在暫時不能接受你的介紹信。”
學校或曾發文拒絕為公招教師安排工作
8月29日,也就是王墨逸等被要求“考核”的當天,3名擬招聘教師到區人社局反映學校增設考核的問題,并質疑校方以此名義設置新的門檻。該局蔣姓副局長與他們對話時透露:育才學校曾向該局發報告,“不要你們5個”。
該局長將一份文件短暫展示給與會者。擬招聘老師們發現,這是一份復印件,采用公文格式,首頁頂端有“育才中學文件”抬頭,最下端有“抄送單位”等內容。有一位擬招聘老師記得,文件的標題大致是“關于育才中學無法為某某某等五人安排工作的報告”。
為什么是5人?據悉,6名“外來者”中,有一人曾在8月23日接到自稱是學校“熊校長”的人打來的電話,問她是否同意去習水校區,她表示同意。盡管后來因學校安排的變更,該名教師并未去習水報到,但其并未出現在上述文件中。
“習水校區”的全稱是重慶育才習水中學,重慶市雙福育才中學參與創辦。雙福育才中學是育才中學、江津區雙福新區管委會和恒大地產三方創建的全日制寄宿式民辦學校。
有人分析,這份公文是在“考核”之前提交的,學校此前就已經有了拒絕接收他們的立場。
9月2日,王墨逸去多個部門,間接證實了此份公文的存在。
一位據信姓冉的區人社局工作人員說,已經開過會議解決這個問題了。“之前,(因為)還沒有研究這個事情,所以它們(育才校方——記者注)可以寫這些來。”她說,“但是我們現在已經以會議的形式研究決定了,形成文件了,它就要接收。”
冉說:“我們堅持事業單位公招必須按照公平公正的環節走……我們會給你們公平公正的機會。”
“你們放寬心,有時候,第一步可能不會很滿意,但有很多路,以后可以越走越寬的。”她說,“至于你進去后在什么崗位,想辦法調整啊,做工作啊,或者以后九龍坡有內調(指在區內的各所學校進行調配等——記者注),再通過其他方式解決。你們現在能不能有編制,已經不是問題了,必須要接納你。”
王墨逸對其表示,萬一自己辦理調出手續后,用人單位不接收怎么辦。“這不可能。”冉回應,“學校是沒有權利拒絕接收的。”
“你是我們區里的正式老師……它(育才中學——記者注)即使不要你們,你們工資照樣領……你們已經是編制內的人了。”她說。
在育才中學,王墨逸也就此詢問了喻老師,自己領取到了商調函,現在是否可以去辦理調動手續。
喻老師表示:“人社部門通知你們,該辦什么手續,我們不能去干涉他,至于我們學校的安排,沒有(領導)讓我通知你們……你們暫時沒有安排工作。”
王墨逸問到,據說學校曾經提交一份不能安排工作的報告,現在很擔心,想知道學校現在的立場和意向。
喻老師回應:“我對你們講吧,他們寫的那個東西,我也是后來才聽說的,就是3個人考核完了以后,才聽說學校打了報告。”
王墨逸繼續詢問,自己正準備辦理調動,如果學校不要人,“不就懸空了嗎?”
“我明確給你一個答復,”喻老師說,“那邊(指區人社局——記者注)要求你辦手續,就按人社局的規定來,如果你想獲得這個編制,你就只有辦。”“但要不要人、能不能安排工作,我們作決定。”喻老師說,當時考核完了以后,校領導說了,這個考核絕對不涉及你們編制的事情,“等于說,你們經過了那些公招考試,是肯定能獲得編制的。”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學校要不要人、能不能安排工作,目前都無法確定?
“對,你的理解沒有問題。”喻說,“如果他們非要把編制撥到我們學校來,我們就只能在工作上不安排。沒辦法確定你去哪個年級,沒辦法確定你是否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人社局它畢竟是政府部門,從公信力來講,你畢竟是(公招)一步一步這么來的,如果它不給你編制,它肯定吃官司,它不敢承擔這個責任,至于工作,如果到時候我們不能安排,它肯定會叫教委來進行協調,要么是去其他學校,或者以后育才缺老師,再進行考核。”喻老師說。
那么,作為育才中學的上級部門,九龍坡區教委持何態度?
9月2日,區教委經辦此事的張姓工作人員回應王墨逸時表示,應按程序辦理,“如果(調動的相關手續)到了我這里,如果教委不接收,你們可以到法院去起訴我。教委義不容辭地應該處理這個事情。”“我們(把你們)派遣給育才了,如果育才不接收,我們教委作為行政主管部門,會要求他們依法依規來處理這個事情。”他說,“走司法程序也好,走行政程序也好,都沒什么問題。”
張姓工作人員表示,前幾天,區政府部門還給育才中學的主要領導講過這個事,“要求他們按照規定接收你們。”
他透露,區教委、區紀委、育才中學等部門和單位曾就此展開協調,“應該說,溝通的結果不是很順暢,但不是說無路可走了,我們這幾天都在做這個事情”。
他介紹說,9月1日上午,區教委把該事報給了區政府,“區政府近期可能會專門來處理這個事情”。
“我現在沒辦法說什么時候你們能正常進入育才,目前就是協調。”張姓工作人員說。他表示:“育才作為政府的一個公益單位,不可能不聽政府的招呼。”
9月5日,王墨逸無奈決定不離開原單位了,她說,從目前的情形看,育才中學更加確定不要她們3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