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央視新聞文字實錄:
【導語】
今年315以來,圍繞互聯網外賣平臺的種種黑幕屢屢被媒體曝光,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相關部門也展開了一系列整治行動。然而,記者近日在調查中發現,證照缺失、衛生臟亂差的情況依然存在。
【正文】
在美團外賣的應用平臺上,記者隨機搜索到一家“萬記麻辣燙”的商家,登記在平臺上的地址為:朝陽區八里莊東里小區41棟西側。而在美團外賣平臺上商家資質公示的證照上,登記的卻不是同一個地址。不僅如此,餐飲業必須具備的“三證齊全”卻只有“營業執照”和“餐飲服務許可證”兩證,而且這兩個證件上清晰地顯示,有效期截止日期均為2015年12月。這樣一個問題明顯的商家實地又是什么情況呢?
【同期】
吃的有酸辣粉、麻辣燙。
男:酸辣粉、麻辣燙。
女:恩,就有酸辣粉。
05:41
男:你這還有外賣的。
女:他這都是…叫個外賣的。
女:都是網上訂的。
【正文】
在緊鄰東四環慈云寺橋一個老舊小區的深處,記者找到了“萬記麻辣燙”,一間在小區空地上搭建的臨時建筑里的小店,十幾平米大小,幾張桌子就是操作臺,一位工作人員正徒手往容器里裝食物。周圍不時有蒼蠅起起落落。
【同期】
男:這個不用洗的?
女:這個丸子一袋來就裝的,洗不洗它干啥。
男:不用洗。
女:這個不用洗的,這我來了都是袋裝的丸
【正文】
記者借故走進廚房,里面狹窄凌亂,垃圾遍地,煮麻辣燙的地方更是污穢不堪。
【同期】
燙就是這里面燙的。
男3:對啊,里邊那個煮的,中間是加湯,中間是添的水,就像…加湯的。
男:恩。
11:24
男:紅薯都不洗的。
男3:都是切完再洗的。
【正文】
記者很快被店主請出了廚房。環顧小店四壁,記者沒有看見懸掛任何證照,整個店里最顯眼的是這家店曾被宣傳為“一天賣出五千串麻辣燙”的明星商家。臨出門,店家又特別提醒,要從外賣平臺訂餐,而且是美團專賣。
【同期】
女:你跟他說個地址,…地址給你送過去,不用跑了。
男:美團,餓了么都可以訂啊?
男1:就美團。
男:就美團。
【導語】
萬記麻辣燙使用過期證照魚目混珠,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外賣平臺上還有一些商家根本就不能稱其為飯店,依然是寄生在外賣平臺上的黑作坊。
【正文】
朝陽區管莊路附近一條背街的胡同里,記者發現了這家麻辣香鍋店.
【同期】暗訪現場
男:這是什么吃的嗎?熱的這個,麻辣香鍋。這可以吃嗎這個?
女:這個不能吃,沒有地方吃。只有外賣拿。
男:這個不可以吃啊。不能在里面吃?
女:對。
男:網上點,不能這樣直接賣?
男:店里不賣
男:不賣東西?
男:對。
【正文】
掛著飯店的招牌,卻拒絕客人在飯店用餐,這讓記者覺得有些匪夷所思。而面對記者的疑問,店家卻顧左右而言他。
【同期】
男:不對外賣啊?
男:從網上賣,店里不賣。
女:在網上賣。
男:在網上下個單子唄,還便宜點。
男:只能在網上訂。
女:對。
男:這是什么道理,沒聽說,
【正文】
幾經周折,記者最終還是設法進入了飯店內,原來這家飯店就一間廚房,根本沒有客人可以就餐的地方。店家通過外賣平臺,發布店家信息及聯系方式,消費者通過外賣平臺下單后,再由各家送餐快遞送到消費者手中。而平臺上提供的商家資質僅僅有一個餐飲許可證,上面的名稱叫:北京和喜順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壓根就不叫辣兒美麻辣香鍋。
【同期】
10:44
因為找的地方不是街面。…(10:57不清楚)
男:沒店面,就專門在網上賣,這可以嘛。
男:不是沒店面,這不是店面嗎,店里不坐人。主要配些什么東西,有蝦子,有這個,是吧。
11:05
男:這點東西就全部你們自己送的。
男:…(11:10不清楚)
男:我看一下這個怎么搞的,這個是他們從美團上下的單。美團下單了,你們自己送?
男:外面送,第三方配送。
男:第三方配送的。
男:那有什么優優跑腿,什么散送,達達啊(11:46)風鳥啊,穿綠色衣服的就是風鳥嘛,穿的黃色衣服的是美團的嘛,配送的人員多。
【正文】
從記者調查的情況來看,依然有平臺對店家的資質審核存在疏漏,導致不合規店家還在持續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