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青年教師赴云南鄉村任教 教育革新引領孩子美麗起航
邱敉佳拿著筆袋、尺子、鉛筆,讓學生們比賽說出文具的英文單詞,這些新穎的方式讓孩子們感到興奮不已……這是興隆美麗小學新學期的第一堂英語課。
邱敉佳是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級的畢業生。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同她一道赴云南省楚雄州東瓜鎮興隆美麗小學任教的12名老師均有高學歷的背景。但在這里,他們都是懷揣教育夢想的青年教師,也都有數年的支教經歷,邱敉佳說:“我們來這里的老師都秉承著一個愿景,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美麗的童年。”
美麗中國是北京立德未來助學公益基金會下設的教育項目。今年,當地教育局將楚雄州東瓜鎮興隆完小委托給美麗中國承辦,由美麗中國招募而來的優秀師資力量也成為了美麗小學的首批教職工。這所典型的鄉村小規模學校由此改名為“興隆美麗小學”。
從2008年起,美麗中國就向云南輸送了大量的青年教師。本次美麗小學的成立,也是美麗中國通過8年的不斷探索,而進行的實踐。項目方表示,希望通過美麗小學項目的開展,探索出一條精準教育扶貧的新路線。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關注農村教育。
曾在興隆完小任職16年的凡紅梅向記者介紹,我們的師資力量一直很缺乏。我本是語文老師,曾代過英語課,可用的都是十幾年前讀書的那點積累,教不了孩子太多。
談起新來的青年教師們,她高興地對記者說:“新來的年輕老師幾天就和孩子們打成一片了,他們帶來的理念、知識和教學方式很吸引孩子們。能讓同學們接受和城里孩子一樣的教育,真是太好了!”
中山大學畢業的任盼在數年的支教結束后,又選擇來到興隆美麗小學繼續從事他熱愛的教育事業。他說:“未來,我們設計的課程要更符合農村的實際,以此來引導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任盼還表示,美麗小學是全新的挑戰,注定要付出得更多,雖然會很難,但仍將堅持一步步去做。
記者了解到,農村教育在師資力量方面的缺失是存在已久的,但更核心的問題是農村家庭教育理念的不正確。而當地新師資力量的引進和教育理念的革新,將為當地的孩子們帶來新的改變。
作為北大教育學院的教授、任興隆美麗小學校長的康健向記者表示,中國教育的關鍵不在于大城市,而在于鄉村學校。教學應該更多面向的是廣大農村的孩子,他們也有享受良好教育的權利。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將從多方面著手,不斷提升興隆美麗小學的教學管理質量,為周邊的學校起到模范的作用,共同推進這一片區的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