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熱點把公眾平臺當“戰場” 明星請善用微博
王寶強離婚案成八卦事件
爭議:公開私事涉嫌引導輿論?
王寶強離婚事件曝光以來,一直是大家茶余飯后的熱門談資。18日王寶強訴馬蓉離婚案、馬蓉訴王寶強名譽侵權案相繼開庭,引得媒體記者和圍觀群眾百余人守在法院外。就此事媒體也發表了不同的言論文章,反對觀點稱:“作為影視明星,把家事當公事,拿炒作家丑來擴大社會影響,實在令人不齒。”支持方則表示“自曝家丑”是王寶強的自由。網友們也是各執一詞。
記者點評:王寶強離婚案所引發的圍觀效應,從微博評論和轉發量以數十萬計的數字就可見一斑,王寶強本人也得到了大多數網友的輿論支持。但作為公眾人物,把自己的家庭生活如此公之于眾,且不說是否侵犯了另外一位當事人的隱私權,僅從此事件的影響而言,并不正面,如果王寶強只是想泄私憤博取同情,甚至試圖引導輿論,是著實有浪費媒體公眾資源之嫌。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王寶強離婚從道德和法律角度都是給普通人上了一堂課,大家可從中汲取教訓,了解法律知識,從而約束自己的言行或保護自己的權益。
孫儷微博訴噪音影響睡眠
爭議:投訴有理還是特權遭唾?
18日晚,孫儷發微博稱被拍戲當地所住的酒店附近夜間施工的噪音影響睡眠,并@兩個相關市政微博,之后事情得到解決。此事迅速引來大批網友關注,有人爆料稱該酒店附近正在修建地鐵工程,“日夜趕工是因為到11月中旬開始凍冰。”部分網友認為孫儷利用明星特權,干預民生工程,“是非常自私的做法。”還有網友稱孫儷本可以搬到離片場近些。不過,也有網友稱明星也是人,有權利維護自己的權益。
記者點評:拋開道德綁架不談,記者認為,無論明星還是普通百姓被噪音干擾,都有維權的權利;但身為有千萬微博粉絲的明星,應正視自己一言一行的影響力,先做調查再發微博,措辭亦當慎重。通過兩天來網友的爆料、不同觀點的交鋒,掌握話語權者和普通百姓的利益如何平衡,處理民生問題當走何種程序……這些討論,對社會發展都有良性的意義。
楊冪父親護女心切罵網友
爭議:護女有理還是失言當責?
楊冪父親在微博分享女兒參加《真正男子漢》的帥氣照,配文道:“我真的沒想到女兒可以扛過來。特種部隊的極限訓練不是可以隨便扛下來的。”有網友評論稱:“根本就是演得好吧,你以為大家都傻子?”楊爸爸用粗口回復了該網友。對此有網友認為,公眾人物的家屬也應該注意素質,但也有支持楊爸爸認為“回罵有理”。對此楊爸爸再發微博稱“好事者可以隨便罵我。但有底線。”
記者點評:相比楊冪對待外界的批評,總是用“自嘲”“自黑”的方式輕松化解,楊爸爸的“氣急敗壞”“口無遮攔”顯然有失風度,更容易給明星女兒招黑。明星本人在微博上曝粗口也有先例,還有明星會把個別留不雅之言的網民單拎出來“示眾”,造成該網民被“人肉”的局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在網上留言謾罵的網民錯在先,如果涉及誹謗誣陷,明星大可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但如果身為對社會大眾尤其是青少年承擔榜樣作用的公眾人物,動輒在網上說粗話,絕對是不當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