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錦龍:用琵琶玩出民樂旋風
10月24日,一場名為“最強龍音”的當代琵琶“三高”音樂會將在廣州星海音樂廳上演。何為“三高”?意指三位當代琵琶高手——方錦龍、張強、陳音;從他們的名字中各挑出一個字再加個“最”字,便組成了“最強龍音”。這個創意來自方錦龍,他不僅是琵琶演奏家、“芳華十八”時尚國樂團創始人,也是策劃人、樂器收藏家,在琵琶演奏技巧上他被同行譽為“以無法為有法,唯獨秀于諸家”,激情與韻味并重,別具一格。
在當日的音樂會上,三位琵琶演奏家除了演奏《春江花月夜》、《昭君出塞》等經典曲目之外,還將聯袂演繹中外名曲,比如維瓦爾第的《D大調協奏曲》等。最令人期待的是,他們還將共同上演超強音效的“當《十面埋伏》遇見《霸王卸甲》”,讓觀眾感受“楚漢爭霸”的恢弘大氣。
除了經典曲目,琵琶還能彈《野蜂飛舞》
“最強龍音”方錦龍、張強、陳音都是當今琵琶界的翹楚,這場音樂會是他們的首次聯袂亮相。“我們三位都生于1960年代,那個年代也出現了很多經典的琵琶曲目,我還打算做一場‘生于60年代’的琵琶音樂會。”方錦龍說。
在10月24日星海音樂廳的音樂會上,他們將為觀眾帶來不同風格的琵琶曲目。音樂會將以方錦龍演奏的《春江花月夜》和《春雨》拉開帷幕,“以‘二春’開場,一首古典的,一首近代的,讓觀眾一上來就領略經典的琵琶曲目。”接著是張強演奏《昭君出塞》、《高山流水》,陳音演奏《思春》和《山之舞》,其中《山之舞》是他的原創作品。“曲目都是根據個人的特點挑選的,比如我代表廣東,會彈奏客家漢樂《出水蓮》、廣東音樂《雨打芭蕉》等曲目,共同呈現一場風格多元又各有特色的高水平琵琶音樂會。”方錦龍說。
除了經典曲目,三位演奏家還將聯袂演繹中外名曲,比如具有少數民族風情的《陽光照耀著喀什庫爾干》、《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還有帶有炫技色彩的外國名曲《D大調協奏曲》、《野蜂飛舞》。方錦龍說:“我要讓觀眾知道,民族樂器也能彈奏國外曲目,而且效果相當震撼。大家總覺得聽西洋音樂才高雅,我要讓大家領略民樂的力量,民樂也一樣高雅。”
整場演出最令人期待的,當屬三位演奏家上演長達13分鐘超強音效的“楚漢爭霸”。方錦龍說,這首曲子既有氣宇軒昂的陣仗,又有隱隱的悲壯之情,相信會讓現場觀眾如同身臨其境,穿越到千軍萬馬、殺聲震天的古戰場。
打造民樂旋風,會“玩”才是最高境界
方錦龍從藝已經30余年,會演奏多種樂器,樹葉、茶壺、酒杯、紙張等到他手中也能吹奏成曲。但他最鐘情的還是五弦琵琶,“琵琶與歐洲的魯特琴、西班牙的古典吉它有共同的祖先——超過五千年歷史的阿拉伯烏德琴。琵琶可以說是中國‘樂器之王’——兩個字上面有四個‘王’,古琴、瑟都才兩個‘王’。這次演出不僅將演奏歐洲的魯特琴作品,還會演奏里姆斯基·柯薩科夫的《野蜂飛舞》這樣的曲目。”方錦龍說。
近三年來,方錦龍主要在北京工作生活,這次借“最強龍音”演出回歸廣東。談到如今越來越多人喜愛西方古典音樂、對民樂的興趣似乎不高時,方錦龍認為,這是因為民樂沒有“制造事件”,“‘三高’演出就是一場事件,我們要做成民樂的旋風,吸引大家的目光。我不僅是音樂家,也是策劃人,做民樂也要有包裝意識。”
方錦龍喜歡幽默地自稱“琴授”,最擅“調琴”,他收藏了幾千種樂器,會玩300多種。他很喜歡“玩”這個字,“‘玩’在中國文化中是很有意思的概念,代表很高的境界,‘玩’字右邊是元,也就是說有王者風范的人才能玩,還能玩出錢。人們玩紫砂、玩字畫,那為什么不可以玩音樂?搞音樂如果不能玩得瀟灑,那就是你被音樂玩了。”方錦龍喜歡解字,他也將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運用到對樂器的演奏上。
“藝術都是相通的,我走過世界很多地方,不僅學習各個民族的樂器,也領略各地的文化,這些對個人在藝術上的表現很有幫助。”接下來,方錦龍的目標是將廣東音樂帶到世界各地,讓更多人領略廣東音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