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杭州馬拉松開跑 跑過最美風景迎三十歲生日
在秋意已濃的杭州,微露的晨曦中,2016杭州馬拉松比賽的檢錄處唱響了一曲《生日快樂歌》,引來無數掌聲。
11月6日,2016杭州馬拉松(以下簡稱“杭馬”)開跑,也迎來了它的三十歲生日。從1987年的“中日西湖桂花馬拉松”到今天的“杭州馬拉松”,這一賽事已跑過三十年的時光。現在的杭州馬拉松已是中國田聯和國際馬拉松及路跑協會(AIMS)備案的國際級馬拉松賽事。
在1987年深秋的杭州,隨著發令槍聲響起,六百多名運動員沖出了起跑線。不斷向前的人流,兩旁路人的歡呼吶喊,路上斑駁的樹影,成了現已年近80歲的譚啟曉老人腦海深處無法抹去的一段記憶。
從第一屆僅僅600余人參與、籍籍無名的賽事,到如今“井噴式”70000余人報名、32000余人參與的一票難求的盛會,在杭州市副市長陳紅英看來,杭州馬拉松發展的階段正與杭州城市發展的節奏相契合。
杭州馬拉松路線一直展現著杭州的“最美風景”。1987年至2001年,杭州馬拉松的路線圍繞西湖,每年的參賽人數不到千人;2002年至2013年,杭州馬拉松進入南進階段,路線不斷向南拓展,延伸到杭州老城區的南面、錢塘江的北面,參賽人數也從千人級別跨越到萬人級別。與此同時,杭州也從西湖時代邁向了錢塘江時代。
2014年至今,杭州的“最美風景”繼續拓展和變化。杭州馬拉松的路線首次跨過了錢塘江,錢塘江相關的跑段開始與西湖平分秋色,今年更是把G20主會場納入了路線版圖,半程終點就設在奧體中心附近。
當日一大早,一群短袖短褲裝備的年輕人就開始了熱身運動,其中就有來自杭州富陽的趙佳斌。他坦言自己雖然平時也一直健身但此前從未參加過比賽。今年因為G20峰會后杭州關注度的進一步提升,也讓他關注到了杭馬,便決定來跑一圈,也看一圈風景。
雖然已過了30年,第一屆至十五屆的裁判長陳升鏵也仍記得首屆馬拉松時的情景。在他的記憶里,當時馬路上的汽車和自行車寥寥可數,在規劃路線時也要小心翼翼避開狹小的街道。
“現在的杭馬已經和當年大不一樣了。”陳升鏵說,和以前不同,現在的杭州馬拉松路線,不僅有深厚歷史積淀的自然與人文風光,也有鱗次櫛比的摩登大廈和寬闊的街道。
三十年,值得銘記的不僅有跑過的風景,更有交流中的人情。
1987年,譚啟曉參加第一屆杭州馬拉松時,和日本選手安池康之相識并結下了深厚友誼。從1987年到1998年,譚啟曉連續參加了十二屆杭馬。其中,從1987年到1996年,他和安池康之每年都會在杭馬舉辦之際相聚。沒有電話,沒有信件,十年杭馬就維系了他與安池康之長達十年的友誼。
作為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六星跑者,同時也參加了今年杭馬的李小白也表示,現在的杭州越來越開放、國際化,杭馬也已成為國際民間交流的一個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