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伯頓:藝術家要像孩子一樣看世界
前日,電影《佩小姐的奇幻城堡》在北京舉行發布會,好萊塢“鬼才”導演蒂姆·伯頓出席亮相,暢聊“伯頓式美學”及他獨特的異想世界。該片由蒂姆·伯頓執導,伊娃·格林、阿沙·巴特菲爾德等領銜主演,將于12月2日全國上映。
1在杰克的身上想到童年影片《佩小姐的奇幻城堡》改編自蘭薩姆·里格斯的奇幻小說《怪屋女孩》,講述杰克小時候經常聽爺爺講起一個遙遠小島的神奇故事,長大后他循著爺爺留下的線索開始了一段神秘的冒險之旅。蒂姆·伯頓表示,自己和原著作者都有收藏老照片的習慣,老照片里隱藏的故事非常有神秘感,小說的故事架構和躍然紙上的視覺感讓他想把這本小說搬上大銀幕。
伯頓稱,他小時候就像片中的主人公杰克一樣,“我喜歡杰克,因為我小時候有些像他,有的時候不是很合群。加上他與父親的感情跟我很像,我小時候就跟祖母感情比較好。孩子們有時候和父母有隔閡,和祖父母反倒更加親密。孩子們慢慢長大后,會開始感激自己的父母,并最終意識到父母真的很難做,我也是根據自己養育孩子的經驗感受到的。”
《佩小姐的奇幻城堡》延續了蒂姆·伯頓的暗黑童話風格,會飛的女孩、嘴巴長在腦后的女孩、大力蘿莉、鬼面雙胞胎、會吃人眼珠的怪獸等角色設定令人大開眼界。對此,伯頓表示:“讀小說時,我看到很多不同的主題,這些主題讓我產生連接感。我們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地方,也會遇到特殊的眼光。我覺得故事中的孩子并不是有超能力,而是有特殊的能力,他們會用這種能力互相保護。”
2觀眾沒有明顯年齡界限
在原著小說中,怪獸的“怪癖”是喝小孩的血,而非吃眼球。伯頓闡述了自己改編的理由,“這就像給孩子講一個恐怖而有趣的睡前故事。你坐在孩子床前告訴他,傳說中有一種怪獸喜歡在夜里來到小孩子的窗前,吃掉他們的眼睛。很多孩子喜歡這種故事,很可怕但也很有意思。”
不同于大多數奇幻電影,《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的拍攝場景是一個真實的地方,“我們在比利時找到這個地方,看起來就像城堡一樣,有一種家的感覺,能夠讓小演員感覺到這里就是他們獨特的城堡。即便這是一個魔幻片,孩子們有獨特的能力,但說到底他們還是孩子,所以我就讓他們自由發揮,這種發揮是非常真實的。”
以往伯頓的電影深受成年觀眾的喜愛,但他認為《佩小姐的奇幻城堡》沒有明顯的觀眾年齡界限,“很多孩子看過之后并不覺得特別可怕,甚至很喜歡。在我職業生涯剛開始的時候,基本上會從成年人的角度創造一些黑暗的角色,但這次我加入了情感元素和幽默元素。每個國家都有一些童話故事,孩子們能通過這些故事學到一些東西,感覺到一些情感,這是一種有趣的方式。”
3偏好視覺感強烈的電影
提起蒂姆·伯頓,觀眾往往會聯想到“哥特”、“黑暗”、“古怪”,他的作品都有著典型的個人風格。他最擅長表現怪誕的人物、腦洞大開的故事和詭異古怪的氣氛,不管是《剪刀手愛德華》、《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或者《愛麗絲夢游仙境》。伯頓表示:“我一直喜愛視覺感特別強的影片,看這種片子有特別的感覺。我在加州南部長大,那里是非常平淡的郊區,沒有哥特式的元素,所以我要放進電影里,因為這是我的成長環境缺失的。”
在伯頓看來,電影風格并不代表自己就是一個黑暗的人,“以前看吸血鬼、科學怪人等恐怖片,我發現那些怪物也有美麗、詩意、充滿情感的一面??赡芪业钠永镉泻芏嗟暮谏兀俏铱倳尤胗哪颓楦校阉麄兓煸谝黄?,這也是我對生活的感知。因為輕快、黑色、情感都組合在一起,才是我們的生活。”
4從不擔心遇到創作瓶頸
很多觀眾看伯頓的電影,都會產生“他的腦子里到底裝了什么”的疑問。對此,伯頓笑稱:“醫生也在研究我的腦子里到底有多少東西,研究了很久,但也沒有什么結論。”是否擔心有一天遇上創作瓶頸?伯頓稱:“說實話,這點我從來不擔心,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瓶頸,但是我們總是要不斷地去感受一些東西。如果你能夠真正去感受,就不用太擔心創作源泉枯竭。”伯頓認為自己“比較幸運”,“我很喜歡做白日夢,就是醒著做夢,有時候一些非常好玩的想法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你對生活的看法,不管是出現在夢里還是現實生活中,都很重要。在現代忙碌的社會中,如果能夠安靜下來去思考,體驗內心的平靜,其實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刻,我總是希望能夠找到這個時刻。”
伯頓形容自己“以前活得像80歲,現在像13歲的孩子”,因為“作為孩子我總覺得自己老成,但是長大后就反過來了,越老反倒越年輕。可能我的大腦年齡只有13歲,因為在做創作的時候,有時需要通過孩子的視角來看,看到的都是新鮮的東西,所以作為藝術家要像孩子一樣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