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自曝正籌備電影:一輩子就拍一部電影就好
昨天晚上,借著崔永元口述歷史團隊的口述歷史系列圖書《述林》的出版,崔永元在接受晚報記者專訪時談了這十年來他做口述歷史的感受:“年輕人現在都不喜歡我了,都去喜歡‘小鮮肉’了,但我希望你們能喜歡我做的口述歷史這件事。”
|
這些口述歷史是“無價之寶”
崔永元一身黑紅毛衣,灰色圍巾,圍巾上畫滿骷髏,這圍巾是小香玉送他的。這位曾經的名嘴依舊清瘦,依舊三句不離自嘲:“我們家族有老年癡呆的基因,我父親已經不認識我了,你們還不抓緊采訪我,我都五十多了,有些事情還是要抓緊。”半晌,他又半認真地說,“我確實有些事情想不起來了。”語氣中有些感傷。
“我們團隊前十幾年做的都是資料采集,現在出成書,這叫研究成果。”崔永元說。《述林》一書是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團隊采集的非虛構紀實文集,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團隊成員為了本書的寫就,走訪了二十一位中國抗日戰爭的親歷者及其家屬,收錄了他們的點滴回憶。這些世紀老人回憶年輕時代遭遇這場戰爭時遷徙漂泊、輾轉求學、敵后殺敵、遠征緬甸、文藝抗敵,用故事和細節勾畫出一幅普通民眾的抗日戰爭史。
書中所收錄的這些講述、手記,用故事和細節,為我們提供了觸摸那場戰爭的另一種路徑。個人的記憶,呈現的也是一個時代的真實。口述歷史中心主任丁俊杰說道:做口述歷史最出名的唐德剛集一生心血做了30多人,而至少在中國沒有哪個團隊在短短14年時間,做了5000人次,而這些人留下的資料非常珍貴,是“無價之寶,你開多少錢,你買不到,中國首富,加上企業這些錢,都買不走我們資料所具有的價值”。
做口述歷史也給崔永元帶來了精神困擾。“我有很嚴重的心理疾病,特別嚴重的時候,我就不能在報紙上看到誰去世了。當時我們花了很大功夫約到了呂正操的采訪,特別難才約到,結果離采訪只有15天了,老人家去世了,我當時特別難受。”崔永元的心理醫生告訴他:你要多想想采訪到了誰,別老想失去了誰。這句話崔永元在說完后,又跟自己小聲喃喃自語了一遍,仿佛在提醒自己。
這些年下來花掉了幾個億
“我第一次知道口述歷史是在日本,1999年,我看到一個屋子,一幫人在忙活,我想進去看,他們不讓看,我就想,里邊肯定有好東西。他們在編一個片子,跟九一八有關。”崔永元回憶,那時候才知道他們做的事情就是口述歷史,很觸動,當時國內還沒有,回到北京就興奮地想做,“我跟當時央視的臺長說,臺里給我一個億,做口述歷史。臺長說,我考慮一下。”崔永元半調侃地說,后來臺長干脆地拒絕了他,“想什么呢你。”
后來崔永元得了抑郁癥,2002年他在醫院里接受心理醫生的談話,醫生對他說:你出去還要工作,但以前那些事不能做了,得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兒。崔永元開始做電影節目,一次采訪一個老爺子,叫王唯一,崔永元說,“他講的東西很有意思,連趙丹怎么談戀愛的都講了,一連說了七個小時,還約我們第二天接著說,我當時就想,這不就是口述歷史嗎?”
崔永元告訴記者,每年兩三千萬的投入是必須的,盡管他說話有時愛開玩笑,但這些年下來,幾個億是花掉了,絕不夸張。“我首先要找錢,大家都怕我,看見我就知道我來要錢了。我朋友多,柳傳志啊,馮侖啊,都是我的朋友,我就管他們要錢。”說到這,旁邊響起一片笑聲,“這些年,我算了算,我要了三個億。有人問我你出了多少錢,我說我出了差不多一個億,后來想了想我覺得不能這么說,他們要查我這一個億是哪來的怎么辦啊,我現在改口,我出了一百多萬。”崔永元到底出了多少,他沒算清楚,只是最難的時候把自己的房子都賣了。
崔永元有些感慨:“我們是中國做得最好的,這個不用謙虛,但同時也很悲哀,我們跟國際水平比不是最好的,我覺得是中等。那么在中國已經是最好了,說明我們在這方面落后,中國在什么方面落后呢?中國只要不掙錢的事情,就落后,特別奇怪,我們這個民族喜歡掙錢,喜歡掙快錢,做一個項目,只要能很快得到效益,不用動員,很多人爭先恐后撲上去。”
自己弄個食品公司 專心種地賣農產品
崔永元開玩笑說:“我這個人還有點本事,賣書是把好手,我自己就可以把這個書賣三萬冊,一點問題都沒有,編輯說三萬冊就是暢銷書了,我個人都能幫你賣三萬冊。我現在弄一個食品公司,我有三萬會員。”
11月,崔永元宣布進軍零售業,開始賣農產品,對于做生意他找到了專業的團隊,不過種地這件事他喜歡親力親為。“我最近老往返俄羅斯,視察我們的‘財富’,比較嚇人,有四十萬畝土地,有自己的遠洋捕撈團隊,有自己的水廠、油廠,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己種的。”崔永元說,“剛剛開始做,我對沒做過的事兒都特別有興趣,我想看看農業是怎么回事,為什么這么亂糟糟的,我把它當作是我新的職業來體會,還是挺高興的。”
經商的部分,崔永元找了專業的團隊和會計師事務所代勞。“我長這么大,連兩百塊錢都算不清楚,我從來就沒有錢和數字的概念,成本、投入、產出我都交給他們,我確定公司原則的第一位是不賣假貨,第二位才是獲取利潤,如果第二位妨礙到了第一位,那我就不做了,我要求我合作的團隊不能突破我的界限。”崔永元詳細解釋了商業的架構,然后興致勃勃地說起除草劑和有機,“我現在種地,那叫一個情緒高漲。”
崔永元在微博上為好友黃西的脫口秀表演加油,稱自己一定會到場看,而他本人面對記者的詢問,卻對娛樂節目與電視的老本行避之不及。“我這輩子一定不會再做了,已經離開了。”崔永元意外地斬釘截鐵,“我覺得干其他的事兒樂趣比這個大得多,反正我是對這種(電視節目)的邀請一點兒興趣都沒有。”
不過崔永元透露自己目前除了在籌備話劇,也在做一部電影,關于戰爭與歷史,他想自己親自導演,只是劇本改了好幾稿還是不滿意。“因為我沒做過,還是有點不知道怎么弄,業內的電影人跟我說,永遠不會有一個你特別滿意的劇本,但我的想法很簡單,我一輩子就拍一部電影就好了,所以不著急。”崔永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