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在隨州市隨縣萬和鎮邱家大灣看到,整齊劃一的村道光潔干凈,村莊四周綠樹掩映,生態人工河河水繞村而過,文化廣場寬敞亮麗,阡陌田疇景色如畫,讓人心怡,流連忘返。
幾年前,邱家大灣村還是一個老舊村,基礎設施比較落后,房屋建設缺乏統一規劃,道路破損嚴重,無排水排污設施,綠化美化檔次低,村民開展文化活動無場所。潔美鄉村方面,雖然村里每年都會集中搞幾次環境衛生整治,但由于缺乏資金支撐,效果不明顯。
2015年以來,萬和鎮充分運用財政“一事一議”獎補政策,將“發揮民主、緊扣民心、助推民富、惠及民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解決群眾當前困難與實現農村長遠發展結合起來。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目標,通過財政獎補、縣級配套、部門支持、群眾自籌、社會贊助等多種途徑籌措資金,不斷加大對道路、環衛、小農水等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力度,使農村面貌“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
近三年,邱家大灣村共投入財政獎補資金260萬元,撬動民間捐資和村民自籌資金700余萬元,硬化村莊道路15公里,栽植銀杏、桂花、紫薇等風景綠化樹木3萬余株,建成花壇33處、6000平米,新建生態人工河2公里、攔河壩6處,新修U型渠道5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110余盞……財政獎補項目的不斷實施,帶來了顯著變化——邱家大灣村的水更清了、路更寬了,村莊更干凈、更美麗了。
“一事一議”不僅“議”出了村莊道路項目,還“議”出了道路亮化、文化舞臺、人畜飲水等民生項目。“這些民生實事,都是‘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結出的碩果。不僅拉近了基層干部與群眾之間的距離,也使貧寂的山村變得更加美麗。”該村黨支部書記李建軍告訴記者,“過去村里要干點公益事,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現在,村里要做公益事,都由群眾自己做主商議決定,國家財政還對村級公益項目進行獎補,這是一個潤澤民心的好政策。”
萬和鎮財政所主任錢厚軍介紹,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是指農村道路硬化及整修、水渠硬化清淤、堰塘整修擴容等村級公益事業由村民議事決定建設項目,受益村民按標準進行籌資籌勞,財政按村民自籌資金的一定比例給予獎補。
“實踐證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激勵機制,能夠發揮財政獎補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通過‘財政獎補引導、村民籌資籌勞、社會力量參與’的方式,廣開門路籌集建設資金。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職能,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努力形成村級公益事業發展的長效機制,為美麗鄉村建設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堅持不懈地支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農民幸福美好家園,促進城鄉共同繁榮。”錢厚軍說。
“給我一片白云一朵潔白的想象,給我一陣清風吹開百花香……”夜幕降臨,邱家大灣村文化活動廣場上,身穿紅綠相間舞服的村民,跟隨著音樂嫻熟地踏著舞步。他們面帶燦爛的笑容,彰顯著尋常百姓的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