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廣水財政部門緊扣轉型升級主題,圍繞“產業強市、生態立市、富民興市”部署,進一步創新財政政策、提高收入質量、優化支出結構、防范債務風險,實現了財政工作又好又快發展。上半年,該市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48億元,同比增長3.9%,完成年初預期的53.1%,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廣水財政工作順利實現“雙過半”,得益于該市主體經濟持續向好。今年,該市瞄準財源型、開放型、科技型、龍頭型項目,聚力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推動醫藥、食品、化工、紡織、風機、電子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植壯大智能裝備、新型建材、新能源裝備等新興產業。上半年,該市新引進投資過2000萬元以上項目38個,其中過億元項目12個,續建過2000萬元項目67個,有7家工業企業稅收超千萬元。
經濟實力增強了,財政收入提高了,增收的錢花用在哪里?廣水市財政局局長胡文江說:“我們充分發揮財政職能,集中財力保障工業經濟、重點項目、民生工程和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
在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該市變“輸血”為“造血”,上半年,共為29家企業提供擔保9600萬元 ,幫助55家企業爭取縣域經濟發展調度資金2.86億元。“政府主動服務,承諾的發展調度資金不打折扣,落實迅速,讓企業真正感受到了政府的關懷,增添了發展信心。”湖北毅興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戴傳順激動地說。
寫好“保障重點支出”大文章,廣水將財力安排向民生傾斜、向基層傾斜、向社會事業傾斜,強化公共財政職能,促進民生不斷改善。上半年,累計撥付托底救助資金5745萬元,極大保障了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撥付城鎮職工、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基金2.98億元,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發放各種涉農補貼7561萬元,投入1210萬元,新建農村道路121公里,撥付城建項目、重點工程項目、民生實事工程項目資金2.25億元,推動社會事業快速發展。
為確保財政資金充分發揮效益,該市財政部門積極探索,創新財政質量化管理模式,充分發揮財政在服務地方經濟建設中的“強杠桿”作用。該市高度重視誠信體系建設,持續改善提升金融生態環境,著力做好銀企對接工作,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務保障。推行目標化財政,抓收入質量及預算進度考核。注重服務發展、財源培植、財政保障,努力克服經濟增長動能偏弱、全面推開“營改增”后政策性減收的壓力,較好地完成上半年的預算收支目標。推行效率化財政,狠抓國庫庫款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根據宏觀經濟運行、財政預算收支、存量債務規模變化等情況,合理調度庫款資金,使國庫庫款余額保持在合理區間。建立風險應急處置機制,出臺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防范和化解財政金融風險。
一個個創新思路,一項項得力舉措,推動了廣水財政生態持續向好、穩健發展。“我們將繼續落實好各項政策,創新思路舉措,狠抓財政工作質效,為廣水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財力支撐。”胡文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