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是一座藝術的寶藏,在我們學校,學習中國文化必須要知道曾侯乙。”9月18日,德國海德堡大學研究員羅梅第三次來到隨州,還是非常興奮。
羅梅與曾隨文化的結緣開始于30多年前。1983年,在海德堡大學讀書時,羅梅的研究方向是東亞藝術史,當時就開始接觸楚文化。1988年,在北京大學交換學習期間,羅梅有機會參加了當年在武漢舉辦的首屆“楚國歷史與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接觸到了博大精深的荊楚文化,并第一次來到隨州實地參觀。
“漆器打開了我認識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新方向。”羅梅被湖北包括曾侯乙墓在內的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精美漆器所吸引。從此,她將漆器作為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在研究漆器的時候,羅梅發(fā)現(xiàn)楚國與曾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所有接觸到的荊楚墓葬中,曾侯乙墓在羅梅心中最為重要。
“曾侯乙墓中的精美漆器,是研究中國古代藝術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在曾侯乙墓遺址博物館和隨州市博物館內,羅梅不時用相機拍下各種精美文物。在展廳,她專注地欣賞彩繪樂舞圖鴛鴦形漆盒、墓主棺槨等物件上的紋飾。她說,這些漆器上的紋飾非常精細、精美,特別是鴛鴦漆盒顏色鮮亮、令人驚奇。不僅如此,漆器上的繪畫還展示出當時的現(xiàn)實生活,很有研究意義。
在葉家山整理基地參觀結束后,羅梅再次感到震撼。她表示,有機會還會再次來到隨州,對曾隨文化作更加深入的研究。
24日,《曾侯乙編鐘》新書首發(fā)式在北京舉行。作為30多位不同學科專家歷時12年研究的最終成果,這是目前曾侯乙編鐘研究領域最為全面...更多
2015-09-14 16:09:441978年,隨州曾侯乙墓的發(fā)掘震驚了世界。曾侯乙墓中出土隨葬品15000多件,其中曾侯乙編鐘是迄今發(fā)現(xiàn)最完整的青銅編鐘,出土的其他器...更多
2017-03-16 09:52:571月9日,隨州市博物館曾侯乙編鐘樂團再次代表隨州文化出征,啟程前往北京,將在14日參加央視綜合頻道新節(jié)目《經(jīng)典詠流傳》的錄制,...更多
2018-01-11 16:34:18下月初,曾侯乙編鐘將再度亮相央視!日前,記者從隨州市外事僑務旅游局獲悉,1月14日,隨州博物館的曾侯乙編鐘完成了央視綜合頻道新...更多
2018-01-18 16:32:1039年前,參觀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幫助我確定了研究方向。9月18日,來隨考察的著名漢學家、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杜德蘭教授談及過往,...更多
2018-09-19 15: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