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市舉行2018年度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
6月3日,隨州市舉行2018年度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通報去年環境質量及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成效。
荊楚網記者提問: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都非常重視營商環境的建設,請問市生態環境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近幾年來,隨州市生態環境部門圍繞改善營商環境工作總目標,從六個方面為企業經營提供了很多便利。
一是加強項目準入政策引導。編制落實和公開“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建立項目環評審批與規劃環評、現有項目環境管理、區域環境質量聯動機制,發揮環評從源頭防范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作用;實行咨詢服務前移機制,在項目謀劃階段及時介入,積極指導投資企業依法依規選址建廠,避免因選址不當造成投資損失。(例如:湖北豐源日常用品有限公司擬在高新區中鹽紅四方內租賃車間建設醫用海綿生產項目,我局提前介入項目選址,結合園區管控“三線一單”制度及項目產污特性,并充分考慮外部環境對該項目的影響,協助企業在美亞迪配套產業園選擇了合適的廠房,避免了企業選址誤區,保障了項目的高效推進)。建立“綠色通道”制度,對重大民生工程項目,在符合環保要求的前提下,開辟綠色通道,確保項目盡早落地。
二是提升政務服務工作質效。精簡、取消一批審批事項,取消了向大氣排放轉爐氣(電石氣、電爐氣、電爐法黃磷尾氣、有機烴類尾氣)審批、試生產審批及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審批事項。大幅壓縮辦件時限,將環境影響報告書及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時限由60(30)工作日壓縮至15(13)個工作日。推進承諾備案制,建設項目登記表項目全面實行自行承諾備案,辦理時限由5個工作日縮減至1小時,全市累計完成登記備案項目1188個;改革竣工驗收流程,實行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設施“企業自主驗收+承諾備案+事后監管”新模式,不斷強化企業的環保主體責任;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行部分符合區域性統一評價的工業建設項目分段審批,助力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質加速;落實“一門一網一次”舉措,所有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服務窗口,實行一門受理,實施政務服務事項全網辦理,申報資料及辦件結果快遞郵寄,基本實現業主一次不跑或最多跑一次。先后對國電長源廣水風電有限公司湖北廣水吉陽山風電場升壓站工程、隨州市全安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機動車檢測中心建設項目、國電長源廣水風電有限公司湖北廣水中華山二期(49.5MW)風電項目、隨州市城南高鐵片區排水除險工程(站前西路-文貿路)項目等20余個項目提供優質高效審批服務。
三是轉變事中事后監管方式。環境監管方式由“事后查處”向“事先服務”轉變,把政策服務、技術指導、法規宣傳貫穿于環境監管全過程,順應企業需求,組織開展多批次危險廢物規范管理現場培訓會、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整治現場會、排污許可申報與核發技術培訓班等,累計培訓企業數量達1000余家,將技術、政策、要求告知企業,幫助企業制定環境治理解決方案,指導企業加強治污、實現達標排放,不斷提升了企業管理水平,降低了違法風險。
四是落實環保投入激勵機制。設立環保獎勵資金,落實隨州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二十條措施,對老企業新上環保設備的,按環保設備購買額5%予以補貼(最高不超過50萬元),對成功申報環保示范項目的給予10萬元獎勵;每年上級撥付的“以獎代補”、生態補償資金,重點向民營企業傾斜,幫助企業提升污染治理能力,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2018年,對全市15家2018年度全市有突出貢獻的重點減排企業實施“以獎代補”,鼓勵和支持企業綠色發展,獎勵資金達100萬元。其中,湖北齊星汽車車身股份有限公司、健民集團葉開泰國藥(隨州)有限公司、東風汽車車輪隨州有限公司、隨州市力神專用汽車有限公司、中國重汽集團湖北華威專用汽車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獲“以獎代補”資金10萬元,湖北金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鹽湖北紅四方生態科技有限公司、隨州同星畜牧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獲 “以獎代補”資金5萬元。
五是優化環評中介服務市場。建立中介服務機構誠信經營承諾制度、中介機構“黑名單”制度及主編人員信用管理機制,強化環評中介機構的監督管理、信用評價和信息公開,定期開展日??己思碍h評報告技術復核,累計抽查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報告50余份,不斷營造公平的中介服務市場。
六是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依法保證各市場主體同等受到環保法律保護。規范環保自由裁量權,針對問題分類指導,精準施策,避免處置措施簡單化、“一刀切”。
隨州日報記者提問:有市民反映,市委附近經常能聞到臭味是怎么回事?
針對群眾反映市委市政府附近及居住小區空氣中頻發異味(臭味)問題,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市環境監察支隊、曾都環保分局、高新區環保分局在城區范圍內開展“零點行動”,對重點廢氣排放企業進行交叉檢查,通過排查分析,排放異常氣味的工業企業主要有三家:湖北犇星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湖北正大有限公司(屠宰廠,以下簡稱正大公司)、湖北齊星精密鑄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星精密鑄件公司)。犇星公司廢氣主要來源于其原材料自帶揮發、生產過程中跑冒、廢氣處理設施處理后排放等環節;正大公司廢氣主要來源于污水處理站和羽毛粉生產車間;齊星精密鑄件公司廢氣主要來源于生產粉塵和廢氣處理設施處理后排放有氨氣。以上3家企業通過現場檢查,在廠區內及周邊都能聞到異味,其中犇星公司較為明顯。此外,城南垃圾填埋場不按規定排放的垃圾滲濾液,也產生惡臭氣味。由于異常氣味隨風向、風速、氣壓等氣象條件的變化時有時無,通過目前的技術監測手段,尚不能完全確定傳播到市委市政府及居民小區等地異常氣味一定是犇星公司散發的。
自2018年6月份以來,針對群眾投訴調查情況,市政府重點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一是排查鎖定污染源。市生態環境局在對重點企業強化日常監管的同時,組織開展了“零點行動”,擴大排查范圍,對城區范圍內重點廢氣排放企業進行全面排查,確定犇星公司、正大公司、齊星精密鑄件公司等3家工業企業和城南垃圾填埋場為重點監管對象。
二是邀請專家指導。2018年10月21日,市生態環境局邀請湖北省化工設計院、武漢工程大學、惠生工程公司等單位3名專家,在聽取群眾投訴情況介紹后,實地查看了投訴人較為集中的碧桂園、云海天地等小區,并到犇星公司進行現場調研,詳細了解其生產和廢氣治理情況,提出了整改意見。
三是督促企業整改。市生態環境局和隨州高新區督促犇星公司、正大公司、齊星精密鑄件公司進行整改。犇星公司結合專家意見,投入資金540萬元,新購車間及污水處理站廢氣凈化除臭等設備,加強廢氣排放治理。正大公司向集團公司總部上報了治理資金需求并完成招標,擬投入資金640萬元進行整改,預計5月27日開工,其中主要臭氣來源羽毛粉車間除臭工程計劃于9月底前完工。齊星精密鑄件公司通過改進生產工藝,有效減少了廢氣和粉塵排放。
四是嚴密監測監控。犇星公司自2018年5月份開始,每月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其廢氣排放情況開展監測,監測報告報市生態環境局備案。同時該公司按照專家意見,增設了大氣污染物在線監控裝置,對全廠處理后的廢氣排放情況進行實時監控,目前監控裝置已完成安裝,正在調試。在上述企業多次自行監測和環保部門組織的監督性監測顯示,除2018年6月29日對犇星公司監測時無組織廢氣中氯化氫排放濃度略超標外,其余均為達標。
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強化監管整改。加大對湖北犇星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湖北正大有限公司、湖北齊星精密鑄件有限公司等重點廢氣排放企業的監管力度,引導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或委托第三方技術機構開展LADR檢測(氣體泄漏檢測與修復),進一步改進生產工藝,優化廢氣治理措施,加強廢氣治理設施日常管理,發揮最大減排效益,確保達標排放。
二是嚴查違法行為。在城南垃圾填埋場出場路口安裝視頻監控,杜絕垃圾滲濾液出場傾倒。對監管中發現的企業超標排放、偷排垃圾滲濾液等環境違法行為,依法從嚴查處。
三是尋求技術支持。制定了《隨州市重點區域異味溯源調查走航監測方案》,擬于近期聘請技術單位使用移動環境監測車,利用車載設備采取“走航監測”方式,對群眾反映的異味開展溯源調查,為進一步查清污染源,實施精準治污提供支撐。
四是加快企業搬遷。高新區管委會已制定犇星公司淅河廠區周邊居民拆遷方案,拆遷專班已于3月8日進駐淅河鎮魏家畈村。市政府正著力督促高新區管委會加快犇星公司淅河廠區周邊居民點拆遷速度,提升新廠區建設速度,盡快形成產能,將望城崗廠區產能逐步向淅河廠區轉移,減少城東人口密集區污染壓力。
云上隨州記者提問:白云湖水質一直不是很好,請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環保部門采取了什么措施了沒有?
1、進入枯水期,幾乎無好水入河。自去年10月至今年四月,涢水、厥水流域沒有降雨量較大的降雨,白云湖蓄水幾乎為上游生活污水。據氣象部門統計,2019年1-4月降雨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38%。
2、生態補水困難,流域自凈能力變差。因降雨量少,上游水庫只能滿足鄉鎮和農村居民飲用水。黑屋灣水庫有效庫容8000萬方,去年10月可利用水只有780萬方,滿足新街和安居鎮飲用水就有困難。封江口和先覺廟兩個城市飲用水源地蓄水也出現告急,枯水期流域生態補水幾乎成為了空想。
3、項目建設,導致大量污水直排入河。東護城河和隨縣姜水河等黑臭水體治理,大部分“黑臭水”直排入河;城南管網改造1780米,因市政管網沒有自南向北調度的應急管網,導致項目建設近3個月的時間,污水直排白云湖,日排放量在1萬噸左右。黑臭水體治理將按照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要求,2019年底完成建設任務。城南管網已經改造完成。
4、規劃滯后,部分小區管網沒有建成。居佳小區、水岸國際、望城崗片區等城市擴展建成區,因城市管網建設規劃沒能跟進,導致小區生活污水無法收集,全部直排白云湖。通過市級領導多次巡查督辦,居佳小區、水岸國際、望城崗片區等管網規劃正在制定。
5、城南垃圾滲濾液隨意傾倒,導致白云湖水質一直不能穩定向好。因城南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落后,導致處理能力與產生量有較大差距,城南垃圾滲濾液隨意傾倒變成了常態。2017年7月7日、2018年11月16日、2019年1月21日左右城南垃圾填埋以“應急”為由,將大量的滲濾液外排并被現場查處。2019年5月3日晚9時,分局接到曾都區城南新區管委會人員舉報,反映有車輛在城南新區白桃村向道路側邊地下管道偷排惡臭廢水,經現場調查違法行為屬實。我局隨后將此情況書面報市委市政府,2019年5月14日下午,市委書記陳瑞峰親自查看了滲濾液傾倒點,現場做出指示“一要嚴肅處理此次違法行為,要讓違法者知道疼;二要迅速改造滲濾液處理設施和工藝,絕不允許此類事件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