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解放軍報記者 鄒菲 特約通訊員 桑朋
盛夏子夜,密林深處,火箭軍某部一場導彈攻防戰斗演練激戰正酣。
指揮車內,該部某發射營營長孫世晶認真研判戰場態勢,靈活指揮官兵連破險情,導彈最終按時“點火”。
“想不到擔任營長僅3個月,你組織指揮就這么熟練?!睉鹆T歸營,面對領導的夸贊,孫世晶感慨地說,自己能從一名專業“門外漢”取得今天的成績,得益于此前住進班排、拜兵為師的那段經歷。
3個月前,孫世晶從機關某科科長崗位調任某發射營營長。上任不到一周,他就感到力不從心。面對新裝備、新訓法、新要求,身為指揮員的他產生了強烈的本領恐慌。
他深知,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主官和一線帶兵人,必須得懂專業、精指揮,否則很難服眾?;鶎庸俦钆伦约旱纳霞壡闆r不明決心大、心中沒數點子多。很多時候,內部關系緊張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一天夜里,孫世晶躺在床上輾轉難眠,便起身將全營的花名冊拿出來一遍遍翻看。忽然,他腦子里閃過一個念頭:營里很多軍士都是技術能手,在一個崗位一干就是十幾年,從理論到操作都已爐火純青,向他們學習、拜他們為師,無疑是提升自己專業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一條途徑。
反復琢磨后,孫世晶決定打起鋪蓋住進班排,這樣不僅可以隨時向大家請教專業問題,還能拉近官兵距離,增進戰友感情,讓自己更快融入集體。
然而,蹲連住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孫世晶剛住進某發射連二班宿舍,就碰到了一些尷尬事:那幾天,每當他走進宿舍,大家頓時變得鴉雀無聲,有人為了躲他干脆跑到俱樂部休息;他主動向所住班班長、發射架指揮長肖國芬拜師請教,但肖國芬總覺得營長給自己當徒弟很別扭,生怕哪句話說錯了說重了,很多時候只是蜻蜓點水;一次找大家聊天時,一名班里的戰士開門見山:“營長,你是不是來監督或者整頓我們的?”
如何才能捅破這層影響官兵關系的隔膜?孫世晶思前想后,決定先從肖國芬入手。利用休息時間,他多次找到肖國芬拉家常,并向他吐露自己想要學習發射專業知識提升能力素質的想法。慢慢地,肖國芬也感受到營長是真心想“學藝”,逐漸放下了心中顧慮。
那段時間,孫世晶天天拉著肖國芬給自己“開小灶”,從最基本的裝備結構性能學起,盯著一個個參數、一張張電路圖拼命背記,白天鉚在訓練場練實操,晚上加班加點學理論。
肖國芬回憶說,一開始,他總覺得孫世晶就是做做樣子,不會堅持太久,沒想到,他就像新兵一樣謙虛好學:每次學專業,他都坐在最前排,抓住點滴時間找教員答疑解惑,筆記本上也被不同顏色的筆跡標注得密密麻麻;日常干工作,他也是公差勤務帶頭上、隊列出操站排頭、體能訓練沖在前。
一次夜訓結束,孫世晶回到宿舍發現,班里3名戰士因歸攏訓練物資還未返回。為了能讓他們早點休息,他把3人的被褥從背囊中取出來鋪好?;氐剿奚?,戰士們看著鋪好的床鋪既驚訝又感動,向孫世晶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這一不經意的舉動,成了打開戰士們心門的“鑰匙”。漸漸地,大家對孫世晶不再敬而遠之,越來越多的官兵都愿意把他當作老大哥傾吐心聲,特別是了解到孫世晶即將參加機關組織的指揮作戰能力專項考核,紛紛建言獻策:新裝備信息化程度高,各設備連接線路圖一定要牢記;實裝操作時不能只顧配置參數和收發命令,還要密切關注各設備指示燈,以防出現故障……
備考那段時間,高強度的專業學習、紛繁復雜的操作流程、密密麻麻的線路圖,讓孫世晶感到有些吃不消。一些技術過硬的專業骨干主動靠上來,有的給他講解專業知識,有的向他傳授學習方法,還有的手把手指導他實裝操作。看到連里的“兵專家”都來幫助自己,孫世晶動力更足了。最終,他成功通過專項考核,拿到了戰場指揮員“入場券”。
“不懂不會就要虛心請教,千萬不能專業不精亂指揮。這個問題不解決好,同樣影響官兵關系?!倍走B住班的經歷,讓孫世晶收獲頗豐、感觸很深,“只要你捧著一顆真心、帶著一腔真誠,不僅能在‘兵師傅’那里取到‘真經’,還能收獲戰士們的支持和信任?!?/p>
一時間,“營長拜兵為師”的故事傳為佳話。在孫世晶的影響帶動下,營隊風氣也在悄然改變,干部不恥下問的多了,板著面孔訓人的少了,官兵關系變得更加融洽,大家在相互信任中得到激勵,在相互欣賞中獲得自信,官兵之間、兵兵之間主動學專業、研打仗的氛圍愈發濃厚。
該營干部欽啟紅此前是一名機關作訓參謀。調整到實裝操作崗位初期,同樣遇到了不少難題。但欽啟紅一直拉不下面子向戰士請教,沒多久就在一場演練任務中“出了丑”。了解到孫世晶的經歷,欽啟紅迅速調整心態,主動找到指控專業骨干、二級上士李成剛“拜師學藝”。在李成剛的悉心指導下,欽啟紅的技戰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干部“拜兵為師”,“兵師傅”們的工作積極性和自信心也不斷提升。幾個月前,一級上士、發射架指揮長石興泰在一次任務考核中受挫,工作勁頭有所下降。新任排長顏國清下連后,主動找到石興泰學習專業技能,讓他慢慢找回了自信。前不久,石興泰所在分隊組織對抗考核,他重振旗鼓,帶領發射班組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和諧融洽的官兵關系,持續激發練兵動力。在上級近日組織的比武考核中,該營干部骨干與戰士們共同訓練、共研訓法,緊緊“擰成一股繩”,在多個課目中表現出色,受到上級表揚。
短評
拜兵為師收獲多
■劉進祿 張鳳波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長處,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才能不斷成長進步。孫世晶真誠拜兵為師,練就指揮本領,確保導彈按時發射,正是這個道理的生動體現。
在部隊,因工作需要或任務變化,一些干部會面臨崗位調整,特別是跨專業任職后,難免有不懂不會的地方。新任職干部如果不及時補齊這個短板,就會缺少帶兵打仗的底氣。虛心向業務骨干、專業尖子學習請教,是基層新任職干部提升能力素質的有效途徑,只有理論過硬、技術精湛,才能成為官兵眼里的標桿,才能在新的崗位有所作為。
向士兵學習,贏得信任是關鍵一步,要用信任的眼光、欣賞的眼光、發展的眼光看待基層官兵,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士兵眼里,干部無論是否業務精湛,都是上級。面對干部的“拜師”,一些士兵難免會心里“打鼓”,擔心干部就是作作姿態、走走形式,更擔心在交往中說錯話、辦錯事。孫世晶為晚歸的士兵提前鋪好床鋪,雖然是不經意的舉動,卻贏得了士兵的信任。士兵一旦信任你,“跟我上”“看我的”才有號召力。
拜兵為師,體現的是眼界和胸懷,彰顯的是真心和誠意。面對新生代士兵,“擺架子”“打官腔”顯然行不通。干部平時應多找戰士聊聊他們關心的話題,傾聽他們的心聲,多為他們解決一些矛盾和困難,多與他們共同展望連隊未來,征求意見建議。當士兵感覺到被重視和尊重,就會放下防備,主動拆除官兵之間的“隔心墻”,與干部骨干一道,齊心協力、“雙向奔赴”,共同推動單位建設高質量發展。(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