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圖高清版_富春山居圖全
黃公望,中國元代畫家,書法家,元四家之一。原籍江蘇常熟,出生于永嘉(今浙江溫州)。原姓名陸堅,因過繼浙江永嘉黃氏,遂改姓名,字子久,號一峰、大癡道人、井西老人等。關于他名與字的來歷,頗有趣味。因黃公望父親得子后,友人來賀,說:“黃公望子久矣!”,因而黃父為其取名作“公望”。
曾做過小吏,因受累入獄,出獄后隱居江湖,入道教全真派。工書法,善詩詞、散曲,頗有成就,50歲后始畫山水,師法趙孟頫、董源、巨然、荊浩、關仝、李成等,晚年大變其法,自成一家。其畫注重師法造化,常攜帶紙筆描繪虞山、三泖、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勝景。以書法中的草籀筆法入畫,有水墨、淺絳兩種面貌,筆墨簡遠逸邁,風格蒼勁高曠,氣勢雄秀。黃公望的繪畫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響極大,畫史將他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著《山水訣》,闡述畫理、畫法及布局、意境等。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溪山雨意圖》、《剡溪訪戴圖》、《富春大嶺圖》等傳世。黃公望的山水畫,很多創作于70歲以后,在富春江畔創作的《富春山居圖》,長636.9厘米,高33厘米,用水墨技法描繪中國南方富春江一帶的秋天景色。在構思時,他跑遍了春江兩岸,用六、七年時間才畫成,畫面表現出秀潤淡雅的風貌,氣度不凡。他在創作風格上主張學習前人,并提出見到好山好水就隨時寫生,不被動繪畫創作。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剩山圖
《富春山居圖》合璧經歷
■1347年至1350年,元代畫家黃公望創作并完成《富春山居圖》,并將它送給了好友無用禪師,該畫便有了第一位藏主。
明成化年間,畫家沈周得到該畫。后來該畫被偷后,沈周背摹了一幅《富春山居圖》。這是《富春山居圖》第一次出現“山寨版”。
明萬歷年間,董其昌購到此卷真跡。但不知什么原因,富甲一方的董其昌不久即賣給宜興收藏家吳正至,吳正至死后又傳給他的兒子吳洪裕。
吳洪裕臨終時,想將《富春山居圖》火焚殉葬。吳洪裕的侄子吳靜庵實在不忍,從火中搶出。從此,稀世國寶《富春山居圖》一分為二。
吳家后人重新裝裱后的“剩山圖”,1669年被清初大收藏家王廷賓購得。此后輾轉于各藏家之手,戰火硝煙中,長期湮沒無聞。
■1745年,一幅落款“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子明卷”)被乾隆得到,并在該卷上留下御筆“筆墨蒼古,的是真跡”。次年,乾隆購得《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真跡,但他只能認定該卷“特仿本之佳者耳”。此后,“無用師卷”真跡在清宮里靜靜安放了187年。
■1933年,日軍攻占了山海關。故宮博物院決定將館藏精品轉移,以避戰火浩劫。自此之后的15年中,“無用師卷”與近百萬件故宮文物一起,歷盡艱辛坎坷,行程數萬公里,于1948年12月底被運至臺灣。
■1938年,“剩山圖”再次面世:上海畫家和收藏家吳湖帆從汲古閣老板曹友卿處交換得到“剩山圖”,并收藏了15年。
■1948年底,“無用師卷”運抵臺灣基隆港后,又輾轉桃園縣楊梅火車站、臺中糖廠倉庫等地,并于1950年遷往臺中市霧峰鄉北溝村。1965年,臺北故宮博物院建成,“無用師卷”遷往臺北至今。
■1956年,在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主持工作的副主任酈承銓和負責書畫征集的沙孟海先生等努力下,用5000元從吳湖帆手中征集到“剩山圖”,歸文管會所有。1965年,文管會與浙江省博物館合并,“剩山圖”來到浙江博物館,成為該館“鎮館之寶”。
■1993年,上海電視臺曾與臺灣華視聯合舉辦中秋晚會,將傳世名作《富春山居圖》采用現代技術,首次在電視屏幕上拼接起來。
■1999年7月,“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圓合活動”在浙江富陽富春江畔舉行,時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的潘公凱、臺灣中華藝文交流協會會長史元欽等30多位海峽兩岸著名書畫家聯手臨摹了《富春山居圖》長卷。
■2005年,鳳凰衛視劉長樂總裁曾幾次到臺灣努力促成《富春山居圖》合璧一事,也得到了臺灣方面的反饋,歡迎進行單向的文物交流。
■2009年10月,北京故宮博物院與臺北故宮博物院合辦“雍正大展”時,臺灣方面也給浙江博物館捎來口信、寄來書信,希望在舉辦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時,能借浙江省博物館的“剩山圖”展出。浙江方面委婉表示,仍希望能夠“雙向交流”。
■2010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2010年“兩會”期間答記者問時表示:《富春山居圖》一半放在杭州,一半放在臺北,我希望兩幅畫什么時候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進而,掀起了一股合璧的熱潮。從此,兩岸各界積極呼吁。此后,浙江富陽多次邀請全國書畫名家重繪《富春山居圖》。
■2010年,全國政協委員、花鳥畫家何水法在當年“兩會”提案,倡導《富春山居圖》合璧。他期許,在不久的將來,分隔兩岸的《富春山居圖》能夠合璧展出。
■2011年5月11日,《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在浙江省博物館點交啟運,將經由北京后赴臺灣。
■2011年5月25日,繼《富春山居圖》紀念郵票、純銀紀念磚等衍生品的相繼出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浙江古籍出版社和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聯合創制了“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紀念典藏”,該典藏采用的“剩山圖”卷獲浙江博物館正式授權使用。
■2011年6月1日上午10點,“剩山圖”和“無用師卷”相隔360年在臺北故宮再次聚首,《富春山居圖》合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