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意大利書展(意大利展覽協會)
2020年8月12日至18日,第17屆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將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將集中推出近萬種圖書(其中新書2000余種),精心組織近300場閱讀推廣活動,邀請500多位作家學者與廣大讀者見面,全面展示集團近年來堅持守正創新,大力推動出版主業高質量發展的全新成果。
本屆上海書展,上海世紀出版集團聚焦新時代主題,在內容策劃、活動組織、產品營銷、空間布局、服務舉措等方面加大創新力度,通過一批精品新作“云首發”,一系列重磅活動“云直播”,打造線上線下同頻共振、場內場外跨界聯動的“世紀書香風景線”,形成四大“看點”:一是“世紀版”主題出版系列成果集中亮相,包括上百種“四史”學習教育理論專著與大眾讀本, 50多種抗疫防疫題材出版物,以及一系列精心籌備的精品主題展、主題出版論壇和原創作品發布會活動;二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高度凸顯,《這里是上海:建筑可閱讀》等一大批新書活動豐富多彩,世紀出版集團各參展單位將推出眾多惠民、便民文化舉措;三是出版融合發展呈現全新格局。世紀數字館將重點展示集團工具書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最新成果——“世紀聚典數據開放平臺”。集團還將首次設立“世紀出版直播間”,首次大規模集結營銷旗下出版、印刷、藝術品經營、實體書店四大產業板塊創新研發的上千種文創產品;四是“大美朵云”系列活動精彩紛呈,創立120周年、享譽海內外的朵云軒將在世紀出版館C位登場,重磅推出朵云軒120周年及上海書畫出版社60周年專題展,一展中華老字號“百廿年猶未老,雙甲子正青春”的人文底蘊和藝術風采。
2020年是世紀出版集團走過20年,進入新一輪發展周期的第一年,為體現堅守文化初心、打造世紀精品的新形象、新面貌,集團從2000余種新書中精心遴選,向廣大讀者重點推出“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20上海書展20種好書”。
根據書展組委會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世紀出版集團在繼續做好基礎安全工作和內容導向安全的情況下,切實把參展人員和讀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為此,集團在2020上海書展工作小組下專設疫情防控小組,統籌、協調、落實世紀出版館、世紀國學館以及相關展區疫情防控工作,在東西兩個展區分別設置“防疫醫護室”,并制定了切實的防控措施,各展區也配備充足的消毒濕巾、免洗手消毒劑、口罩、測溫儀等防疫物資等。
“20種好書”領銜世紀精品新作
世紀出版集團在本屆上海書展上推出的“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20上海書展20種好書”,覆蓋主題出版、學術社科、文學藝術、科普少兒等領域,關注重大現實題材,彰顯深厚專業出版實力,努力反映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系統展現中華文明豐碩成就。
4種主題出版圖書高度聚焦新時代理論和實踐成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努力發揮上海主題出版的主力軍作用。2020月度“中國好書”《革命者》(上海文藝出版社)再現了中國早期革命斗爭歷史,塑造了血肉豐滿、英勇偉大的革命者群像,彰顯了人信仰至上、慨然擔當、舍身為民、矢志興邦的偉大精神;2019年度“中國好書”《細節的力量——新中國的偉大實踐》(上海人民出版社·學林)以宏大視野全景呈現新中國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以獨特視角深刻剖析中國領導人民歷盡千難萬險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成功密碼;《中國戰疫!》(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景)用“軟話語”講“硬道理”,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看中國模式戰勝疫情的制勝法寶,闡明中國抗疫的世界意義;《這里是上海:建筑可閱讀》(上海人民出版社)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以建筑為載體凸顯上海城市文化精氣神。
5種學術社科圖書顯示世紀出版集團深厚的學術出版底蘊,充分利用既有的文化資源綜合優勢,努力將優質學術研究資源創造性轉化為大眾普及圖書。2019年度“中國好書”《中國古代紀時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將天文歷法學的知識深入淺出地呈現在讀者面前,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古代人們對時間變化的認識,是文化普及的“大家小書”;《民法典與日常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選擇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見、典型和有趣味性的73個案例進行分析,對《民法典》中45個熱點、焦點問題進行解讀,旨在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考工記>名物匯證》(上海教育出版社)是海內外第一次對《考工記》中的名物進行匯證的集大成著作;2020月度“中國好書”《漢武帝和他的時代》(上海人民出版社·學林)以大歷史視野考察漢武帝和他的時代的價值和意義,為今天的讀者提供新的啟示和思考;今年大火的BBC紀錄片同名來源書洪業著《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全新普及版,是迄今海外關于杜甫研究的最重要的作品。
7種文學藝術佳作備受矚目。詮釋巴赫的一生和他永恒的音樂事業的《天堂城堡中的音樂:巴赫傳》(上海文藝出版社);通過英國的母親河來陳述一部流動的城市歷史的《泰晤士:大河大城》(上海文藝出版社);“一部真正思考人類未來困境”的兼具濃厚科幻色彩的文學作品《我這樣的機器》(上海譯文出版社);中洲遠古時代的三大傳說最終章、克里斯托弗·托爾金生前編輯整理的最后一部托爾金作品《剛多林的陷落》(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景);藝術史論家范景中講授西方美術史發展演變過程的《藝術與文明:西方美術史講稿(原始藝術——中世紀藝術)》(上海書畫出版社);以短文敘事和訪談錄形式為讀者揭示日本當代最具知名度和活躍度的策展人、史論家、評論家的策展經歷、美術史理論、藝術觀念的《現場——對話日本當代藝術名家》(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匯集1949年至2019年間著名作曲家創作的70首優秀交響樂作品的《中國交響70年(30CD)》(上海音樂出版社)。
4種科普少兒圖書啟迪心智。對1918大流感記載最詳盡、反思最深刻、警示作用最強以及為當下全球抗疫提供大量非常有價值的歷史資料和數據的《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詩(特別紀念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圖文并茂對現代骨科的發展歷程和脈絡進行梳理,深入思考技術與患者、學術與良知等重要話題的《骨科簡史》(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從基因、文化的視角對“到底怎么吃才健康”進行探索的《寫在基因里的食譜:關于飲食、基因與文化的思考》(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以翔實的登山知識和有趣的故事向小讀者展示登山運動魅力的《你好,珠穆朗瑪》(少年兒童出版社)。
此外,書展期間,世紀出版集團特別推薦的“20種好書”也將舉辦精彩的活動:《這里是上海:建筑可閱讀》將在中央大廳舉行新書首發式;《民法典與日常生活》將舉行新書分享會;《中國戰疫!》進行現場簽售;中國著名報告文學作家何建明將攜《革命者》和《第一時間——寫在春天里的上海報告》在上海圖書館舉辦“‘上海精神’的昨天與今天”主題講座;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引馳將講授“史學大師筆下的‘詩圣’——洪業與杜甫傳”;著名學者姜鵬為讀者帶來“漢武帝時代——理解中國歷史的一把鑰匙”;還有“機器有什么錯——《我這樣的機器》新書發布會”和“《你好,珠穆朗瑪》——生命教育讀書分享會”。
主題圖書唱響主旋律、匯聚正能量
在主題出版領域,世紀出版集團堅持服務黨和國家大局,努力營造唱響主旋律、匯聚正能量、提振精氣神的濃厚氛圍,將重點推出《革命者》《中國創立之路》《細節的力量——新中國的偉大實踐》《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出征出征——抗擊疫情優秀歌曲集》《三毛抗疫記》等一批具有較強本土性、原創性、當代性,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精品新作。
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決勝脫貧攻堅,記錄呈現偉大壯舉,推出多角度、立體化記錄上海扶貧一線的生動事例和真實故事的《上海溫度——上海對口幫扶工作紀實》(上海人民出版社),傳播上海扶貧故事、宣傳上海扶貧經驗的《上海的責任(1979—2020)》(上海人民出版社),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展現上海援建工作和精神品格的《脫貧攻堅戰 上海在行動》(上海人民出版社)。文藝作品方面,有講述浦東人家生活與發展的長篇小說《浦東人家》(上海文藝出版社),以溫州金鄉鎮為樣本,見證中國近四十年巨變的《金鄉》(上海文藝出版社),選編以人民群眾建設家鄉、追求幸福生活為主題,流傳廣泛的藝術經典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脫貧攻堅大眾金曲一百首》(上海音樂出版社)。
為迎接建黨百年營造濃厚氛圍,服務“四史”學習教育,在黨史領域推出的作品如:記錄上海地下斗爭風云、高揚中國人崇高精神的《革命者》(上海文藝出版社),300余幅照片系統串聯中國創立時期的重要遺址、圖說中國創立過程的《中國創立之路》(上海人民出版社),重溫紅色起點、講好紅色故事、賡續紅色基因的《“紅色起點”系列》(上海人民出版社),從黨的誕生地上海出發講述紅色革命故事的《“紅色足跡”系列》第一輯(上海人民出版社),理性、直觀、廣博地呈現上海紅色歷史立體圖景的《初心之地——上海紅色革命紀念地全紀錄》(上海人民出版社·學林),記錄中國建黨初期的事跡、體會中國建黨的初心的《上海漁陽里:中國的初心孕育之地》(上海人民出版社·學林)。在新中國史領域,主要有:圖文并茂生動再現新中國史的《細節的力量——新中國的偉大實踐》(上海人民出版社·學林),精選新中國成立后上海70個具有特色和重要意義瞬間的《上海相冊:70年70個瞬間》(上海人民出版社),收錄上海衣食住行等諸多方面敢為天下先創舉的《影像中國70年·上海卷》(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在改革開放史領域,重點推出:從多個領域和視角記載浦東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事件的《奇跡:浦東早期開發親歷者說(1990—2000)》(上海人民出版社),用精煉的文字和百余幅精美圖片再現了一個而立之年、生機勃勃的浦東如何一路走來的《潮涌東方——浦東開發開放3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經濟學家的視角回顧40年來為推動改革做出貢獻的主要人物以及諸多影響深遠的事件的《改變中國:經濟學家的改革記述》(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景),獻禮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周年的《浦東史詩》(紀念版)(上海文藝出版社)。在社會主義發展史領域的新作有:從歷史視角、國際比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方面介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和發展奮斗歷程的《繼往開來成大道: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起源、形成和發展》(上海人民出版社),嘗試在學理上說清楚當今中國為什么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必須由中國來領導的《中國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從不同角度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意義開展研究的《新時代的歷史大視野》(上海人民出版社)。此外,圍繞“四史”學習教育,世紀出版集團還推出了《“新時代奮斗者”系列連環畫》(第一輯),包括《人民教育家、改革先鋒、最美奮斗者——于漪》《改革先鋒——包起帆》《改革先鋒、時代楷模、最美奮斗者——鄒碧華》《改革先鋒——姚明》《改革先鋒、最美奮斗者——謝晉》(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等10種,以及《紅日》《鐵道游擊隊》《林海雪原》《紅色少年故事》《抗日戰歌》《偉人的故事》(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等連環畫精品。
圍繞弘揚科學精神、普及防疫知識、記錄抗疫一線、鼓舞必勝信念等主題,全方位多角度推出一批疫情防控讀物。疫情發生以來,世紀出版集團先后推出防疫抗疫圖書50余種,其中《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累計發行110多萬冊(其中向社會公益捐贈80余萬冊),已向國外輸出英語、俄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等19個語種版權,在國際社會引起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本屆書展重點推出的還有:張維為以新冠肺炎疫情為切入口進行中西制度比較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國戰疫!》(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景),記錄上海醫療隊千里馳援武漢的無私和厚誼,也記錄了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的《去時暖江城 歸時江城暖——影像紀實│上海醫療隊在武漢》(上海人民出版社),首部全景展現上海各條戰線奮力抗疫的紀實文學力作《第一時間——寫在春天里的上海報告》(上海文藝出版社),從心理學視角重新認識疫情并提供疫后心理重建指導的《重啟生活:疫后心理重建指導》《疫路心防——用溫暖照亮前方》(上海教育出版社)、《抗疫·安心——大疫心理自助救援全民讀本》(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既是一本記錄上海抗疫點點滴滴的“回憶錄”,又是一本指導百姓未來健康生活的“啟示錄”的《上海戰“疫”硬核科普》(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講述50多個發生在全世界各地的拯救瀕危野生動物的故事的《希望:關愛和拯救身邊的瀕危野生動植物》(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對熱帶森林、海洋、苔原、沙漠、淡水湖、濕地等生態系統成功修復的案例進行詳細講述的“修復我們的地球”(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此外,還有《張文宏教授再支招:新冠疫情常態化下健康生活》《方艙醫院感染控制手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實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與控制100問》(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三毛抗疫記》(少年兒童出版社),《出征出征——抗擊疫情優秀歌曲集》《加油武漢 加油中國——抗擊疫情優秀歌曲選》(上海音樂出版社)等。
聚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服務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世紀出版集團重點推出中英文對照版《這里是上海:建筑可閱讀》(上海人民出版社),該書收錄上海地區56處知名建筑,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每一處建筑的歷史淵源、建筑特色、文化故事,生動展示上海城市建筑的歷史風貌和時代新顏,助推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提升,讓世界了解上海,讓上海走向世界。此外,還有對上海“一網通辦”改革自提出至今的邏輯演進、實踐探索、有效經驗和未來發展作出全面分析和梳理的《“一網通辦”的上海實踐》(上海人民出版社),觀察和梳理三十多年來上海養老改革發展實踐的《大城養老——上海的實踐樣本》(上海人民出版社),旨在為“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構建指明方向、為社區落實相關精神提出具體和明確指導的《上海15分鐘社區生活圈規劃研究與實踐》(上海人民出版社),重點考察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即時結算與異地高考等公共政策的效果的《人口流動、健康與社會保障:邁向新型城鎮化的政策選擇》(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描繪和解讀身邊100個上海城市地標的《閱讀上海100勝》(上海文藝出版社·上海文化),收錄了近百幅近代上海珍藏地圖的《圖溯上海·上海市測繪院藏近代上海地圖文化價值研究》(上海辭書出版社)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民法典與日常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一書, 引導群眾認識到民法典既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也是全體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循的規范。
學術圖書以最專業打造最優秀
在學術專業領域,世紀集團堅持“以最專業打造最優秀”的出版理念,充分發揮在社科人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領域的專業特色,集中推出《敦煌藝術大辭典》《陳寅恪文集》《阿諾德·湯因比傳》《日暮乾清門:近代的世運與人物》《托克維爾之鑰》《走出唯一真理觀》以及“獨角獸法學精品·人工智能叢書”“海洋生物醫用材料大系”等一批品質一流、價值厚重的重磅佳作。
以反映人類文明成果、國家文化建設和學術發展成就為宗旨的辭典、工具書板塊,世紀精品再續佳篇。集43000余條詞條的《近現代漢語辭源》(上海辭書出版社)具有獨特的語言學、歷史學和社會學價值,是閱讀近現代史料文獻的必備工具書;由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主編的《敦煌藝術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以近3000條詞條和1000余幅圖版,圖文并茂地對敦煌藝術作了全面的概括總結;《道教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吸收百年道教研究的成果,是有關道教歷史、文化和現狀的大型專科辭典。“中國文學鑒賞辭典大系”是上海辭書出版社的經典圖書,涵蓋自先秦以迄現當代的各題材文學名篇,書展期間將再推出“中國文學名家名作鑒賞精華系列”十種,選取三曹、陶淵明、李白、杜甫、王維和白居易等十位極富代表性的詩文大家的詩、詞、文進行鑒賞品評。《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全新普及版。
學術文化名家著作集和傳記方面,一系列集成性產品將與讀者見面。作為幾代學者和出版人的心血結晶的《陳寅恪文集》在中國當代學術史和出版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上海古籍出版社在上海書展上將推出《陳寅恪文集》單行排印本;“王元化著作系列”(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生動記錄王元化先生精神文脈的方方面面,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和思想史意義;《聞一多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保留了半個世紀前朱自清、郭沫若、吳晗、葉圣陶四位著名學者編訂的部分,收錄了聞一多生前公開發表的大部分作品,展現了其作為詩人和學者的思想歷程。
在文獻整理及研究、考古學方面,世紀精品蔚為大觀。如“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規劃項目、收錄東漢簡牘的《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叁)(肆)》(上海辭書出版社·中西書局);收錄有關秦代法律類簡牘的《岳麓書院藏秦簡(陸)》(上海辭書出版社);海內外第一次對《考工記》中的名物進行匯證的集大成著作《<考工記>名物匯證》(上海教育出版社);第一部集中研究中國北方地區商周動物紋器物的專著《百獸率舞》(上海古籍出版社);從知識考古的角度,去發掘、梳理民國時期的學術史的《民國學術的知識譜系》(《新史學發覆》《考古學的考古》《器物學與藝術史》)(上海辭書出版社);晚清三大日記之一——《翁同龢日記(附索引)》(上海辭書出版社)等,以及由英國學者莫弗特和陳正宏主編的《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東亞科學史圖書館藏漢籍善本圖目》(上海辭書出版社·中西書局),收錄李約瑟生前購藏的漢文古籍善本近百種,以善本圖目的形式,中英雙語出版。
在歷史讀物方面,《阿諾德·湯因比傳》(上海人民出版社)講述了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如何孜孜不倦寫出巨著《歷史研究》,重建對湯因比的公允評價;《漢武帝和他的時代》(上海人民出版社·學林)梳理敘寫了漢武帝內強皇權,外服四夷,成就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國崛起的雄才偉業,為今天的讀者提供新思考;《六朝門閥——太原王氏家系考》(上海辭書出版社·中西書局)是日本著名中古史學家守屋美都雄對六朝門閥個案進行研究的代表作;《二重奏——北魏前期政治制度》(上海辭書出版社·中西書局)對北魏前期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以及其日后的改制進行觀察和分析;《走出閨閣——中國婦女史研究》(上海辭書出版社·中西書局)對千年以來中國婦女走向獨立自主的歷程進行探究,以及《戰后中國國內對日本戰犯審判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等。還有一批面向大眾,趣味性與知識性并存的學術普及類歷史讀物。《日暮乾清門:近代的世運與人物》(上海人民出版社)從嘉道年間到1919年底,重新解釋影響歷史走向的諸多政治事件,勾勒了活躍在政治舞臺上的一批政治人物在重大歷史事件中的表現;《葉落知秋:清末民初的史事和人物》(上海人民出版社)從晚清民國的各種報紙、檔案、日記及后來的回憶錄中,鉤沉索隱,講述胡適、陳寅恪、嚴復、劉師培、梁啟超等晚清民初的學界“大師”的故事;《察勢觀風:近代中國的記憶、輿論與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通過近代中國的流風余韻,試圖追索個體生命、記憶片段與思想競逐;《古代近東文明文獻讀本》(上海辭書出版社·中西書局)帶讀者穿越5000年零距離接觸近東文明;另外,還有《尼姑譚(增訂本)》《人鬼之間:宋代的巫術審判》(上海辭書出版社·中西書局)、《從南極到北極:斯文·赫定帶你發現地球》(上海人民出版社)等。
在經濟、政治、哲學、社會人文等方面,上海人民出版社“共感”(Sympathy)叢書“以我們的經驗,他們的經驗,共同感受往昔、現在與未來”,新推出《托克維爾之鑰》,對托氏的社會、政治理論做了清晰、易讀的介紹;《國家的建構——聚合與崩潰》(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用新的研究視角探討國家建構的代際過程。還有一批聚焦生活新知、人文關懷的社科圖書:引進自英國Bloomsbury出版集團旗下的同名書系品牌的企鵝“鵜鶘叢書”推出新作《基本收入》(上海文藝出版社),為讀者獻上一份深思基本收入問題的完全指南;齊格蒙特·鮑曼、蒂姆·梅的《社會學之思》(上海文藝出版社)堪稱社會學入門最佳讀物;《走出唯一真理觀》(上海文藝出版社)摘選當代哲學大家陳嘉映2007—2018年間所作演講、訪談與評論結集;“六合叢書”推出《此時懷抱向誰開》《慢讀漫筆》《既有集》《文史足徵錄》(上海文藝出版社)四本新書。
圍繞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建設,貼近科技發展的新趨勢、新格局、新需求,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人工智能與法律領域的系列圖書——“獨角獸法學精品·人工智能”叢書第三輯推出《數據的邊界:隱私與個人數據保護》《馴服算法:數字歧視與算法規制》《人工智能與法律的對話2》;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智聯世界:AI行業前瞻思想薈萃》《智聯世界:聚光燈下的AI盛會》《智能制造的新基建時代》等積極服務國家人工智能戰略大局;還有反映重大科研、重大工程項目的學術專著:“海洋生物醫用材料大系”叢書、《激光玻璃及應用》《500米級鋼管混凝土拱橋建造創新技術》《液態金屬先進芯片散熱技術》(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等。
大眾圖書展現文學藝術的動人力量
在大眾出版領域,世紀版文學藝術品牌集群集中推出了一大批新作,如余華的《米蘭講座》、黃永玉的《不給他音樂聽》、韓松的“軌道三部曲”、那多的《騎士的獻祭》、伊恩·麥克尤恩的《我這樣的機器》、薩利·魯尼的《正常人》,以及《長恨歌圖》《城市表情》《西方音樂史》等藝術類圖書,其中既有原創精品,又不乏學術探索、經典積累的佳作,一些亟待實現突破的板塊開始聚焦發力。
當代國內原創文學方面,著名作家余華推出最新隨筆集《米蘭講座》(上海文藝出版社),該書集結了余華至今尚未出版的精彩隨筆,表達了余華對文學、生活和世界的深邃識見;一代大師黃永玉的最新隨筆集《不給他音樂聽》(上海文藝出版社·上海文化)書寫諸多文藝名家的生活和思想,附有珍貴照片和插圖,別有意趣;“陳丹燕的上海系列”新作《陳丹燕的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呈現了大上海渾厚的質地與風情,書展期間,陳丹燕將在中央大廳舉行新書簽售活動;被稱為“中國當代菲利普·迪克”的華語科幻代表作家韓松將帶來長篇小說代表作“軌道三部曲”《地鐵》《高鐵》《軌道》(上海文藝出版社),以寓言式的文本預警宇宙文明;史上最年輕的魯迅文學獎得主田耳,也將攜三部作品《天體懸浮》《環線車》《衣缽》(上海文藝出版社)在書展現場與讀者見面;青年實力派作家趙松全新的短篇小說集《隱》(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景)以《左傳》為素材,用現代小說手法揭示個人命運與時代的微妙關系;人氣作家那多帶來《騎士的獻祭》《星座愛人》《清明幻河圖》(上海文藝出版社)三部力作,開啟推理小說的全新風景。“非虛構”也新作迭出:弋舟新作《空巢:我在這世上太孤獨》(上海文藝出版社)記錄當代老年群體生活現狀,關照社會現實;丁燕書寫大遷徙時代的《西北偏北,嶺南以南:一代人遷移中的心靈史》(上海文藝出版社);魏思孝的《余事勿取》(上海文藝出版社)展現了當代魯中平原眾生相;由文史寫作者、媒體人讀史老張所著《相輝:一個人的復旦敘事》(上海辭書出版社),通過對消逝的校園風景、遠去的人物背影的追尋,去拼接、描述復旦大學百年來走過的艱難而輝煌的道路,書展期間將舉行首發活動。外國文學方面,“新絲路文庫”——《剩飯》《竹竿》《記號》《少數》《暗房》(上海文藝出版社),呈現“一帶一路”國家的最高文學成就;“知人系列/小文藝口袋文庫”(上海文藝出版社)記錄了梵高、愛倫坡、大衛·林奇等七個飽受爭議的天才靈魂;《天堂城堡中的音樂:巴赫傳》(上海文藝出版社)展示永恒的音樂大師;凱魯亞克經典之作闊別三十年全新修訂,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景最新推出首個完整中譯版《在路上》。上海譯文出版社將重磅首發全球重量級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證言》、伊恩·麥克尤恩《我這樣的機器》、薩利·魯尼新作《正常人》,并舉辦近20場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此外,《博爾赫斯全集》(第三輯);意大利文學大師翁貝托·埃科新作《布拉格公墓》和最富盛名的《玫瑰的名字》;日本“國民作家”村上春樹關于個人生活和世間百態的隨筆集“朝日堂系列”;現代主義詩歌先驅艾米莉·狄金森的《狄金森詩全集》;享有“英倫才子”之譽阿蘭·德波頓的《阿蘭·德波頓作品集》等名家套系也將亮相本屆上海書展。品牌書系“譯文紀實”將推出關注科技與人關系的紀實力作《“排放門”:大眾汽車丑聞》《秘密生活:數字時代的三個真實故事》(上海譯文出版社)。“讀城”系列叢書——《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伊斯坦布爾:面紗下的七丘之城》《威尼斯:晨昏島嶼的集市》《孟買:欲望叢林》《泰晤士:大河大城》(上海文藝出版社)首次集結亮相,構成一幅大城名城的群像畫卷。
藝術板塊則生動、立體展現中國繪畫、書法、音樂、建筑等各種藝術形式的精髓魅力。上海人民出版社與上海博物館共同推出“江南文化叢書”,全套五冊包含《江南雕刻》《江南書畫》《江南染織繡》《江南陶瓷》《江南印記》,感受江南文化之魅;上海古籍出版社《長恨歌圖》由“世界最美的書”獲得者潘焰榮精心設計,特邀著名學者陳尚君對日本江戶時期著名畫師狩野山雪所繪《長恨歌圖》作生動解讀。又如著名畫家傅伯星用600余幅精美插圖,從宋畫探討兩宋建筑的外觀樣式及演變軌跡的《大宋樓臺》(上海古籍出版社);藝術史論家范景中講授西方美術史發展演變過程的《藝術與文明:西方美術史講稿(原始藝術——中世紀藝術)》(上海書畫出版社);涵蓋19—20世紀全球37位著名攝影家都市攝影實踐的《城市表情》(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包含《陸儼少談藝錄》《黃賓虹談藝錄》《傅抱石談藝錄》的“談藝錄系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上海博物館藏珍本碑帖叢刊》第一輯包括《石鼓文》《孔宙碑》《衡方碑》《中岳嵩陽寺碑》等十種(上海書畫出版社),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篆刻藝術家韓天衡先生所著《篆刻三百品》(珍藏版)(上海書畫出版社);勾勒中國設計的百年面貌的“中國大設計:從設計的維度看中國復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等。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將邀請京劇名家史依弘圍繞《國粹——當大美京劇遇上連環畫》于書展分會場上美一百零八上苑展館及大草坪舉辦分享活動。值得關注的音樂藝術作品有:記錄陳鋼、曹雷、曹鵬等十位海派藝術家們各具特色藝術人生的《音樂新空氣——當經典走向時尚》(上海音樂出版社);為傳播推廣中國民族器樂文化而精心打造的大眾讀物《循音問樂——中國民族器樂文化導賞》(上海音樂出版社);敘述活躍于二十世紀的數十位大提琴大師各不相同人生際遇和藝術成就的《二十世紀的大提琴聲》(上海音樂出版社);展現從古希臘至二十一世紀初期西方音樂歷史全貌的《西方音樂史》(上海音樂出版社)。
少兒、科普圖書倡導多樣化閱讀新風尚
在少兒、科普領域,《你好,珠穆朗瑪》、“科學起跑線”叢書、“哲人石叢書”、《骨科簡史》等一批優秀讀物滿足青少年多樣化的閱讀需求,用美好的文學滋潤幼小的心靈,用當代科學前沿成果激發科技創新精神,并圍繞圖書展開豐富多彩的活動,倡導閱讀新風尚。
少兒原創板塊,包括一批名家的兒童文學作品,如“秦文君臻美花香文集”(少年兒童出版社)是秦文君四十年斑斕創作生涯首次最全整理成集,精選了三十多部獲獎暢銷佳作;“沈石溪臻奇動物小說文集”八卷本(少年兒童出版社)對自然環境和生命形態進行嚴肅思考,書展現場將舉行“寫作情懷與文學世界”——“臻系列”文集兒童文學名家對談會,邀請秦文君、沈石溪與孩子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碰撞;劉虎最新力作《你好,珠穆朗瑪》(少年兒童出版社)以喜馬拉雅山南麓尼泊爾小山村里的夏爾巴少年為主人公,歌頌了高尚的人性之光,書展現場將舉行新書首發式,邀請中國重測珠峰高度的現場報道組組長進行交流;《小熊包子》系列(少年兒童出版社)將舉行作家見面會,以形式新穎的趣味活動喚醒小讀者對優秀幻想兒童文學作品的興趣和熱愛。除了原創兒童文學,還有意大利童書、國寶級IP《小偵探阿加莎》系列叢書第一輯(上海譯文出版社);原創繪本讀物“空中博物館”系列、“藍星人繪本”(少年兒童出版社);新近入選2020年教育部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藝術類推薦書目的《中國戲曲連環畫》(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匯集多位連環畫名家,幫助廣大青少年生動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戲曲文化等;圍繞法國知名昆蟲學家和專業插畫師聯手創作的《我們的蟲蟲鄰居》(少年兒童出版社),將由上海昆蟲博物館館長帶領大小朋友一起尋找并認識我們可愛的“蟲蟲鄰居”;上海印刷集團“尚映”文創品牌將牽手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以“三毛”為主題的互動體驗項目;“韜奮杯”全國中小學生創意作文大賽也將在書展現場舉辦第九屆大賽的頒獎典禮。
科學普及板塊,“科學起跑線”叢書(上海教育出版社)由中科院院士褚君浩擔任主編,是國內首套面向1—9年級學生,將科普和育人相結合的原創科普讀本,書展現場將舉辦智能和戰“疫”——“科學起跑線”(第一輯)新書首發暨簽售活動;“修復我們的地球”(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講述針對熱帶森林、海洋等生態系統進行修復的成功案例;國際知名黑猩猩研究專家、自然資源保護者珍·古道爾博士講述拯救瀕危野生動物故事的《希望:關愛和拯救身邊的瀕危野生動植物》(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知名科普品牌“哲人石叢書”第五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在本次書展將推出多種新品,從130余種“哲人石叢書”圖書中精選的20種全套珍藏版盒裝版也將在本次書展首次與讀者見面。“科學新視角”叢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分別從環保、科技創新的角度,對過去、也對現在和未來的科學進行了詳盡討論;還有比爾·蓋茨“最喜愛的作家”詹姆斯·伯克的“詹姆斯·伯克科學文明三部曲”(含《雙軌:現代世界的意外起源》《輪回:知識好奇心的自由馳騁》《縱橫:聯結古今的知識之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學教授郭金虎講述生物鐘知識如何幫我們認識各種現象的《生命的時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將骨科學發展及疾病被征服的歷程清晰展示的《骨科簡史》(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收錄劉慈欣、王晉康等科幻大咖經典佳作并由著名科普人講解科學之美的“科學家帶你讀科幻”(少年兒童出版社);適合青少年讀者的融合藝術與科學的“名畫中的科學”(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等。
“世紀聚典”展示數字化轉型最新成果
本屆上海書展,集團數字出版館特設世紀聚典區,將重點展示集團工具書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最新成果——“世紀聚典數據開放平臺”,該平臺整合集團內外優質工具書資源,建成目前國內資源最豐富且最具權威的工具書數據開放平臺,以適應用戶在數字閱讀中查檢知識內容的即時需求,通過數據大屏展示“世紀聚典”建成以來的各項大數據信息,并設置數十臺不同類型的移動設備,讓觀眾在不同閱讀平臺中輕松使用“世紀聚典”。數字出版館還將配合“四史”學習教育活動,通過電子閱讀器向大眾展示“移動”學習的最新技術和便捷路徑;為觀眾提供“人民城市人民建”主題電子圖書閱讀內容,包括《潮涌東方——浦東開發開放30年》《東方潮——上海改革開放標志性首創案例選》等50余種城市建設主題圖書,集中展現上海在城市管理創新、社會治理創新等方面的經驗、成果和成效;通過觸摸屏的PPT演示,發布疫情期間集團抗疫產品的輿情分析、傳播效果等信息,并用電子閱讀器向觀眾提供抗疫書籍的試讀、試聽服務。此外,在線教育區將展示集團各單位已開發形成的包括近百種、涵蓋多種主干和拓展課程的優質數字課程。讀者可以通過現場大屏幕體驗“第一次遇見科學”等在線課程直播、通過屏幕和移動設備體驗和操作優質課程產品,感受互聯網時代數字在線教育的便捷。
閱讀推廣活動打造線上線下融合風景線
本屆上海書展,世紀出版集團精心策劃組織,打破傳統活動模式,積極試水線上直播,大膽嘗試跨界合作。多渠道引流,線上線下融合聯動,并邀請500多位作家學者嘉賓,傾力奉獻近300場閱讀文化活動。
為總結、宣傳主題出版工作經驗和成果,推出更多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的優秀作品,世紀出版集團將舉辦2020上海書展主題出版精品展,以建黨百年、四史學習、防疫抗疫、人民城市四大板塊,集中展示世紀出版集團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精品力作;在世紀出版館滬港三聯書店展區,將舉辦“滬港同心團結抗疫——香港聯合出版集團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20精品新書聯展”,并免費授權香港聯合集團旗下出版單位在香港地區出版世紀防疫抗疫圖書中文繁體字版,共同表達滬港出版人攜手文化抗疫,矢志中華文化傳播發展的堅強決心。同時,將推出2020主題出版論壇。集團還將與北京開卷公司共同主辦第八屆出版高層論壇,圍繞“重啟”主題,及時總結快速發展的市場環境給出版業帶來的影響和啟示。
本屆書展上,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世紀出版集團將打破傳統活動模式,大膽破圈試水線上線下聯動的融合發展,首次在書展現場設立“世紀出版直播間”,利用旗下雄厚的內容資源,每天推出豐富的線上直播陣容,包括:樊登—世紀好書直播推薦、譯文文學會客廳、活字生香——當代字體設計師對話非遺傳承人、回首四十年:《陳寅恪文集》出版始末、虞莉婭對話燕子姐姐:《音樂新空氣——當經典走向時尚》線上分享會、英倫才子——阿蘭·德波頓作品分享會、《賽車簡史》讀者分享會——你想象不到的汽車大賽等,以及由集團青年編輯們破圈為廣大讀者在線推薦優質圖書的“乘風破浪的世紀青年們——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展青年直播活動”專題,分“閱讀與樂讀”“海派文化”“科普科教”“傳統文化”“中外文學名著”等七個主題,七天七場,場場精彩。借助當當、京東、喜馬拉雅、嗶哩嗶哩、抖音、大眾點評、天貓、今日頭條、快手等多平臺,世紀集團還將在線舉行五十多場世紀新書“云首發”直播活動,包括數字版《漢語大詞典》發布會;《朵云詩箋譜初集》首發式;《長三角一體化與高質量發展:2019年上海國際智庫咨詢研究報告》新書首發;《百位特級教師談育人》新書首發式暨教育論壇;《顯微鏡下的成都》新書首發;《江南紀》新書首發;《在故宮書寫整個世界》分享會;《沈尹默文獻》新書首發式;《大美新疆長卷》新書首發;探尋日本空間美學——《日本營造之美》新書分享會;智能和戰“疫”——“科學起跑線”(第一輯)新書首發暨簽售等活動,用融合發展方式提供多元閱讀服務,讓更多好書新作、更多大師名家與市民讀者見面。
世紀出版集團在本屆書展的現場活動有近150場,包括:《戴敦邦畫說金瓶梅·市井煙云》簽售會;歷代書畫名作課徒稿簽售會;《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絡》(修訂本)新書首發;轉基因的前世與今生——《科學之種》新書發布會;致敬年代、記憶上海:《陳丹燕的上海》新版系列大型首發暨簽售;那多《騎士的獻祭》簽售;《上海博物館藏珍本碑帖叢刊(第一輯)》首發式;為熟悉又陌生的復旦,采一片絢麗卿云——《相輝:一個人的復旦敘事》首發等。在上海圖書館、思南公館、朵云書院上海中心旗艦店等各分會場的現場活動有60余場,包括:長恨綿綿:海外珍藏《長恨歌圖》與大唐帝王愛情;大河邊的歌唱——由彼得·阿克羅伊德的《泰晤士:大河大城》漫談城市文化;韓松代表作“軌道三部曲”重裝首發;《中國書寫:紫禁城六百年》新書發布會;一門風雅——王世襄家族的藝術世界等。
此外,上海文藝出版社依托上海書展所積聚的優質文化內容,聯動上海美食節,有效賦能品牌餐飲空間與周邊街區,跨界策劃打造“作家餐桌計劃”,攜手孫甘露、徐則臣、祝勇、毛尖、馬伯庸、陳楸帆、那多等七位當代中國著名作家,聯合滬上七家品質特色餐廳,精選七家特色閱讀文化空間,帶來“七天—全年”的系列文旅體驗活動。活動期間,將會同本市相關文旅單位為市民讀者定制“作家主題菜單”,上線精選文學美食書單,設置餐廳文學閱讀專區,發布文學美食特別線路,推出系列閱讀美食惠民福袋,通過實體餐桌和文化空間的拓展,加深融合文學閱讀與美食的文旅體驗,滿足讀者對更高品質生活的需求,展示上海城市窗口活力,努力以高品質的城市生活賦值破圈業態,煥發城市溫度。
截至目前,集團各單位已邀請(按漢語拼音排序)包起帆、蔡偉良、曹可凡、曹雷、曹鵬、曹正文、曾劭愷、陳晨、陳丹燕、陳啟宇、陳楸帆、陳尚君、陳引馳、程小瑩、仇鹿鳴、褚君浩、崔亞東、戴敦邦、戴縈裊、淡豹、鄧彤、鄧志峰、丁建華、丁申陽、讀史老張、方悄悄、方笑一、傅杰、葛劍雄、顧錚、桂興華、郭姜燕、韓松、何建明、黃德海、黃昱寧、姜鵬、金理、景蜀慧、李航、李天綱、李文杰、酈波、梁穎、劉勃、劉虎、劉統、盧洪洲、羅崗、駱新、馬莉莉、馬文運、馬曉暉、毛尖、木葉、那多、彭誠信、彭倫、錢文忠、錢旭紅、秦文君、沈嘉祿、沈石溪、史志康、蘇智良、孫孟晉、孫頻、陶喻之、田耳、田藝苗、田兆元、童世駿、汪涌豪、王占黑、韋力、文澤爾、文珍、吳冠軍、吳海勇、夏伯渝、蕭耳、小白、謝斌、謝倩霓、辛德勇、忻平、邢建榕、熊月之、徐光壽、徐建融、薛范、薛舒、顏申午、燕子姐姐陳燕華、葉辛、殷健靈、尹后慶、印海蓉、于是、于秀芬、于漪、虞云國、郁雨君、袁筱一、張建智、張潔、張錦江、張民權、張汝倫、張維為、張文宏、張文江、張怡微、趙松、哲貴、鄭體武、祝君波、祝勇、祝羽捷、莊建林、走走等學者、作家、藝術家和各界文化名人出席活動,并與廣大讀者進行線上線下的見面交流。
實體書店以一流品質提升文化服務
本屆書展期間,世紀出版集團旗下各出版單位將全陣容參展,朵云軒集團、上海印刷集團、上海外文圖書公司、上海圖書公司、上海世紀朵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也將在上海展覽中心主會場設立相關展區展位。此外,集團新型閱讀文化空間朵云書院、思南書局與著名專精特書業品牌上海外文書店、上海古籍書店、藝術書坊、上海香港三聯書店等,也將在場外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文化活動。
2020年是朵云軒創立120周年,朵云軒集團在今年的上海書展上將推出一批新文房產品和藝術生活雅玩,策劃系列重點活動,旨在推廣百年品牌。其中,圍繞120周年華誕開發的自主品牌產品有:“翰墨風華”紀念宣紙系列,毛筆套裝“至味”“華章”,手繪花卉瓷器壺承系列;并將聯手老字號“榮慶堂”首次推出朵云元素的香囊禮盒系列。而最引人注目的重磅產品無疑是藏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木版水印《朵云詩箋譜初集》。這是朵云軒創立120年來選輯雕印的第一部箋譜,匯集朵云軒早期制箋、明清畫箋等,全譜190圖,擬限量編號印行300部,印線裝襯訂兩冊錦函裝,將在今年書展上舉行正式首發式。此外,“探秘古磚硯”主題講座將邀請錦灰堆磚拓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邵嘉平深度解讀古磚硯文化,現場進行古磚拓片制作技藝表演。已經連續兩年攜手朵云軒亮相上海書展的國畫大家戴敦邦將再度“站臺”朵云軒,舉辦《畫說中國故事》限量版書畫成扇首發儀式。
在書展現場特設的世紀國學館內,上海圖書公司將重點陳列百余部中國傳統文化典籍和經典釋讀,包括第一部中國歷史編纂學通史著作《中國歷史編纂學史》,以英文寫成的第一部翔實記載19世紀上海租界歷史的著作《上海史》等;繼續重磅打造“七天七堂課”特色品牌活動;邀請故宮博物院影視研究所所長祝勇舉辦“故宮六百年——祝勇新書分享會”活動;舉行《戴敦邦畫說金瓶梅·市井煙云》讀者見面會;邀請專業古書修復工作人員舉辦“發現古書之美——古籍書頁修復暨直播活動”,為讀者現場演示古籍書頁修復的過程。“海上博雅講壇”還將與上海三聯書店合作推出99套“《滬語百印》編號紀念版套裝”,在線上線下限量發售。
上海外文書店除了繼續舉辦國際童書嘉年華活動,還策劃組織主題圖書陳列展銷,包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2020中國戰“疫”日志》日、法、英共3個語種,《武漢封城:堅守與逆行》日、法、英共3個語種,《站在你身后!從特拉維夫到黃岡的384小時》英文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公眾防護手冊》共8個語種等。此外,還將在天貓、京東、當當網平臺同步舉辦“2020年上海書展上海外文書店云會場”活動。讀者也可以通過美團、餓了么平臺購買到書展相關的書籍。
上海世紀朵云文化發展公司將在書展現場精選400個圖書品種,通過上海文化、上海建筑、上海生活分類呈現上海城市品格、城市精神。同時,在場外,其旗下四家新型閱讀文化空間——朵云書院上海中心旗艦店、思南書局、思南書局詩歌店、朵云書院廣富林店,將邀請文學藝術界著名人士,圍繞城市和閱讀熱門話題展開對談,舉辦一系列新書簽售活動。
上海書展期間,世紀出版集團與浦發銀行合作,在世紀出版集團所有參展單位展區,每位讀者可享1次,使用微信綁定浦發銀行借記卡(儲蓄卡)支付,享受單筆訂單滿100元減30,滿200元減50元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