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華使館電話-美國駐華使館官微
今年6月份,當美國總統拜登在歐洲出席七國集團峰會和北約峰會時,他曾經說過一句話:“美國回來了”。
他的意思是,美國將重新扮演世界領導者的角色,維護國際秩序和規則,應對全球挑戰和危機。
然而,僅僅四個月后,美國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在中東地區,巴以沖突升級,人道主義危機加劇,美國的盟友和對手都向中國求助;在亞太地區,美國與中國的競爭加劇,美國的盟友都對美國的信任度下降;
在歐洲地區,美國與法國的關系惡化,美國與德國的合作受阻,美國與俄羅斯的對抗升溫。這些都讓美國感到恐慌。
于是,在這樣一個緊要關頭,美國竟然打電話給北京,向中國求助。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中國又將如何應對?
巴以沖突是指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人之間長期存在的政治、軍事、宗教、民族等方面的矛盾和沖突。
這一沖突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初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國承諾支持猶太人建立一個“民族家園”在巴勒斯坦地區,并開始鼓勵猶太移民進入該地區。
這引起了當地阿拉伯人的不滿和反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聯合國的支持下,以色列于1948年宣布成立,并占領了巴勒斯坦地區的大部分土地。
這導致了巴勒斯坦人成為難民,并引發了多次阿以戰爭。在隨后的幾十年里,巴以雙方雖然進行了多次和平談判和協議,但都沒有真正解決彼此之間的核心問題,如土地歸屬、難民回歸、耶路撒冷地位、安全保障等。
因此,巴以沖突一直持續到今天,并不斷出現暴力事件和武裝沖突。
10月7日,巴以沖突再次爆發,并迅速升級為自2014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導致這次沖突爆發的直接是以色列警察在教最神圣的寺——阿克薩寺內鎮壓參加拉馬丹節祈禱的巴勒斯坦人。
這引發了巴勒斯坦人的強烈抗議和暴力反抗,以及哈馬斯等武裝組織對以色列的大規模攻擊。
以色列則對加沙地帶進行了連續多天的空襲和地面進攻,造成雙方數千人死亡,數萬人受傷。
巴以沖突不僅給當地民眾帶來了生命和財產的損失,也給整個中東地區帶來了不穩定。
由于巴勒斯坦問題涉及到阿拉伯和世界的情感和利益,因此巴以沖突往往會引起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關注和介入。
例如,在本輪沖突中,伊朗、土耳其、黎巴嫩黨等都對哈馬斯表示了支持。而埃及、約旦、沙特阿拉伯等則呼吁雙方保持克制,并積極參與斡旋;歐盟、俄羅斯等則表達了對巴以沖突升級的擔憂,并呼吁雙方盡快恢復和平談判。
可以說,巴以沖突已經成為中東乃至國際社會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
面對持續不斷的巴以沖突,許多人都在問:有沒有可能實現巴以和解?
如果有,應該如何實現?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國際社會一直在推動巴以雙方實現“兩國方案”,即在1967年戰爭前的邊界基礎上,建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與以色列并存。
這一方案得到了聯合國、美國、歐盟等多個國家和組織的支持,也被認為是最符合國際法和公平正義的方案。
然而,由于雙方在關鍵問題上的分歧和互不信任,以及外部勢力的干擾和影響,這一方案一直難以落實。
在本輪沖突中,以色列甚至公開否認了“兩國方案”的存在,表明了其對巴勒斯坦人民權利的漠視。
除了“兩國方案”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方案被提出,如“一國方案”、“三國方案”等。
這些方案各有利弊,但都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支持。因此,我們認為,“兩國方案”仍然是解決巴以沖突的最佳選擇,只要雙方有足夠的妥協精神,就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
當然,這也需要國際社會的積極參與和協助,特別是中國在其中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中國一直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堅定支持者,也是中東地區的重要力量和合作伙伴。
中國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爭取民族自決權利,支持建立一個完全主權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并將耶路撒冷東部作為其首都。
中國還積極參與了多邊機制,如聯合國、阿拉伯和平倡議、中東四方機制等,為推動巴以和平進程發揮了建設性的作用。中國還向巴勒斯坦提供了大量的經濟援助和人道主義援助,為改善其民生狀況做出了貢獻。
在本輪沖突中,中國表現出了強烈的責任感和擔當。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多次與有關各方進行溝通協調,呼吁雙方停止暴力行為,盡快恢復對話談判,并提出了四點倡議:第一,停火降溫是當務之急;第二,維護聯合國權威是基本原則;第三,“兩國方案”是根本出路;第四,“中東四方機制”是有效平臺。
總之,在當前形勢下,解決巴以沖突需要各方的堅定意愿、政治智慧和妥協精神,同時也需要國際社會的支持和協助。
中國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和責任,為推動巴以和平進程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將堅持公正立場,支持聯合國在巴以問題上發揮主導作用,支持安理會履行職責,支持中東四方機制等多邊機制發揮作用。中國將繼續同有關各方保持溝通協調,為促成雙方對話談判創造條件,為緩解地區緊張局勢營造氛圍。
中國將繼續向巴勒斯坦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為改善其人道和發展狀況提供支持。中國還將同國際社會一道,為重建加沙地帶、恢復民生提供幫助。
我們相信,只要各方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和平為目標,以公平為原則,以法治為基礎,就一定能夠找到解決巴以沖突的根本出路,就一定能夠實現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就一定能夠實現中東地區的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