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票否決權關于以色列-美國以色列否決權
如果您喜歡這篇作品,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感謝您的鼓勵與支持,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前有俄烏戰爭打了數百天,后有巴以沖突火花沖天。一時間,巴勒斯坦境內的加沙地區又被覆蓋,成了一片火海。
當再次看到以色列出現在新聞中時,不少人回憶回憶起一件痛心的往事,而主人公就是我國派往聯合國維和部隊執行任務的烈士杜照宇。
當時杜照宇在聯合國營地意外喪生,而罪魁禍首正是以色列的軍方。
可在事后,以色列政府只是以一句地圖有誤的理由就將此事輕輕揭過了,當時這件事在國際社會上引起了巨大震動。
杜照宇被殺究竟是怎么回事?以色列軍方到底做了什么?
事情發生在黎巴嫩南部,一處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哨所。
這一天,哨所周圍到處彌漫著炮火和硝煙,那些在普通人看來十分恐怖的景象,放在哨所里那些觀察員身上,卻早已經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
中國派遣到此地進行停戰監督的軍事觀察員杜照宇,正在埋首認真的做著自己的工作,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到了下午,輪休的杜照宇還給家里的妻子打去了電話,問候過父母的情況后,夫妻倆又聊起了孩子馬上要到來的生日。
杜照宇答應妻子,一定會在孩子生日那天給他唱一首生日歌。然而這個愿望最后也沒能實現。
2006年7月26日,本來是很普通的一個日子。然而在這一天的零點30分,以色列軍方突然上演了一出空襲,派遣多架飛機來到杜照宇所在的哨所。
炮彈打下來的時候,昨天還在安慰妻子不必擔心自己的杜照宇,連同另外三名來自不同國家的觀察員當場喪命。
消息一經傳出,國人紛紛為這個才34歲、還有著大好前途,卻突然犧牲的戰士杜照宇感到惋惜。
杜照宇出生在山東,1990年進入軍校,1994年時被保送碩士學位,畢業后,杜照宇以出色的表現被分配到國防部工作。
2005年12月,杜照宇被派遣到中東,擔任聯合國軍事觀察員,肩負著維護世界和平的職責。
杜照宇深知這是國家對他的信任,以及能力的肯定,他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不敢掉以輕心。
哨所的軍事觀察員一般是采用輪班換哨的方式,長哨最多是在七天,短哨也有四天。
杜照宇平時總是長哨多,而他在工作中的一組數據也驗證了他對于維和這一職責,有多么的認真。
杜照宇生前在這處位于以色列、黎巴嫩以及敘利亞三國交界處的希亞姆哨所,已經呆了整整七個月,總共巡邏了一百五十多次,行程長達將近兩萬公里。
就在杜照宇犧牲的半個月之前,黎巴嫩和以色列之間爆發了嚴重的沖突。
當時他們所在的這處哨所需要撤下去兩個人,經常上長哨的杜照宇本可以借此機會離開,但他還是把機會留給了兩位生病以及年齡偏大的戰友。
然而誰能想到,杜照宇卻永遠失去了生的機會?
杜照宇犧牲一周后,遺體被飛機運送回國,而機場上鋪開黑底白字的橫幅,更是讓人在看后忍不住落淚。
“迎接中國人民的好兒子回家”、“杜照宇——維和英雄”。
而我軍戰士以及杜照宇的戰友們,都筆直地站立在兩旁,注視著英雄回家,臉上寫滿了凝重與痛苦。
杜照宇被追封為烈士,國家也對他的家人發放了撫恤金,聯合國更是將榮譽勛章授予杜照宇以及其他國家犧牲的維和人員。
為了守護世界和平,這些戰士英勇殉職,可始作俑者以色列卻還在狡辯。
以色列炸毀聯合國哨所,導致數名國際維和隊員犧牲的消息迅速傳遍了世界,舉世震驚,中國政府在第一時間對以色列軍方發出了譴責,并要求以色列盡快對此事給出一個合理的說法。
聯合國的官員也對此事公開發表了意見,并且強烈指責以色列的暴行,要求以色列政府對犧牲的各國人員進行補償以及道歉。
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事來了,以色列政府只用了“地圖錯誤”四個字,以此來應對國際上的質疑,這樣的態度讓不少國家覺得以色列實在是太過于敷衍和冷血了。
面對國際社會上的輿論,處在風口浪尖的以色列政府卻依舊嘴硬,堅持軍方是因為使用的地圖出現了問題,所以才會誤傷了維和隊員。
但這樣蒼白無力的解釋根本不被國際社會接受,因為聯合國早已把相關哨所的具體坐標告知了以色列政府,說地圖有誤不知道是聯合國的營地?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而以色列的無恥行徑還不僅如此,他們眼見自己的借口沒被認可,于是又將黎巴嫩給牽扯了進來,表示當時是因為和黎巴嫩的戰爭太過激烈,才導致這一失誤的出現。
這言語之間想向世界傳遞一種“不能只怪我,黎巴嫩也有份,而且當時打的太上頭,失誤誰也沒辦法”的意思來,絲毫沒有道歉和懺悔的想法。
可以色列這樣的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腳,根據之前公布的消息來看,他們轟炸聯合國哨所的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所謂的失誤也完全是謊言。
從2006年7月16日開始,以色列就有意無意的,對聯合國各個觀察點附近的建筑進行攻擊,每次都是把炮彈扔在哨所附近,讓那些觀察員都能清楚的聽到轟炸聲,看見漫天的硝煙。
7月16日,一名印度籍維和隊員被以色列的襲擊扎傷,第二天,有一位尼日利亞的觀察員直接被炸死,五天后,又出現四名加拿大維護隊員因此受傷的消息。
可以說,以色列從來沒有停下對聯合國維和人員的攻擊,這些維和人員或受傷或死亡,以色列軍方的這一舉動完全就是在對聯合國赤裸裸的挑釁。
可是,即便是多個國家進行聯合譴責,但以色列政府依舊不以為然,畢竟他們的背后是美國,以色列自然覺得自己的腰桿子是非常硬的。
就在事情發生的第二天,中國聯合多個國家要求制止以色列挑起戰爭的行為,但是卻被美國給一票否決,美以之間的關系已經不言而喻了。
在這次事件中喪生的那些維護隊員,以及背后的國家也只能忍下這一屈辱,誰讓美國擁有一票否決權呢。
而以色列的惡劣行徑還不止這些,他們原本就是一個崇尚罪惡、漠視和平的國家。
關于杜照宇烈士犧牲這一事件,或許以色列還能用一些拙劣的借口給自己辯駁,不敢忘不能忘!2006年,以色列故意殺害解放軍中校!以:地圖錯誤
過去的以色列不斷挑起戰爭,早在1978年時,以色列就突然對黎巴嫩發起了攻擊,用非常暴力和蠻橫的方式侵占了黎巴嫩的一些地區。
當時以色列的行為具體有多么殘忍我們已經無法得知,但是當年就連聯合國安理會都出面,公開表示讓以色列停止侵略行為,從這一舉動我們就可以想象到一二。
當時的以色列政府假意聽取聯合國的意見,將自己的野心暫時偽裝起來,沒有再向黎巴嫩開火。
但是等到1982年,以色列又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再次對黎巴嫩重兵出擊,而且手段比之前那次更加殘忍,搞得黎巴嫩境內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這一次,以色列對黎巴嫩開啟了長達十八年的領土強占。
在這十八年里,黎巴嫩的人民遭受了以色列軍方殘忍的屠殺和殘害,以色列軍方公然在黎巴嫩境內使用炮彈攻擊,兩國從此結下了難以泯滅的深仇大恨。
從這兩次的戰爭就可以看出來,以色列一直是主動實施暴行的一方,他們對黎巴嫩的領土一直念念不忘,妄圖據為己有,因此在2006年又再次和黎巴嫩發生了沖突。
以色列本是一個小國家,想要給自己謀取利益,只想到依靠戰爭來達到目的,這跟現代國際遵循的和平原則嚴重相悖,于是聯合國維和部隊就重點盯上了以色列。
但是聯合國保護黎巴嫩的舉動卻惹得以色列大為不滿,他們認為這本來就是自己國家的事情,聯合國的插手讓他們不斷受到國際社會譴責,這樣的情況是以色列不愿意看到的。
既要發動戰爭侵略別國,又不想被世界議論行為不妥,以色列把偽善這套玩的明明白白。
于是以色列就對聯合國的各處哨所出手了,有這些哨所和觀察員在,以色列軍方的一舉一動都會被聯合國知曉,就會失去在戰爭中的優勢。
加上美國在背后的縱容,以色列在引戰方面已經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了,時至今日,以色列又和巴勒斯坦爆發沖突,再次在世界上掀起驚濤駭浪。
至于這場戰爭,想必不會輕易的結束,兩方也很難能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談判,且不說巴勒斯坦愿不愿意,只看以色列一直以來奉行的“要戰爭不要和平”的理念就能想象到了。
杜照宇烈士在遇難以后,每年到了清明時分,我國都會派遣專門的人員到他遇難的地點進行祭奠,以此來提醒中國永遠不能忘記這一慘劇。
我們相信命運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不管是個人還是國家,一旦你心懷惡念,殘忍的對無辜之人舉起屠刀,最終也必定會被罪惡反噬。
- 作者:滄海
- 編輯:夜雨聲煩
- 1.陳標華.杜照宇:用生命恪盡維和職責[J].小康,2015(2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