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使館簽證處排隊等待簽證的人流(網絡圖片)
入口右邊就是美國使館網站反復聲明的一切收費經營活動和他們無關的簽證服務咨詢中心。看看時間還早,加上好奇心唆使,我信步進入了服務中心大廳。
哇,還不到7點鐘,等候大廳內已經是人頭纘動,聲音頂沸,中央一排排座椅上及走道里到處都是面目緊張、東張西望的人,相同的是大家手里或塑料袋,或文件夾,里邊裝著護照等申請文件。大廳左側房間里一溜監視器后邊的工作人員在等待翻譯填表咨詢等生意上門;右側是郵寄護照的EMS辦公處,樓上還有寫著VIP1,VIP2等的貴賓房;正面是巨大的電子顯示牌,上面寫著收費標準,免費在網上下載的空白表格在這里竟然120、80、60元一份不等,這讓我不由伸了一下舌頭。難怪人家老美反復聲明這地方和他們無關。
7點15分,第一批60人進入使館。電子顯示牌上列出了所有第一批名單,并寫明預祝他們簽證成功。
7點30分,我進入使館的時間到了。
其實這并不是獲取美國簽證的第一步,在這之前最少一個月你還要在網站提交申請、繳費,然后獲得面簽預約后才能來到這里。
60個人排成一排來到使館門口的鐵欄桿前,按照衛兵指示打開護照翻到有照片那一頁等待檢查。隊伍外邊不斷有服務中心的人高喊:照相機、手機、皮包不準帶進去的。還真有相當一部分人緊張的說:怎么辦啊,我的包包,我的手機?沒關系,人家喊的目的就是讓你走進人家的存包處去交費存包,多少錢?嘿嘿。。。。
衛兵接過每個人的護照先核對本人和照片,然后用護照的一角非常熟練地在手里的名單上檢索,一旦核實無誤,這就交還護照允許你進入了。
嚴格查驗護照和預約資料
這才剛到門口,有些年紀大的已經有些慌亂,一個老學者模樣的人接回護照慌亂地怎么也裝不回文件袋里邊,外邊的一個小姑娘趕快上去幫忙。其實家人只能幫到這大門口,一旦進入院子里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直行大約15米,是一條橫著的4,5米寬的車道,車道對面站著一個衛兵,每次招手只能從路這邊過去一個人,然后更加認真地再次檢查護照,這才來到使館的一個小門口等待安檢進入。
拉開小門進入安檢室,真夠亂的:穿著類似美國警察制服,帶著“SECURITY”臂章的三四個中國女安全檢查人員不斷喊到:每人拿一個筐,將你所有的金屬物品還有打火機等,還有大衣放進去。。。。于是,小小的柜臺邊拿筐的,往筐里塞東西的,有的要伸胳膊進去,有的想邁腿出來,擠做了一團。
“你,出來出來!不要跟著人家后邊,重新從那門里走一遍!”安檢人員指的就是剛才外邊慌亂的那老學者,原來他緊跟著前邊的人一起進入了金屬探測門,結果那門報警了,但是無法弄清楚他倆誰的緣故,只能出來再進去。
這里還沒有消停,一個中年人突然發力要出去,安檢人員連忙攔住詢問,那人著急地說:
“我。。我的簽證費收據丟了。。。,我要出去找。。。”
“是不是這個?”另一端的安檢人員從一件大衣下邊拿起兩頁單據說。
虛驚一場后,推開一個角門,這才正式進入簽證大廳。
可能是因為人太多的緣故,使館簽證大廳面積看起來不是很大,大概有250平方米左右。從進門方向看,右側是一排窗戶,順墻排滿了等待遞交材料的人門,前期進來的和我們剛進來的交織在了一起;正面有8個小窗口,分別寫著1號到8號,1號和2號為遞交文件窗口,3號和4號為采集指紋窗口,另外兩個空著,目前為止這個區域人最多最亂;左側一排大概也是8個窗口,分別寫著9到16號,是簽證官面談窗口,由于還沒有到上班時間,這8個窗口暫時空無一人。窗口大小一樣,下邊都有一個臺階,我們就站在臺階下等待前一個人下來后每次上去一個人,仿佛銀行的1米線一般。大廳里有三四個訓練有素、態度和藹的中國安全人員在引導人群、維持秩序。
從一號窗口里邊不斷發出提示:"請準備好你們的護照、DS-156和DS157表,公務簽證的還要準備好邀請函!“
我身后出現一個焦急的聲音:"什么DS-157?咱倆只有156啊,怎么沒有聽說157"?
"156是網上提交申請時候填的,大使館已經有一份了,你要交上貼照片的一份;而157是大使館沒有的,是補充說明。"——一個非常沉穩的女士聲音。
"那怎么辦?那怎么辦?"
"咱們趕快出去找那服務中心花高價填了再進來吧!”
我順手翻了翻我的文件夾,申請表、邀請函、單位執照復印件、戶口本、單位勞務合同、工資證明等,每份文件都裝在一個透明的11孔袋里,而這些透明袋又固定在文件夾里,隨時可以非常迅速準確地拿出來,不由有些自信。
到我遞交材料了,先遞進去護照,然后從透明袋里抽出兩份申請表遞進去。窗戶里邊“邀請函”三字沒落,我也將一份原件、一份復印件遞了進去。隨著復印件送出來一張紅白兩色、和豎著從中間撕開的半張A4復印紙大小的硬紙卡片來:"下一個!"
"你的照片不合格!"緊跟我上去的人有了麻煩。
"怎么不合格?"
"背景顏色不對!。。。。下一個!"
看來這人表格照片的背景顏色不是大使館網站規定的白色的。其實最好用和護照上一模一樣的照片,既方便,又避免了許多麻煩。
提取指紋是比較漫長的等待。依據簽證種類不同和進入使館的時間不同,紅黑、紅藍、黑白、灰色、紫色等等,人們手中拿著各種顏色的卡片在尋找顏色相同的隊伍,然后等待提取指紋。
我的窗口里邊坐著一個金發碧眼的美女,手里抱著一個中國的保溫杯不停喝水的同時,一邊和窗外提取指紋的中國工作人員小伙子說話。喝幾口后拿起一張貼照片的表格貼在玻璃上,小伙子叫出其號碼。被叫到號碼的就會上去在小伙子指導下上去提取指紋。
八點了,右側一排會談窗口開始陸續有人高馬大的簽證官在里邊的高椅子上坐下。從小窗戶看去,那一個個洋人就象佛龕里邊的小洋佛一般。
14號窗口里穿白色衣服的簽證官拿出一張灰色卡片放在玻璃上,于是持同樣顏色卡片的人就會在警衛的指揮下在窗前臺階下排對等待決定命運的時刻到來。
第一個走上14號”佛龕“臺階的是一個手里牽著一個5、6歲小男孩的男士。看來是這爺倆估計是去美國看望孩兒他娘的。
大概有5分鐘的光景,男士和那左右張望前后亂跳的小孩走了下來,手里還拿著一張巴掌大小的粉色紙片,從那喜悅的表情看,過關了。
左手和右手食指分別被放到了電子識別儀器上,可能因為俺右手當年被貓了咬過、指肚上已經分不清楚簸箕和斗了,被那美國洋妞叫了三次這才做罷。看表,已經是8點50分了。
拿著紅白相間的牌子在”佛龕“前站定,前邊不是俺的顏色,只好繼續等待。面前一個正在和簽證官對話的中年婦女的大嗓門讓我很不舒服:
"哈樓你好!。。。。美國印象?。。。好啊,美國非常好,。。。當然喜歡啊。。。那可是真好!非常好!"
奴才相!我心里不由希望這婦女不要被批準。沒想到的是最后還是喳喳呼呼歡天喜地的走了。
15號窗出來的這個美女非常快,幾乎不到一分鐘,看那沮喪的表情,掛了。
一對老年夫妻相互攙扶著走上了臺階,為了確信去探親后還會回來,簽證官不斷地要求他們提交證據資料,不一會兒,窗口臺階上就亂七八糟堆滿了,老夫妻最后干脆是象翻衣服似的在里邊翻找東西了。不過很幸運的是,隨說時間長了點,最后還是成功了!
剛才被拒簽的那年輕美女又回來了,找到一個中年安全警衛不停的快速地說些什么。那警衛的聲音比較大:
"你來這么多次,我們都認識你了,我們也沒有辦法幫你的,繼續準備吧,爭取下次成功!"
13號窗口終于擺上了我們的顏色,而且那簽證官示意的第一張表格就是我的,拿著資料登上臺階。
"Hello, Sir!"
"How are you! You are working for XXXX?"
"Yes, sir! I‘m working as one of the XXXXXX...."
粉色的小紙片隨著我的邀請函送了出來,簽證官示意下一位上去。
就這么成了?三句話,一分鐘都不到?而且什么旁證資料也沒有要?可能我是商務簽證,而且單位是知名企業?
在后邊人羨慕的眼光里,我走了出來。來到了北京秀水街商場附近,習慣地摸摸口袋,手機放到了酒店里。問旁邊一個看自行車的大爺,上午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