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藏前的身體準備-進藏前身體需要怎樣調理
西藏不是天堂,但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風貌,在人們眼里,卻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因為西藏的神奇,很多人,尤其是攝影愛好者,大都把其視為“一生必須要去一次的地方”。但是,西藏是高原,不少地方人煙稀少,特別在無人區,通訊和環境條件都不是太好,下決心去一次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因此,初次自駕進藏旅游拍攝,一定要提前做好對環境的適應性準備,包括物質、車輛和裝備方面的準備,以避免帶來難以預料的后果,給自己和家人帶來遺憾!
一、做好身體適應性準備,視身體適應狀況來確定西藏是去還是不去
西藏幾乎全境都是高原,海拔超過4000米的地方隨處可見,尤其是青藏線,幾乎全程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安多縣城的海拔達到了4800米,不少丫口海拔超過了5000米;如果身體對高原適應性差,對身體帶來的影響會很嚴重。我們去西藏時,有兩位同志還在海拔3000多米就被折騰得死去活來而不得不中途返回。好在這兩位同志不是駕駛員,如果是僅有的駕駛員,那所帶來的后果將會更嚴重。
因此,在去西藏之前,需要去西藏周邊地區,比如阿壩、若爾蓋、新都橋、青海湖等高海拔地區作短暫、多次的身體適應性準備。
1.去西藏前,多去幾次高原地區,體驗身體的本能反應
第一二次去高原,會感覺心悸、頭脹、頭痛,到了晚上會睡不著、睡不好覺。隨著去的次數增多,如果這種情況逐步得到改善,說明身體己逐步適應了高原環境,可以逐步增加在高原地區的停留時間,可以由起初的1-2天,逐步增加到7-10天;海拔可由2000多米,逐步增加到3000多米、4000多米;這時如果還沒有強烈的高原反應,說明進藏問題不大;反之,如果反應強烈,則要打消進藏的念頭。
2.進藏前,到高原地區感受身體對藥物敏感性的反應
到了高原地區,尤其海拔超過3000米,即使身體適應性好的人,也難免出現心悸、頭脹、頭痛或睡眠不佳的狀況。這時,如果吃一兩支葡萄糖口服液,心悸會消失;吃一包頭痛粉或一粒頭痛片,頭脹頭痛會好轉;晚上吃一片防感冒的“白加黑”的黑片會睡得很好(我進藏半個月,用這種辦法一直睡得不錯),說明進藏沒問題;反之,如果高原反應重,而用上述辦法也不管用,最好打消進藏的念頭
3.有中低度高血壓的人,進藏前到高原地區檢測一下在日常藥物維持下的血壓是否正常
社會上有中低度高血壓的人很多,而有不少人又想去西藏,那么,就通過短暫、多次到高原地區去驗證一下自己在日常所用高血壓藥物維持下的血壓狀況;每天監測2-3次,如果血壓能保持正常,那么進藏沒問題;反之,如果不能維持正常血壓,則要打消進藏的念頭。有比較嚴重的心肺疾病,或嚴重高血壓者,是不宜進藏的,不要有進藏的念頭。
二、做好物質、車輛和裝備方面的準備
作好了身體適應性準備,也不能說走就走,因為即使你只走像川藏進青藏出,或者青藏進川藏出這樣最捷徑的路線,在時間上也不會少于半個月。因此,為保證途中不出問題,就需要在物質、車輛和攝影裝備上有所準備。
1.物質上的準備
⑴準備必要的食品。無論你走哪條線路進入西藏,食品總是要有所準備的,尤其是像青藏線這樣的,無人區多,路邊吃的較少的地方,更是需要準備一些零食、餅干、方便米飯等食品,遇到因道路原因或交道事故堵車延誤了行程時,才不致于因沒有食物而擔憂。早晚飯如果想自己做的話,則需要帶便攜式壓力電煮鍋;在高原地區,因沸點較低,普通電煮鍋很難煮熟,因食物夾生會影響食欲。
⑵準備必要的藥品。防止感冒在高原地區尤為重要,可準備一些“白加黑”一類的防感冒藥,白天吃一粒白片(無催眠作用),晚上睡覺前吃一粒黑片,既能防感冒,又能幫助睡眠。至于網上說的高原地區必須吃的“紅景天”,需根據個體差異而定。進藏前我本準備吃幾天紅景天,但吃了一次感覺不適就停了,一直沒吃也挺好。另外,還需準備些葡萄糖口服液、頭痛粉、去痛片、止瀉藥品等,需要時用上,有備無患。
⑶準備必要的厚衣褲。西藏高原氣候,常年氣溫不高,即使在夏天,早晚溫差也比較大,可能白天天氣還很好,氣溫還不錯,但到了晚上就可能氣溫驟降,下起大雪(如下圖5月下旬的氣候)。需要根據自已的需要準備點厚一些的衣褲,做到有備無患。
2.車輛方面的準備
現在無論從哪條線進出西藏,路都挺好了,如果僅僅是在主干道上進出西藏,只要天氣不太惡劣,普通轎車也能滿足需要。如果還想繼續深入,尤其是走一些尚未開發的野景,或者遇到下雨下雪路不好走,則必須要一臺越野車,而且最好是四驅的。無論用什么車,車況一定要好,車齡最好不要超過10年,車齡太長的車因部件的老化容易出現故障而爬窩,如果在無人區出現爬窩,前不靠村,后不靠店的,加上手機信號又不太好,聯系起來都困難,那就慘了。出發前去4s店對車況進行全面檢查和保養,不要忽視了給備胎充氣;還需準備一個車用小型充氣泵,和防滑鏈,以備不時之需。
3.攝影裝備的檢查準備。
對攝影愛好者來說,攝影裝備的檢查準備可不是小事,除拉薩外,其余縣城幾乎沒有正規的相機備件賣,忽視了攝影裝備的檢查準備,可能給你帶來很大的麻煩和遺憾,在這方面本人有過深刻的教訓和體會。
⑴準備充足的相機存儲卡。西藏的美景很多,進出西藏沿途也會不時停下車來按快門,一去半個月以上,照片存儲的量較大,多備幾張存儲卡會不留遺憾。有的人喜歡帶筆記本電腦用于轉存,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但筆記本電腦比存儲卡重,且占地方,不如卡來得方便。
⑵別忘了帶充電器。這一點我進藏時的教訓深刻。當電池快用完需充電時卻找不到充電器,川藏線上每經過一個縣城就去問去買,可沒有一個縣城有相機專賣店,直到拉薩才得以解決,這就是出發前的疏忽帶來的麻煩。希望攝影愛好者不要犯我這樣的低級錯誤。
⑶帶上你的長焦鏡頭。拍風景帶廣角鏡頭是必須的,但往往一些美景都離你很遠,西藏山地居多,走過去拍又不現實,這時長焦鏡頭的優勢就突顯出來了。拍攝西藏美景,至少需要一個70-200mm的長焦鏡頭,有80-400mm或100-400mm的鏡頭更好,視自己的情況而定;有條件的最好帶兩臺相機,一臺用廣角,一臺用長焦,以避免頻繁換鏡頭帶來的麻煩。
.車內有空間時,三腳架也有必要帶上,備用于必需時。
三、自駕進藏的注意事項
1.初次自駕進藏的時間,建議選擇在4-5月為好。
初次自駕進藏,路況不熟,缺乏經驗,最好選擇4-5月這個春暖花開,而雨季尚未到來的時候自駕進藏。
西藏6-8月是雨季,雨水多,無論是自駕還是看景拍景都不那么方便,不那么理想;9月以后天氣轉冷,冬天下雪,初次去恐難適應。
2.不趕路、不開夜車、不疲勞駕駛,保持旺盛的精力,以確保行車安全。
自駕游,時間在自己手里,可以靈活掌握。以精力充沛、保證行駛安全為前提,不趕路、不開夜車,哪里方便哪里歇。網上那種怕在海拔高的青藏線住宿,開車近20小時,連夜從那曲一直開到格爾木的做法是一種誤導、是一種冒險。高原本就對身體有影響,頭暈腦脹,再開夜車、連續20來小時的疲勞駕駛,很容易出安全事故,是不可取的。
3.提前作好路線規劃,初次自駕時間不宜太長,別去路況不好的地方探險,行程時間控制在20天以內為好
無論你從川蕆線、青藏線、新藏線還是滇藏線進藏,都需要作好路書、攻略,對行程、住宿位置做到心中有數,有道是“預則立,不預則廢”。初次去,主要是去體驗、去熟悉路況和環境。別去那些路況不好,甚至根本還沒開發的地方去探險,避免出現問題帶來麻煩。第一次去高原,時間不能太長,20天之內足亦,這對身體的恢復有好處。返回修整后如果還有繼續去的欲望,待來年再去不遲。一次去就想把西藏美景看完拍完,那是不現實的。
總之,自駕西藏這樣距離幾千公里的高海拔地區,不能象咱們平時自駕一兩百公里的城市周邊一樣說走就走,一定要有比較充分的準備,才能做到決勝千里,好去好回。
謝謝閱讀!謝謝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