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進一步細化構建科技金融體制任務分工
中新網5月22日電 國新辦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科技金融政策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會上,科技部副部長邱勇介紹,七部門聯合印發的《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以下簡稱《政策舉措》)是一項實現科技和金融“雙向奔赴”的基礎性、引領性制度安排。科技部將充分發揮牽頭部門作用,進一步細化任務分工,明確實施節點,與有關部門一道,積極推動《政策舉措》的落地實施和盡早見效,努力健全多層次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
邱勇稱,《政策舉措》聚焦創業投資、貨幣信貸、資本市場、科技保險、債券市場等7個方面,提出了15項政策舉措,既有存量政策的迭代升級,也有增量政策的創新供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引導創業投資“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創業投資是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生力軍。這次《政策舉措》重點圍繞暢通創業投資“募投管退”全鏈條推出一系列新舉措,提出擴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范圍、支持創業投資機構發債融資等,讓創業投資的募資來源更加廣泛;鼓勵發展創業投資二級市場基金等,讓創業投資的退出渠道更加暢通;特別是提出了優化國有創業投資的考核評價機制,讓國有創業投資的耐心更足、定力更好,真正成為點燃中國科技創新的“高能燃料”。
二是用好用足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信貸支持。《政策舉措》中提出,將對科技創新與技術改造再貸款,進一步優化結構、擴大規模、降低利率,目的就是為科技型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打造融資貸款的“專屬渠道”。鼓勵商業銀行建立各具特色的科技金融專門機構,優化考核機制,目的就是讓科技型企業貸款融資更加便捷。金融監管總局還將開展科技企業并購貸款和知識產權金融生態綜合試點,建立與科技創新特點相適應的新型信貸模式,目的就是讓貸款融資更好地服務于科技型企業的創新需求。
三是發揮資本市場的關鍵樞紐作用,支持科技型企業直接融資。資本市場是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并購重組、債券發行以及創業投資退出的重要渠道。這次《政策舉措》在資本市場方面有兩大亮點,一是建立健全科技型企業資本市場“綠色通道”機制,深化科創板、創業板改革,為企業創新成長提供更加適配、更加包容的制度支撐;二是創新性地提出建立債券市場“科技板”,為科技創新籌集長周期、低利率、易使用的債券資金。
四是發展科技保險,更好發揮創新風險分擔和補償作用。科技保險是支持創新的減震器和穩定器。《政策舉措》提出制定科技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建立科技保險發展協調機制、健全涵蓋科技創新全鏈條、全周期的科技保險產品和服務體系,探索建立國家重大技術攻關科技保險共保體,推動保險資金參與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等措施,目的就是幫助科技型企業應對新技術和新業務模式帶來的風險,提供全周期風險保障和資金支持,保障創新活動的持續開展。
邱勇表示,除上述四方面重要內容以外,《政策舉措》還圍繞加強財政政策的引導支持、推進央地聯動、打造科技金融開放創新生態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舉措,特別是加快推進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這三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等開展科技金融政策先行先試。
邱勇指出,七部門聯合印發的《政策舉措》是一項實現科技和金融“雙向奔赴”的基礎性、引領性制度安排。科技部將充分發揮牽頭部門作用,進一步細化任務分工,明確實施節點,與有關部門一道,積極推動《政策舉措》的落地實施和盡早見效,努力健全多層次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